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姜维为什么会誓死效忠蜀汉?

中国历史9年前 (2015-09-03)450

姜维为什么会誓死效忠蜀汉?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三国时期想要得天下,人才储备是一个必不可少的条件,刘备的资源原本是最弱小的,可奈何曹操的多疑,孙权的犹豫不决,都给了刘备大好机会,特别是诸葛亮的加入,这位擅于通过谋略获取人心的重臣,为蜀汉的建立打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劳。

很多对蜀汉忠心耿耿的大臣,原本都来自曹操麾下,比如姜维,后来在蜀汉获得重用,并且在诸葛亮死后依然对蜀汉殚精竭虑,难道忠诚二字对他来说不值一提吗?曹魏为何愿意轻松放走手上的大臣呢?

姜维为什么会誓死效忠蜀汉?

一、生平

作为蜀汉赫赫有名的大将军,姜维一直都生长在天水郡,也就是曹魏的地盘,姜维的出仕和别人相比显得轻松得多,因为他的父亲是天水郡郡守的救命恩人。

姜维的父亲姜囧当时作为天水郡的功臣,在羌、戎叛乱的时候冲在了之一线,而当时的郡守眼看就要被敌人刺死,是姜囧挺身而出救下了郡守,保证军心不乱,战胜了叛军。

姜囧死后,年少的姜维一直和母亲生活在天水郡,但是这个时候的姜维对于郑玄的经学有着极大的兴趣,虽是武行出生,姜维却对文学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并乐此不疲的学习着,一直到天水郡郡守任命他为官,姜维才开始真正的步入官场,成为一名武将。

二、阴养死士

关于阴养死士,历史上并没有真正的文字记载,而被传有这个行为的,目前就只有两个人:司马懿、姜维。所谓的阴养死士,就是武将在民间私自召集一些男子,偷偷让他们学武功,平常不做农活,给的薪资特别高,对于养自己的人忠诚度极高。

而因为薪水特别丰厚,家人生活无忧,这些人如同杀手一般,主人让自己去哪就去哪,做什么事都听从主人,不考虑道德,因为这些人长期隐藏在民间,完成任务之后又消失了,不好排查,跟影子一样,所以称为“阴养死士”。

司马懿当初能够夺权成功,靠的就是那3000名的死士,司马懿也觉得这种做法过于阴险,所以在史册当中是没有这一说的,全部被他删除了,现而今流传下来的都是一些非正规的野史。

而姜维不同,姜维的阴养死士在当时就已经被传开了,还有文字记载。据《姜维传》裴松之记载:“维为人好立功名,阴养死士,不修布衣之业。”按理说,姜维顶着父亲的光环,在曹魏应该是有着不错的前程,为何要做出这种事让自己成为有污点的人呢?

其实姜维在曹魏并没有得到过重用,曹魏政权中心根本就没相信过姜维,而姜维也有了危机感,为了不让自己最后穷途末路,他开始阴养死士,但是这种事情必须在暗地里操作。

因此,姜维死士的数量应该不多,据猜测,可能就只有几百人,原本这是一件极其隐秘的事情,而且按照姜维的行事也不应该被人知悉,那这件事是怎么传扬开来的呢?

姜维为什么会誓死效忠蜀汉?

三、被迫投降蜀汉

这一切要归功于诸葛亮,诸葛亮的出山可不是走过场的,作为一名聪明绝顶的谋略家,诸葛亮出山之前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三顾茅庐,只是为了看看刘备的态度,要是刘备没有三次来请他,诸葛亮估计会再给刘备准备一个台阶的。

所以诸葛亮暗地里已经做好了谋划,拉拢有能力臣子是他的首要任务,姜维就是他盯上的目标之一。诸葛亮最厉害的地方就是擅于收集密报,他虽然一直都没有确定自己的大老板,但是已经安排了大量的间谍在各处,专门收集的就是这些隐秘的消息。

碰巧,姜维阴养死士这件事就被他获取了一二,原本是非常机密的事,而且姜维肯定也做得极其隐蔽,可惜他碰上的是诸葛亮。诸葛亮有了影子就会去联想,去判断,而且他确认姜维是做出这样事情的人,于是,诸葛亮开始在天水郡散步姜维阴养死士的“谣言”。

天水郡郡守马遵也是个糊涂领导,在听到这个谣言之后,他立马开始怀疑起姜维,而这个时候诸葛亮北伐又来了,马遵不顾一切,半夜带着自己的亲信逃跑,而且还下令不许其他地方营救姜维,可怜的姜维被拒在城门外,无奈之下,姜维只好向诸葛亮摇了摇小白旗,归降了。

四、他乡遇故知

也许一开始,姜维并不是那么心甘情愿的归降蜀汉,古人的忠心是很直接的,他们生于斯长于斯,对于自己的故乡、母国都有着极深的感情,如果不是万不得已是不会轻易背叛的。

可是姜维很幸运,他投降的是蜀汉,碰到的是诸葛亮,诸葛亮千方百计拉拢姜维,可不是要在自己身边安放一颗定时炸弹的,而是想让姜维能够为蜀汉发光发热,因此,必须要让姜维拥有认同感,归属感。

诸葛亮不管别人怎么想,他极力的提拔姜维,先让他担任后勤部长,掌管仓储谷物,虽然是个司伙军,但是这个职务的重要性在军队当中不言而喻,所以姜维也兢兢业业的完成工作。一段时间观察之后,诸葛亮又让他担任军中要职,当上了将领,统领军队,成为了蜀汉政权重要的成员之一。

姜伯约忠勤时事,思虑精密,考其所有,永南、季常诸人不如也。其人,凉州上士也。须先教中虎步兵五六千人。姜伯约甚敏於军事,既有胆义,深解兵意。此人心存汉室,而才兼於人,毕教军事,当遣诣宫,觐见主上。(《三国志。姜维传》)

这段话可以看出,诸葛亮对于姜维是非常放心的,而且姜维的能力也正是蜀汉当时北伐需要的重要人才,姜维在蜀汉伸展开了拳脚,自然不会再顾虑曹魏的感受,即便他的老母亲写信给他,他也表示“不当归”。

按照曹魏军中的规定,但凡有将士背叛曹魏,家眷必须连坐,被斩杀,这也是为什么曹魏那么多人即便不被重用,也没有叛逃的主要原因。姜维当时离开曹魏并没有带走他的家人,特别是他从小相依为命的母亲还留在天水郡。

可是当时司马氏并没有将姜维的家人处决,而是在不久后让姜维的老母亲给他写封信,劝他回家,姜维却非常果断的拒绝了,原文是这样写的:“良田百顷,不在一亩,但有远志,不在当归也。”

可见,在蜀汉的归属感和发展空间,已经让姜维不愿再回到曹魏受窝囊气了,何况当时的姜维根本没有想到一点:自己阴养死士的秘密是诸葛亮散播的。作为一名胸有大志的武将,有比自己能够大展拳脚更重要的事吗?抱负得以施展,就不再是讨论自己出身的时候了。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1509/18807.html

“姜维为什么会誓死效忠蜀汉?” 的相关文章

庞统:东汉末年刘备帐下重要谋士,深得刘备器重

庞统:东汉末年刘备帐下重要谋士,深得刘备器重

庞统(179年-214年),字士元,号凤雏,汉时荆州襄阳人。东汉末年刘备帐下重要谋士,与诸葛亮同拜为军师中郎将。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庞统初任郡功曹,后跟随周瑜,被周瑜任以大事 ,周瑜逝世于巴丘,庞统为其吊丧至东吴,与陆绩、顾劭、全琮等人结交而还。南郡借给刘备后,从事署理...

在李善长之后,朱元璋新选的宰相人选都有谁?

在李善长之后,朱元璋新选的宰相人选都有谁?

朱元璋是中国明朝开国皇帝,俗称洪武帝。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洪武三年,李善长生病,回家休养,朱元璋要选新的宰相。当时他把刘伯温找来,和他讨论了三个人选:杨宪、汪广洋、胡惟庸。吊诡的是,这三个人选,最后都先后被朱元璋给杀死了。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朱元璋)说...

孙权要是没有偷袭荆州 关羽能在襄樊之战取得多大战果

孙权要是没有偷袭荆州 关羽能在襄樊之战取得多大战果

还不知道:假如没有孙权偷袭荆州,关羽襄樊战役能取得多大战果?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在建安二十四年的襄樊战役中,关羽水淹七军、降于禁、斩庞德,威震华夏。甚至连曹操,都在考虑迁都了。不过,由于孙权偷袭荆州,关羽最终惨败、被杀,让人遗憾。如果没有孙权的偷袭,关羽是否能夺...

楚汉之争转折点是因为韩信吗 此诸侯才是关键

楚汉之争转折点是因为韩信吗 此诸侯才是关键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刘邦和项羽的楚汉之争,双方实力转折关键不是韩信,而是这位诸侯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导语:论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秦始皇虽然费尽心机灭掉六国,一统天下但这份统一并没有持续太久。到了秦二世时期,由于秦朝实施暴政。导致天下各地起兵反秦蜂拥而起。其中...

于定国在历史上是什么形象?一生有何贡献?

于定国在历史上是什么形象?一生有何贡献?

正所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下面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于定国,字曼倩,东海郡郯县人。他的父亲于公曾任县狱史、郡决曹等官职,于公在狱史一职时,东海郡有一个妇女年纪轻轻就守了寡,没有孩子,对婆婆很是孝顺,婆婆心疼她让她改嫁却被她拒绝,后来老太太为...

颜良和文丑的实力如何 两人能够斩杀夏侯惇吗

颜良和文丑的实力如何 两人能够斩杀夏侯惇吗

对三国时期,颜良和文丑到底武功有多厉害,是否能斩杀夏侯惇呢?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若颜良或文丑对战夏侯惇的话,二十回合之内,最后败的必然是夏侯惇。理由如下。在演义中,颜良和文丑都是被低估的武将,而作为河北四庭柱之一,以及袁绍口中的上将。无论是颜良,还是文丑,他们的真...

刘禅都已经登基为帝了 诸葛亮为何还不还政给刘禅

刘禅都已经登基为帝了 诸葛亮为何还不还政给刘禅

还不知道:刘禅已登基称帝,诸葛亮为何不肯还政于他,上朝时还要带甲士百人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史载,刘备在白帝城病危时,曾对诸葛亮说:“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乍一听,这是刘备临死前对诸葛亮的一番推心置腹之辞,细究起...

李渊想平衡亲情与权力,却差点葬送了大唐

李渊想平衡亲情与权力,却差点葬送了大唐

唐高祖李渊,字叔德,中国唐朝开国皇帝(618年6月18日-626年9月4日在位),初唐政治家、军事统帅,唐太祖李虎之孙,唐世祖李昞之子。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都说皇家无亲情,这话听起来有几分道理。纵观中国二千多年的封建王朝,宫廷政变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每到了权力...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