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文成公主的和亲为两国带来了什么?她为什么不愿回到唐朝?

中国历史9年前 (2015-09-14)360

文成公主,唐朝宗室之女,她是一位和亲公主,远嫁吐蕃,成为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的王后,促进了唐蕃友好。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在中国古代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集权统治制度之中,国家与国家之间维持和平的方式其实并不算多。除了我们较为熟悉的“称臣纳贡”之外,在人们印象中出现次数最多的,莫过于“和亲”这一种维持和平邦交的方式了。

虽然说“和亲”听起来有一种“屈辱”的感觉在里面,但从实际上来说的话,和亲所能够产生的战果还是相当不错的。例如唐朝时期文成公主外嫁吐蕃和亲的事情,就让吐蕃和大唐之间和平的时期达到了近十年。

文成公主的和亲为两国带来了什么?她为什么不愿回到唐朝?

想要学习汉家文化的松赞干布

松赞干布这个人想来各位对历史有着关注的朋友应该不会觉得陌生,因为无论是从小学过的那篇描述了文成公主西出玉门关的课文,还是后来在 *** 上流行起来的“宋朝干部”段子。松赞干布这个吐蕃的国王都一直频繁地出现在我们的 *** 生活当中。

其实对于松赞干布这个人,历史上各个阶段中对他的评价都相当的统一。这也导致即使是到了现在,松赞干布自己和他的王妃赤尊公主、文成公主三个人,都还是藏族人心目中的神圣。其中更具神话气息的,非要数文成公主了。

相传在文成公主出嫁吐蕃之前,唐太宗先是以“六试婚使”的手段测试了松赞干布派过来的求婚使臣。在经过了六次测试以后,唐太宗才满意地点了点头,同意了吐蕃国王松赞干布的求亲。

因为在当时唐朝人的眼中,吐蕃地区属于那种典型的“化外之地”,要是没有一点儿文化礼仪,唐太宗也担心自己的这个弟侄女嫁过去之后吃苦。好在松赞干布在公元六百二十九年接替他父亲朗日论赞坐上吐蕃王位之后,立刻展开了对唐文化的模仿和学习,使得吐蕃的人文风气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就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文成公主的和亲为两国带来了什么?她为什么不愿回到唐朝?

而且为了成功娶回一位大唐公主,松赞干布派到大唐去的那位求亲使臣也不简单。使臣名叫禄东赞,虽然史书上对他没有太过详细的记载,但却明确的指出了禄东赞是松赞干布当政时期最为得力的四大能臣之一。

这么一想的话,松赞干布对汉文化极为推崇,身为得力干将的禄东赞又怎么可能在对汉文化的了解上是一片空白呢?而身为吐蕃王的松赞干布之所以会如此迫切地想要娶一位大唐公主,除了想要吐蕃和大唐两国在国家关系上更加紧密之外,还有着一些属于他的私心。其中最为主要的,其实还是想借大唐的“虎皮”,来压制和威慑吐蕃内部的各个小团体。

因为在松赞干布继位之前,松赞干布的父亲朗日论赞就是被那些隐藏起来的小团体害死了。以至于当年还只有十二岁的松赞干布不得不提前接过王位,以年幼之身成为吐蕃的新王。

小孩子当大哥这种事在我国古代历史上不少,每一个“孩子王”的下场想必就是不说,各位朋友们心里也已经有了答案。但松赞干布运气好,朗日论赞的弟弟论科耳一心为国,忠诚不二。从松赞干布继位开始,就一直忠心耿耿地护卫在松赞干布身边,并帮助着松赞干布处理吐蕃事务。也正是因为论科耳的忠诚,年幼的松赞干布得以度过那段时间,并在那段平安稳定的时间里对汉家文化产生了浓烈的兴趣。

在吐蕃被奉为神明的文成公主

文成公主在嫁到吐蕃之后,立刻就被松赞干布封为了王妃,又在松赞干布的积极促成之下,和当时已经是松赞干布王妃的赤尊公主情同姐妹。

而文成公主也没有辜负松赞干布的专心爱护,开始向吐蕃的子民们传授起了中原的种植技术等同农业相关的系列知识。文成公主的这一举动彻底让她得到了吐蕃子民的拥戴,在当时,甚至一度有将文成公主比做“绿度母”化身的传言。

文成公主的和亲为两国带来了什么?她为什么不愿回到唐朝?

“绿度母”是藏传佛教中更高的诸多菩萨之一,其形象多以“救苦救难”为标准,所以在后来,绿度母也被佛教徒当作了观世音菩萨的诸多化身之一。称文成公主是“绿度母”化身的说法可不是后来人瞎编的,而是在那些藏区寺庙的壁画上得到了证实的事情。

当时的吐蕃虽然守着大片的草地,但子民们维持生活的方式还只有放牧,像是北边的游牧民族那样吃牛羊肉、喝牛羊奶,根本就不知道小麦、稻米等粮食作物是什么东西。

但文成公主的到来解决了这一现象,虽然由于藏区地处高原,小麦、稻米等常规作物不易生长,但聪明的文成公主还是找到了一种可以代替稻米的农作物,在吐蕃的大部分地区普及了开来。这种与常规农作物不同的作物,就是我们现在人所说的青稞。

于是,教会了吐蕃人种植技术,改变了吐蕃人生活习惯,使得吐蕃逐渐从混乱趋于安定的文成公主,被当成神明化身自然也就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了。毕竟在古代的时候,一些朝代的皇帝甚至会将一些已经故去的忠臣名将封为神灵。

可惜好景不长,文成公主嫁到吐蕃才十年,松赞干布就死了。文成公主和松赞干布好不容易调理整齐的吐蕃又有了陷入混乱的趋势。而接替了唐太宗皇位唐高宗皇帝李治,一收到松赞干布的死讯,立刻就担心起了那位远嫁吐蕃的文成公主。

于是,在与一众大臣们商议过后,唐高宗向吐蕃发去了一封诏书。在这份诏书里面,唐高宗皇帝李治明确的表达了他想要接文成公主回朝的想法。

文成公主的和亲为两国带来了什么?她为什么不愿回到唐朝?

结语

面对来自故国家园的召唤,文成公主拒绝了李治的心意。虽然历史书上并没有记载文成公主是如何答复李治的,但就从后来李治的沉默中,我们却也不难读出文成公主为什么不愿意回到大唐的原因。

因为十年的时间,早已经让文成公主真正地融入到了藏族人民的生活中去。虽然当初松赞干布为了她而改掉了许多藏族独有的民俗习惯,但藏族毕竟是一个完整的民族,其民族的魅力是无论如何也无法掩盖掉的。

加上文成公主为了让吐蕃人民能够生活得更好,做出了太多太多的努力,文成公主又怎么可能在没有看到结果之前就丢下吐蕃的人民,独自回到大唐去享清福呢?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1509/20758.html

“文成公主的和亲为两国带来了什么?她为什么不愿回到唐朝?” 的相关文章

汉明帝刘庄是什么出身?他是在什么样的环境下登基继位的?

汉明帝刘庄是什么出身?他是在什么样的环境下登基继位的?

汉明帝本名刘阳,字子丽,东汉王朝第二位皇帝, 让历史网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刘庄是光武帝刘秀与皇后阴丽华之子,自幼聪颖伶俐,“十岁能通《春秋》”,十五岁时被立为皇太子 。光武帝驾崩后,刘庄“即皇帝位,年三十。尊皇后(阴丽华)曰皇太后。”汉明帝曹随萧规,“遵奉建武制度,无敢违...

董袭是什么人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董袭是什么人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接下来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建安二十二年(217年),曹操与孙权爆发濡须口之战。江东十二虎臣之一的董袭负责守卫濡须口,阻挡曹军来犯。结果吴军在夜晚遇到风暴,战船有倾覆的危险,董袭明知乘船会沉没,但拒绝逃跑,结果落入长江淹死。为何董袭宁愿翻船被淹死,也不弃船逃命呢一,追随孙策...

全琮:三国时期吴国名将,为人恭顺,被孙权亲近重用

全琮:三国时期吴国名将,为人恭顺,被孙权亲近重用

全琮(?~249年),字子璜,吴郡钱唐人,三国时期吴国名将,桂阳太守全柔之子。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早年仁义,赈济灾民。起家奋威校尉,参与讨伐山越。募兵守卫牛渚,迁偏将军。参加洞口之战,加号绥南将军,进封钱唐侯,授九江太守。参加石亭之战,配合辅国将军陆逊,大败曹...

程普:三国时期东吴名将,在东吴诸将中年岁最长

程普:三国时期东吴名将,在东吴诸将中年岁最长

程普(?~215年),字德谋,右北平土垠人,东汉末年江东名将,历仕孙坚、孙策、孙权。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程普曾跟随孙坚讨伐黄巾军,继而参加讨伐董卓的战斗,斩华雄、破吕布。孙坚死后,又助孙策平定江东。孙策曾经兵败被围,程普将孙策救出重围。在孙策死后,他与张昭、周瑜等人共同...

吕布被曹操围困时,逃跑的概率有多大?

吕布被曹操围困时,逃跑的概率有多大?

吕布号称飞将,汉末群雄之一,时称“人中吕布,马中赤兔”。对此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吕布作为三国第一猛将,武艺高强,自然没有疑问,在正史记载中,吕布以骁武给并州,号为飞将,在演义中,使用方天画戟,傲视群雄,无人可敌,按理来说,吕布被曹操包围,他是有机会能冲出去的,但是...

曹丕篡汉之后 曹植为何披麻戴孝为大汉痛哭

曹丕篡汉之后 曹植为何披麻戴孝为大汉痛哭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曹丕篡汉,为什么曹植却披麻戴孝痛哭大汉?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三国时期,虽然是一个民不聊生的乱世,但是乱世之中,亦有真情,在那个时代,有很多令后人感慨不已的兄弟情义。例如江东孙策,在临终之前,明明有儿子可以继位,却将江东之地,托付给了弟弟孙权,并嘱...

历史上明熹宗朱由校的生母是谁?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历史上明熹宗朱由校的生母是谁?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明熹宗朱由校,明光宗朱常洛长子,年号天启。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要说昏君,明熹宗朱由校不仅榜上有名,还很";奇葩";,人生经历也称得上";神奇";,不妨说道说道。一、";咸鱼翻身";的庶长子原来他是父亲明光宗朱常洛的庶长子。...

冯胜是什么人?朱元璋为何容不下他?

冯胜是什么人?朱元璋为何容不下他?

冯胜,郢国公冯国用的弟弟,明朝开国名将。很多人都不了解,接下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明朝建国后,明太祖朱元璋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时开始,陆续封赏了一批功臣,其中,有九位功臣封了国公的爵位(死后最封国公爵位的不计)。这九位公爵被朱元璋干掉了四位,分别是韩国公李善长、宋国公冯胜、颍国公傅友德、...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