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如何评价吕夷简?他在担任宰相期间有哪些作为?

中国历史9年前 (2015-11-05)410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吕夷简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

吕夷简前后三次入相,历史上对吕夷简的评价可谓毁誉参半,有人认为他堵塞言路,对范仲淹的庆历新政的打压、对外战争处于不利局面都负有责任。

也有人认为他维护和谐安定的政治局面、推动社会稳定发展做出重大贡献。让我们看看吕夷简在担任宰相期间的作为,以便公正客观地评价他。

1029年二月至1033年四月,吕夷简之一次出任宰相,此时正是皇帝宋仁宗年幼,刘太后垂帘听政的敏感时期。

作为宰相的吕夷简除了要处理政务,还要协调刘太后和宋仁宗的关系,约束刘太后的专权,吕夷简忠于朝廷,在大事上坚持原则,较好的完成了宰相的使命。

1。规劝刘太后厚葬宋仁宗的生母李宸妃

明道元年(1032年),宋仁宗的生母李宸妃病逝,当时宋仁宗对自己的生母是谁还浑然不知,刘太后打算以宫女的仪式将李宸妃下葬。

吕夷简坚决反对,要求厚葬李宸妃。刘太后大怒斥责吕夷简说:“宰相怎么管起宫中的事了?你要离间我们母子吗?”

吕夷简毫不妥协说:“太后他日不欲全刘氏乎?”

吕夷简的话使刘太后警醒,最后她决定以皇后之礼厚葬李宸妃。

如何评价吕夷简?他在担任宰相期间有哪些作为?

后来刘太后病逝,燕王赵元俨告知宋仁宗李宸妃才是他的生母,并说李宸妃是死于非命。

宋仁宗听闻噩耗后,派李宸妃的弟弟李用和调查,知道李宸妃并非被人害死,这才没有对刘太后一家展开报复。

2。参与废立皇后

明道二年(1033年)四月,宋仁宗在郭皇后的劝说下,将吕夷简罢相,吕夷简知道真相后,对郭皇后愤恨不已。

当年十月,吕夷简再次出任宰相,他伺机报复郭皇后,此时郭皇后捅了个大篓子,吕夷简趁机落井下石,支持宋仁宗废后。

宋仁宗对尚美人宠爱有加,让郭皇后怒火中烧。有一次,郭皇后当着皇帝的面想扇尚美人一巴掌,却不慎打在宋仁宗脖子上。

宋仁宗召来吕夷简,吕夷简坚决支持仁宗废后。

如何评价吕夷简?他在担任宰相期间有哪些作为?

消息传开后,许多大臣都觉得不妥,范仲淹、孔道辅等谏官上书反对,吕夷简下令有司不得接受台谏的上书,并怂恿宋仁宗下诏将范仲淹贬为地方官,其他反对废后的大臣也受到处罚。明道二年十二月,宋仁宗在吕夷简的支持下将郭皇后废黜。

3。兴办州郡学校

宋初的统治者非常重视科举制度,长期以来,朝廷鼓励读书人走科举之路,对学校教育则不重视。

景祐二年(1035年),吕夷简被封为申国公,随后他上书建议设立州郡学校。

在吕夷简的推动下,全国掀起来办州郡学校的热潮。景祐三年,州郡学校在全国的数量最多。景祐四年随着吕夷简被罢相,州郡学校的数目急速下降。

吕夷简大力支持兴办州郡学校,促进了北宋学校教育的大发展,推动了文化的繁荣。

4。不计前嫌,举荐范仲淹

景祐二年(1035年),范仲淹弹劾吕夷简用人唯亲。吕夷简反击说范仲淹勾结朋党、离间君臣。两人开启“景祐党争”。

康定元年(1040年),宋夏两国爆发了三川口之战,宋军全军覆没,朝廷任命范仲淹为陕西转运使。同年五月,吕夷简第三次出任宰相。

人们不禁为范仲淹的前途担忧,担心吕夷简公报私仇。

吕夷简却以国家为重,他对宋仁宗说:“范仲淹贤者,朝廷将用之,岂可但除旧职耶!”

如何评价吕夷简?他在担任宰相期间有哪些作为?

由于范仲淹防守得当,使西夏的李元昊进退失据,将士厌战,最终宋夏达成和议。吕夷简不计前嫌,用人得当,功不可没。

后来范仲淹与西夏李元昊暗通书信,并且将李元昊的书信烧掉,此事被宋仁宗知道后龙颜大怒,许多大臣也建议严惩范仲淹。

宋仁宗征询吕夷简的意见,他回答说范仲淹人才难得,应该从轻发落。宋仁宗接受了吕夷简的建议,将范仲淹贬官一级,出任耀州知州。

5。妙计罢监军

宋夏交战时,大将刘平战死。大臣们认为是由于宦官监军,导致大将不能自主指挥军队而失败。有人上书请求罢免所有监军。

宋仁宗征询吕夷简的意见,吕夷简认为不必罢免,只要让都知、押班推荐老实忠厚的宦官即可,如果他们推荐的监军不称职,就把他们和监军一起治罪。

宋仁宗采纳了吕夷简的意见,第二天,都知、押班主动跑来找宋仁宗,请求罢免监军。

6。结党营私,排除异己

为了巩固地位,吕夷简结党营私。他举荐的王随、陈尧佐等人都是平庸之辈,其目的就是为了更好的把持朝政,“欲使陛下知辅相之位非夷简莫属”。

他还施展权术,先后将李迪、宋庠、王曾、任布等政敌排挤出朝廷。

为了更好的掌握皇帝的动态,吕夷简通过提高官级来拉拢宦官。

7。不修边事,军事上保守无能

宝元元年(1038年),西夏李元昊称帝,随后不断与宋交战。西夏虽然取得节节胜利,但是连年争战使其财政入不敷出,于是西夏提出议和。

范仲淹、韩琦等人对议和坚决反对,而吕夷简却支持宋仁宗的议和之策,最后北宋花钱买和平,庆历五年(1045年),宋夏达成和议,西夏向宋称臣,宋每年给西夏岁币银绢茶七万两匹斤。

此时辽国也趁火打劫,扬言要夺回关南十县,吕夷简支持宋仁宗对辽妥协,宋朝每年给辽国的岁币增加银、绢各十万两匹,大大增加了宋朝百姓的负担。

吕夷简身为宰相,每当讨论边事,他都不发一言,逃避责任,在选将上他墨守陈规,不能选拔良将,他主张和西夏、辽国议和,增加了百姓的负担。

由此可见,吕夷简并非平庸之辈,他巧用心智和权术,维护了政局的稳定。

但是,吕夷简在政治上过于保守,他对范仲淹的革新集团给予打击排挤,在军事上碌碌无为,加剧了宋朝积贫积弱的局面。吕夷简的一生可谓是位功过参半。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1511/29689.html

“如何评价吕夷简?他在担任宰相期间有哪些作为?” 的相关文章

孙策的一生都有哪些故事?他的名气有多大?

孙策的一生都有哪些故事?他的名气有多大?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各位读者就和历史网小编一起来了解吧!孙策是东汉末年的著名枭雄,割据江东一带,为以后东吴的建立打下坚实基础。曹操曾在煮酒论英雄中说孙策是“藉父之名”,并非英雄,那么事实真如曹操所说吗一,出身名门孙策是春秋时期的著名军事家孙武之后,其父孙坚也是汉末著...

李隆基为何不念旧情放过上官婉儿?

李隆基为何不念旧情放过上官婉儿?

唐玄宗李隆基,李旦第三子,亦称唐明皇。今天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这篇文章,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唐隆元年(710年),唐中宗李显暴毙,韦后欲效仿武则天摄政夺权。临淄王李隆基和太平公主自然不允许李唐政权落在韦后之手,于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发动了“唐隆政变”,诛杀韦后、安乐公主及党羽。随后,李隆基不顾宰...

隋炀帝的一生都有哪些作为?后世评价为何不好?

隋炀帝的一生都有哪些作为?后世评价为何不好?

隋炀帝杨广是隋朝第二位皇帝,一名英,小字阿麽。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大家有没有想过,“史书都是由胜利者书写的”这句话是不是很有意思?很典型的一个例子,隋朝隋炀帝杀兄弑父、荒淫无度,身背骂名千年,是不是真实存在的历史事实呢,非也!可为啥隋炀帝的种种不堪会流传这么久远呢?你...

李光地作为清朝时期的名臣 李光地最后的结局是什么

李光地作为清朝时期的名臣 李光地最后的结局是什么

对清朝汉族名臣李光地,最后结局如何呢?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李光地康熙九年中进士,历任翰林院编修、翰林学士、兵部右侍郎、直隶巡抚康熙四十四年拜文渊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可谓是平步青云、官运亨通,他的政绩也十分了得协助平定“三藩之乱”、“统一台湾”等李光地晚年的时候,想...

秦宗权是什么人?黄巢死后他是什么结局?

秦宗权是什么人?黄巢死后他是什么结局?

秦宗权,唐末蔡州节度使,被称为乱世魔王。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光启元年(885年),黄巢败亡后不到一年,其旧部秦宗权就在蔡州称帝,公然对抗大唐。秦宗权论实力与谋略远不如黄巢,而黄巢都被唐军打得兵败自杀。为何秦宗权能在黄巢死后迅速席卷整个中原,打得唐军畏惧,还公然称帝呢一,占据蔡州...

关羽投降曹操是真的吗 为什么说关羽降汉不降曹

关羽投降曹操是真的吗 为什么说关羽降汉不降曹

三国历史之中的关羽投降曹操是真是假,为何大家都说他降的是大汉?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关羽这个人在中国的历史之中有着许多扑朔迷离的地方,比如像关羽是如何成为了中国人心中的武圣代表的,为何中国民间的义气文化之中说的最多的就是拜关公呢?但这些都不是我们...

卫子夫自杀的背后是什么样的真相?

卫子夫自杀的背后是什么样的真相?

卫子夫,出身微贱,是汉武帝第二任皇后。今天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文章,希望你们喜欢。我们知道,卫子夫最终死于巫蛊事件。精明一世、雄才大略的汉武大帝,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厚重的历史笔墨。在不同学者的心目中,对刘彻的评价褒贬不一。刘彻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他的历史功绩可圈可点,但对他的非议,也...

楚成王的一生是什么样的?他最后的下场是怎么造成的?

楚成王的一生是什么样的?他最后的下场是怎么造成的?

楚成王,春秋时期楚国国君,在位时间是公元前671年―公元前626年。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楚成王是位强国富民的国君,他在位时,不仅励精图治,还开疆拓土,并敢于叫板春秋霸主齐桓公,还打死了另一个霸主宋襄公。楚国因为他的缘故,愈发强盛。然而,他最终却上吊自杀了。这是怎么...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