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明朝开国功臣都是草根出身的人,他们的兵法从哪里学?

中国历史9年前 (2016-01-20)380

大家好,说起明朝开国功臣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

元朝中后期,政治极其腐败,民族压迫与阶级压迫交织在一起,社会矛盾被激化而趋于无法调和。

随之而来的是,全国各地的起义军四处蜂起。

1368年,朱元璋的军队攻入元大都,元朝的全国性政权宣告结束,自此中国进入了朱元璋开创的明朝时代,从忽必烈建国到元大都被攻破,元朝共有98年的国祚,这个寿命,说短不短,但也绝不算长。

推翻元朝的朱元璋,是地地道道的草根出身,放过牛、种过地、要过饭、还当过和尚,但就是这样一个人却被命运选择成为了乱世终结者,穷苦人民的救世主。

影视中的朱元璋

这或许正验证了孟子所说的: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吧,朱元璋的筋骨有没有被“劳”,飞鱼不清楚,但是他却是真正地被饿了肚子,要不也不会为了糊口,把“受之父母”的头发都给剃了,而去当了个和尚。

朱元璋能够得到天下,不是巧合,也不是意外,而是历史的必然。

明朝开国功臣都是草根出身的人,他们的兵法从哪里学?

他在打天下的时候,身边聚集了一大堆能人,并且这群能人里很多都是朱元璋儿时的玩伴,这也就意味着跟随朱元璋征战四方的将军,很多也都是草根出身。

所以在明朝建立之时,草根皇帝、草根将军、草根文臣汇聚一堂,简直是个“草根王朝”,不过它却拥有着276年的国祚,让人不服都不行。

那么问题就来了,明朝开国功臣徐达、常遇春这些草根出身的人,又没有受教育和学习兵法的机会,他们为什么会调兵遣将,又为何会精通兵法,总打胜仗呢?

说此之前,我们先简单说下徐达和常遇春这两人对于明朝的功绩。

徐达和常遇春皆不世名将。

徐达是明朝开国的军事统帅,农民出身,被誉为明朝之一功臣,可以说朱元璋的天下,没有此人那是根本打不下来,朱元璋在夺取天下的过程中,有两大拦路虎,一个是陈友谅,另一个是张士诚。

而这两人无一例外,都是被徐达给灭的,后来徐达又奉命挥师北伐攻打元朝,继而攻破元大都,灭亡了元朝,元朝的统治者抵挡不住向西北逃窜,在那里又建立起北元的政权,而后徐达又连连出兵攻打北元的残余势力,稳固了明朝的江山。

常遇春是明朝的杰出将领,也是农民出身,被誉为明朝的开国名将,他相比徐达虽然不是那么耀眼,但此人也极其厉害,在归附朱元璋之后,自请为先锋,在明朝的对外战争中,那就像一把尖刀,能处处插入对手的心脏。

常遇春自诩能带兵十万,所以江湖人人送外号“常十万”,在徐达领导的很多次大战中,常遇春都是徐达的副手,当然也是功不可没,而在攻打徐达攻打陈友谅和攻破元大都的战役中,常遇春都有参加,可以说这两人打仗的水平那是常人难及,那么这两位农民出身的人,为何就那么会打仗呢?

不可否认的天才本领。

明朝开国功臣都是草根出身的人,他们的兵法从哪里学?

这个世界上总不乏天才人物,有些人天生就比其他人在某方面拥有着“特长”,而徐达和常遇春两人应该也是属于天才将领,所以他们才会在打仗中那么耀眼。

当然,在历史上,这类人并不少见,比如说战国时期的白起,那是地地道道的战国四大名将之首,白起出身也不高,也是从基层一步一步打上去的,在带领秦军攻打山东六国的过程中,那数百万的人头,可不是简单说出来的。

此外,白起出生在商鞅变法之后的秦国,在当时秦国人想要学习,很难,只能靠奋勇杀敌或者努力种地才能获得爵位,所以白起想要研究前室留下来的兵法,那也是比较困难的。

我们接着再说徐达和常遇春,两人出身卑微,受教育的机会自然很少,尤其是在元朝末年的暴政之中,能够活下来都是运气,所以这两人应该也具有军事方面独特的才能,当然只是这样,还不够。

善于在实战中总结经验。

飞鱼记得曾经学过一篇叫《伤仲永》的课文,说的就是如果是个天才,但是后天如果没有学习,那最终的结果也是和常人无异,而徐达和常遇春如果不是生在乱世,他们或许也只是常人,因为他们没有在战争中学习和总结经验的机会。

徐达和常遇春两人打过的仗那是数不胜数,每次战争都会有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而就是在这些数不胜数的战斗中,这两人获得了大量的经验,从而也总结出了一套自己认为切实可行且可以取得胜利的“兵法”。

徐达和常遇春两人,无疑也是善于学习和总结的,不然这么多次战争,他们仅凭运气取得胜利,这也说不过去,毕竟运气并不会常常眷顾一个人,如果有了实力再加上运气,那基本就是无敌的存在了。

说到这,我们还得再说说战国时期和白起同一时期的人物——赵括,此人从刚出生起,就有学习的机会,各种兵法那是背的滚瓜烂熟,但是在白起面前,那根本就不是一个级别,因为他没有实战经验,面对瞬息万变的战争形势,一味只想着兵法上应对的办法,自然会失败。

作战勇猛制造机会。

明朝开国功臣都是草根出身的人,他们的兵法从哪里学?

徐达和常遇春两人还有另外的一个特征,那就是在战争中作战勇猛,往往都是身先士卒,这样做的好处很多,比如说可以最清晰地看到战场上的变化,比如说可以鼓舞手下的士兵,在比如说可以得到领导的赏识。

而这两人都是靠着这点,一步步成为了朱元璋信赖,士兵信服的将军,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将军都能使用这点,前提是本身得有过人的本领,不然,一味的冲锋,很可能还没有建功立业,就交代在了战场上。

在明朝建立的过程中,那些不怕死的士兵也是功不可没的,但是往往他们总是被忽视,不过如何让士兵舍生忘死,这也是当将军的一门学问,很显然,徐达和常遇春在这点上都做的很好。

不得不说,这两人的功成名就,也并不是意外或者巧合,而是自身实力的体现,虽然两人是农民出身,但是都在自己的生平上写下了令后人敬仰的诗篇。

明朝开国功臣徐达、常遇春这些草根出身的人,为什么会精通兵法,难道这些人是天生就会打仗吗?

其实并不是,说白了就是因为这些人本身就有领兵打仗的天赋,而又善于制造让自己高升的机会,再加上能在在战争中总结经验,让他们自身拥有了一套比兵书更为实用,也更适合自己的“兵法”。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flsw.com/201601/42727.html

“明朝开国功臣都是草根出身的人,他们的兵法从哪里学?” 的相关文章

有哪些与荀勖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对他的评价如何?

有哪些与荀勖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对他的评价如何?

荀勖(xù)(?~289年),字公曾,颍川颍阴人。三国至西晋时音律学家、文学家、藏书家,西晋开国功臣,为东汉司空荀爽曾孙。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一起看看吧。荀勖少年时聪慧好学。初仕于魏,为大将军曹爽掾属,后迁中书通事郎。曹爽被诛后,历任安阳令、骠骑从事中郎、廷尉正等职。...

刘伯温是怎么死的?与胡惟庸有何关系?

刘伯温是怎么死的?与胡惟庸有何关系?

刘伯温命运的转变,与另一位开国大臣胡惟庸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史料记载,刘伯温是胡惟庸毒死的。史料上是这样说的,刘伯温生了重病,朱元璋让作为宰相的胡惟庸派御医去看刘伯温。御医看了刘伯温,给刘伯温吃了药以后,刘伯温就感觉他的心中有一块...

三国众多名将中,有哪些人最后的结局是战死沙场?

三国众多名将中,有哪些人最后的结局是战死沙场?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在正史中,三国有四位名将战死沙场,真正做到了马革裹尸,按理来说,作为武将,战死沙场是最好的归宿,但是,谁死的最不值呢?谁死的最憋屈呢?这里面按战死的先后顺利排列。第一位战死沙场的是袁绍大将颜良。颜良是河北四庭柱之首,孔融称赞颜良勇...

朱标太子如果没有死的话 朱标能压制众多兄弟吗

朱标太子如果没有死的话 朱标能压制众多兄弟吗

对明朝太子朱标如果不死,能压制住众多藩王吗?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朱标:朱元璋长子,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被立为吴世子,大明洪武初年(1368年)被立为皇太子,是继位早定的未来皇帝。由于一些文学作品和电视剧的渲染,我们对于这为太子的印象多是“仁弱”、“怕事”、“...

汉中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刘备选太守时为何选择魏延而不是张飞

汉中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刘备选太守时为何选择魏延而不是张飞

刘备任命汉中太守时,为何放弃战功卓著的张飞,而是选择了魏延?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刘备在夺取汉中后,便物色担任汉中太守的人选。汉中是蜀汉的北大门,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当时大家都认为,担任汉中太守的最佳人选是张飞。谁知道,刘备最后选择的汉中太守是魏延...

邓芝:蜀汉重臣、将领,性格正直简单,不刻意修饰情绪

邓芝:蜀汉重臣、将领,性格正直简单,不刻意修饰情绪

邓芝(178年-251年),字伯苗。义阳郡新野县人。东汉名将邓禹之后,三国时期蜀汉重臣,将领。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邓芝早年曾被预言能位至大将,后被刘备任为郫令,升迁为广汉太守。因任官公廉且有治绩,被征入朝为尚书。刘备逝世后,奉命出使吴国,成功修复两国关系,并深...

三国演义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赵云为何没有担任先锋?

三国演义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赵云为何没有担任先锋?

赵云与关羽、张飞并称“燕南三士”,汉末三国时期蜀汉名将。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探寻。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声势浩大,在正史中,诸葛亮派赵云和邓芝据箕谷,以作疑军,而自己亲率主力,进攻祁山。在演义中,诸葛亮北伐点将,却没考虑赵云,并未通知他,因此,赵云主动找来,要求担任先锋,诸葛亮不允,赵云说,如果不让我当先...

鳌拜权倾朝野最后却把一手好牌会被打的稀烂,是为什么?

鳌拜权倾朝野最后却把一手好牌会被打的稀烂,是为什么?

作为四位顾命大臣之一,鳌拜曾功高盖世。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鳌拜是大清三朝元老级人物,从努尔哈赤到皇太极,再到后来的顺治,鳌拜都是一路“飘红”,尤其是到了顺治时期,更是风光无限,权倾朝野。顺治皇帝认为鳌拜是一个有用之人,所以在他之后,鳌拜便作为“四大辅...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