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历史解密:作为卫国贵族后代商鞅为何多次跳槽?

中国历史8年前 (2017-02-25)210

商鞅变法的卫鞅,战国初期卫国人,卫国贵族的后代。后来因为在秦国进行变法有功,被秦孝公封于商、於之地,所以后人又称之为商鞅。商鞅变法,不仅在秦国历史上,乃至在整个中国古代历史上都是一件大事。商鞅变法,使处于西方蛮夷之地的秦国迅速强大起来,为后来秦灭六国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那么有人要问了,作为卫国贵族后代的卫鞅,不好好的在自己的国家呆着,为何要大老远的跑到秦国展示自己的才华呢,难道在自己的国家不就可以实现自己的抱负么?

其实,商鞅之前也在自己的国家和邻国魏国工作过一段时间,但他只之所以要“跳槽”来到秦国,都是因为自己怀才不遇,根本就没有人赏识自己。

虽说卫鞅出身卫国贵族,但家境到了他那里,自己所属的这一支系早已经被公室所疏远了,如同后来的汉室后裔刘备兄弟一样,根本就没有了什么地位。而且,当时卫国的国君非常的昏庸,国家也相对弱小、混乱,根本就没有给他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和舞台。

于是,带着对自己美好未来的无限憧憬,卫鞅离开了自己的祖国,来到了紧邻的魏国。很快,卫鞅便凭借着自己的聪明才智,赢得了魏国相国公叔痤的赏识。

于是,卫鞅便拜在公叔座门下,成了相国公叔痤智囊团中的一员。

随接不断地接触和交流,公叔痤逐渐地了解到了卫鞅的很多情况,并对他的学识大加赞赏。自此以后,凡是公叔痤遇到不好处理的事情,他都会立马让人叫来卫鞅前来商议,而卫鞅总能给他一个完美的解决方案。

于是,公叔痤心中慢慢地对这个年轻人有了钦佩之意——这个小伙子精通政治、法律、军事、农业,是个难得的人才。

他想先让这个年轻人在基层充分的历练一下,然后再把他推荐给魏王。如果将来由他来辅佐魏王的话,那么魏国即使不能够称霸天下,至少也可以免受别人的欺负。

如果事情的发展果真如同公叔痤所设想的那样,那么对于魏国来说将会是一个不错的结局。但是,上天总会让那些名人经受到一定的磨难,如不这样,它总觉得没有什么意思。

真是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没过多久,想要重点培养卫鞅的公叔座,出人意料的病倒了。他要是头疼脑热的小病也倒好说了,偏偏他得的还是大病、而且还是那种一病就永远不太可能起来的大病。

相国病了,病得那么厉害,作为一国之君的魏惠王,总得前去看望一下。不然的话,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

于是,魏惠王来到公叔痤的床头,看到了已经病入膏肓的公叔座。此时此刻,魏惠王在简单的慰问和安抚之后,不得不提起了一个不能让人回避的话题——“先生如有不测,那谁可以来辅佐我呢?”

其实关于这个问题,公叔痤心中早就已经有了答案。没错,正如很多人所想的那样,此人非卫鞅莫属。

于是,公叔痤就把卫鞅推荐给了魏惠王。然而,魏惠王在向公叔痤询问了有关卫鞅的年龄、出身以及他现在在相府所任的官职的情况后,他的面孔却不由而然地紧绷了起来。

魏惠王的这一表现,让公叔座有点担忧,他担心魏惠王会瞧不上卫鞅,不会采用自己的建议。

于是,公叔痤试探地问了一下魏惠王对卫鞅的感觉如何。然而,魏惠王并没有从正面回答他,而是深深地叹了一口气。这深深的一口气,就表明了魏惠王的意思——我对这人并不认可!

因为在国君魏惠王看来,这公叔痤老先生莫非是病糊涂了,怎么什么人都给我推荐呢!一个没落贵族的公子哥、一个没有经历过世事、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的青年人,他能为我大魏国做些什么呢?真是可笑,相国竟然还让我以举国之力听从这个小青年的。什么年少有为、负有奇材,在我看来,他也只不过是耍些小聪明而已,看来相国真是又老又病,彻底糊涂了!

想到这里,魏惠王不由地笑着摇了摇头,关于卫鞅的事情也就此一笑而过。

既然魏王不愿用卫鞅,而卫鞅心中又有很多让人捉摸不透的智谋,于是公叔痤又劝谏魏惠王杀掉卫鞅。

或许这一点让大家很难理解,怎么刚才还在推荐人家,翻过身来却又要杀掉人家呢,这人不是太反复无常了么?

其实不然,公叔痤所有的举措都是为了自己国家的利益着想。如果举荐卫鞅成功,自己的国家就得到了一个世所罕见的奇才,国家就会在他的治理下快速强大起来;但如果国王不用此人,万一此人跑到其他诸侯国,为他国所用,那么今后受到威胁的不还是我魏国么!

对于公叔痤的这个提议,魏惠王同样用自己独特的微笑来回答——也没有同意。

魏惠王走后,公叔痤叫来了卫鞅。他把自己刚才向魏惠王推荐的他,以及后来魏惠王不同意之后又如何劝魏王杀掉他的事情,都毫无保留的的告诉了卫鞅。

让公叔痤没有想到的是,卫鞅听到此话后并没有丝毫的愤怒和慌张。因为他对魏惠王的为人多少还是了解的,此人没有什么远大的志向,是个名符其实的守成之君。他既然不同意用自己,那肯定也不会杀害自己。他在谢过公叔座之后,并没有马上离开魏国,而是继续留在相国府为公叔座服务。

就在此次对话之后没多久,公叔座便病逝离去。于是,作为公叔痤的门下客,卫鞅也就此失业。他在卫国停留了数日,但是并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于是便有了离开此地的想法。

历史又告诉我们,天才是不会放过任何机会的。正当卫鞅一筹莫展的时候,西方秦国的秦孝公举起招贤纳才的大旗消息便传到了卫鞅的耳朵里。

自认为真是天无绝人之路的卫鞅,决定凭借着自己的聪明和才华,去秦孝公手下去混碗饭吃。

于是,卫鞅在收拾好行李之后,毅然而然地踏上了前往秦国的道路,这才引发了以后卫鞅在秦国的变法故事……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1702/112365.html

“历史解密:作为卫国贵族后代商鞅为何多次跳槽?” 的相关文章

滕王李元婴是个什么样的人?他最后的结局怎么样?

滕王李元婴是个什么样的人?他最后的结局怎么样?

滕王李元婴,在很多人的脑海中没有存在感。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如果说起大唐,你会想起什么?是大唐开放的遗风,是大唐的繁华盛世,是玄武门之变,还是一代女皇武则天……唐朝,在我国封建王朝,留下了独一无二、浓墨重彩的一笔。犹如天空中的繁星点点,无疑,它是最亮的那一颗。唐朝要说的历史,不胜枚举...

赵云如果和吕布进行单挑的话 最后获胜的人是谁

赵云如果和吕布进行单挑的话 最后获胜的人是谁

赵云单挑吕布,究竟谁能获胜?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东汉末年,天下三分,各国战乱纷起。群雄以天地为釜,兵刃为柴,血泪并煎其中。这样的时势也同样造就了一大批的英雄豪杰。 有人在动荡时局中只求安身立命,但是却有的人后在这样的纷杂局势中创下雄图霸业。三国...

蒋琬:三国时期蜀汉四相之一,身负重托但壮志难酬

蒋琬:三国时期蜀汉四相之一,身负重托但壮志难酬

蒋琬(?-246年),字公琰。零陵郡湘乡县人。三国时期蜀汉政治家,与诸葛亮、董允、费祎合称“蜀汉四相”。 历史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对此很感兴趣,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蒋琬最初随刘备入蜀,为广都县长。因其不理政事,惹怒刘备,在诸葛亮的劝说下才免于一死。后重获启用,受到诸葛亮的悉心培...

推恩令相当于变相削藩 诸侯王为什么不反抗汉武帝

推恩令相当于变相削藩 诸侯王为什么不反抗汉武帝

对明知汉武帝颁布推恩令是变相削藩,诸侯王们为什么无人反抗?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汉武帝的“推恩令”是我国古代最强的阳谋之一,尽管诸侯王都知道“推恩令”的危害,但是却都无法抗拒“推恩令”的实行。因为“推恩令”在损害诸侯王嫡长子利益的同时,也让诸侯王的其他儿子获得了好处...

刘备早期作为常败将军还爱哭 刘备为什么还能得到尊重

刘备早期作为常败将军还爱哭 刘备为什么还能得到尊重

对刘备初期打仗没赢过,还动不动就哭,为何会被那么多人尊重?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刘备是个常败将军,之所以受到各路诸侯的尊重,主要是刘备为人、处事值得别人佩服。刘备的胆识令人敬佩。《三国演义》中,刘备主要以仁爱的形象出现,大多时候哭哭啼啼,表现的反而有些软弱。但《三国...

历史上汉宣帝对刘贺非常提防是因为什么?

历史上汉宣帝对刘贺非常提防是因为什么?

汉宣帝刘询,西汉第10位皇帝,前74-前49年在位。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汉宣帝当了皇帝以后,派了张敞等很多大臣去监督刘贺。当张敞把刘贺的日常作为报告给汉宣帝以后,《汉书》上是这样记载的:“上由此知贺不足忌。”也就是说,汉宣帝认为刘贺昏庸无比,胸无大志,因此完全不值得提...

杨贵妃只是一介女流 安史之乱时为何会被杀死

杨贵妃只是一介女流 安史之乱时为何会被杀死

对安史之乱为什么要杀杨贵妃?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杨贵妃杨玉环是四大美女之一,也是盛唐时最为得宠的妃子之一,但是这位李隆基最爱的女人却死在了马嵬坡下,这令人唏嘘。很多人都不明白,为什么安史之乱的时候要杀杨贵妃,杨贵妃就是一介女流之辈,为什么要杀害杨贵妃,针对这个问题...

皇太极死后多尔衮势力那么大 多尔衮为何迟迟没有称帝

皇太极死后多尔衮势力那么大 多尔衮为何迟迟没有称帝

还不知道:皇太极死后,多尔衮为何不称帝?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顺治七年(1650年),清王朝中大权紧握的摄政王多尔衮不慎在打猎途中受伤,一个月后就因伤势过重而撒手人寰。这期间,顺治帝从多尔衮卧床养伤开始就不断派人前去问候,听到他去世的消息更是极为哀悼。为了表示自己...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