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大胆调戏王妃 为什么没受处罚反而得到重用
春秋时期,群雄争霸。南方楚国在楚庄王在位时,终于成就霸业。这位楚庄王便是春秋五霸之一。当时,楚庄王的一个将军在宴席之上,乘着灯灭大胆调戏他的爱姬。然而,楚庄王不计前嫌,宽恕为怀,竟然巧妙地放过了这个胆大的淫徒。
话说公元前606年,楚庄王的军队打了一次胜仗,凯旋郢都。这天,他组织开了一个庆功宴会。君臣们兴致都很高,从白天一直喝到晚上,歌舞未央,酒兴正酣。楚庄王还叫他的两位爱姬许姬和麦姬轮流给大臣敬酒。
*** 配图
天已经很黑了,觥筹交错,大家已经不分君巨之位了,在宴席上走动交杯。那个时候的殿堂不像现在的围墙严密,而是四面透风。正当大家饮酒尽兴之际,一阵狂风吹来,把灯火吹灭了,顿时全场一片漆黑,真是伸手不见五指。
我们都知道在这个时候都想干点儿什么。我们中间有人就是趁黑浑水摸鱼。古今相同,这时,楚庄王有一个人将领就趁着这无边的黑,借着酒劲,冲着爱慕,伸手去拉许姬的衣裳,他可能是想摸一摸许姬的小蛮腰吧。可是黑灯瞎火却拉到了许姬的玉手。
这还了得,许姬感到有人骚摸她,就机敏地扯下了这人的冠缨,拿在手里。许姬大叫起来,告诉楚庄王说:“请大王把灯火点燃起来,只要看看我手中的冠缨是谁的,就可以查证谁是调戏我的人。”顿时群臣乱成一片,以为这闹的事情儿可不小,定会有人丧命。
可是出人意料的是,机智的楚庄王却宣布:不准点亮灯火,并且要求大家在点燃灯火之前都扯下自己的冠缨,谁不拉断冠缨,谁就要受罚。楚庄王说:“我今晚一定要和各位一醉方休,大家不用穿戴那么整齐了,好好痛饮一场吧!”
*** 配图
等到文武官员都把帽子摘下扯下冠缨后,楚庄王才叫点烛。灯火再燃起,群臣都已经拔去了冠缨,自然都不知道谁是那个调戏许姬的人。在座的都舒了一口气,又欢笑畅饮起来。这样,楚庄王和许姬始终都不知道拉袖子的是谁。
散席后,许姬责怪起庄王来。庄王笑笑说:“今天请大家来是喝庆功酒的,大家很高兴,喝得都差不多了,酒醉自然会出现狂态,这并不奇怪呢?”
许姬听了,也点头称是。后来,楚国与郑国交战时,前部主帅的副将唐狡自告奋勇率百余人充当先锋,为大军开路。他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使得楚军取得节节胜利。唐狡立了大功。
假如楚王记恨在心,非要把这个事情弄个水落石出,结果又会怎样呢?很明显,这位调戏妃子的将军必然会受到惩罚。但结果又会怎样呢?事情发生了确是发生了,奖善惩恶也无法改变现实。楚庄王的高明之处就在于,它没有受到是非观念的束缚,而是从长远考虑,才挽回了一员大将对自己至死不渝的忠心。
*** 配图
为政是这样,为人也应当是这样。汉武帝时期,东方朔就曾经用“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来委婉地劝说汉武帝要把胸怀放宽,“举大德、赦小过”,不可求全责备。鱼的环境是水不要过分清澈,以至无处藏身;人的环境是关系不要过分紧张,以至无法相处。
就是这样,身处强势地位的人,有时也要给处在弱势状态的人一点儿宽仁,不仅不会动摇自己的强势地位,反而会因为以德服众而让人加倍服从。换个方向来说,假如因为一点瑕疵而采用强制手段压制弱势,被逼到山穷水尽的人可能会为了生存而最后一搏,产生更大的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