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成吉思汗为何能一统大草原 靠的不是杀戮

中国历史7年前 (2017-09-15)170

成吉思汗宽容大度,有海纳百川之气度,许多部落争相前来投奔。明太祖朱元璋登基后,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下令编修《元史》,要求史官“直述其事,毋溢美,毋隐恶,庶合公论,以垂鉴戒”。并由明朝翰林学士、“开国文臣之首”的宋濂领衔主修。在翰林学士编撰的《元史》中,对成吉思汗的评价是:“帝深沉有大略,用兵如神,故能灭国四十,遂平西夏。”明朝史官曾叹,成吉思汗创下的奇勋伟迹甚多,可惜当时蒙古缺少史官,大汗的很多事迹都没有留传下来。不过从正史的列传记载中,也可以从侧面了解到成吉思汗的人君之度。

成吉思汗为何能一统大草原 靠的不是杀戮

*** 配图

蒙古人忠于自己的主人,对虽与蒙古为敌但忠于自己的故主的人也很欣赏,比如 *** 尔人塔塔统阿和契丹人耶律楚材。

*** 尔人塔塔统阿,非常聪慧兼善言辞,又深通本国文字。当时的乃蛮可汗尊称他为师傅,命他掌管金印及钱谷诸事。成吉思汗西征时,灭了乃蛮国。塔塔统阿怀负金印逃走了,后来被散兵抓获。成吉思汗问他:“一统疆土,庶民都归于我。你为何还要怀揣金印逃走呢?”塔塔答曰:“这是我的职责所在。必将以死守护。我想找到故主,归还给他。别无他意!”

成吉思汗听罢,叹道:“你真是忠孝之人!”就问他大印用于何处。塔塔说:“出纳钱谷,委任人才。很多事上要用,作为信验的凭证。”成吉思汗就吩咐左右,以后所下旨令,都要采用印章。并把制好的玉玺、帝国金帛交给塔塔保管。因塔塔深通文字,成吉思汗就派他教授诸王子国语。塔塔忠于故主的表现,不仅使他免除一死,还受到大汗的信赖和倚重。当然,若所遇人君没有容人的度量,也不会留下这种传世佳话。

成吉思汗平定燕京后,素闻耶律楚材贤名,就派人找到他。耶律觐见大汗时,成吉思汗见他身材魁梧、美髯宏声,心中甚悦,就对他说:“辽金世仇,朕为你洗雪。”耶律楚材说:“臣的祖辈、父辈均为辽金两国贵胄功臣。身为臣子,岂敢仇恨自己的国君!”成吉思汗重其所言,就命他随侍左右,以后见他不呼其名,只称他为美髯人。

在一统蒙古的过程中,成吉思汗曾和札木合在斡难河附近进行了一场激战。因兵力不济,成吉思汗败走。札木合嫉恨铁木真的声望,一怒之下,就用70口大锅煮死了俘虏。场面的惨烈使很多部落首领率领自己的人马,转投铁木真。成吉思汗行使王权的时候既严格又宽容,他行事磊落,刑罚有度,又慷慨善施,经常送衣物饮食给诸多其它部落。在投奔他的人中,曾有背叛过铁木真的蒙力克。铁木真的父亲也速该临终前,命蒙力克照顾铁木真。蒙力克一度背信,抛弃了铁木真和他的母亲诃额仑。当铁木真的军队壮大后,蒙力克又投奔而来,但不久又舍铁木真投奔札木合。对于蒙力克的反复无常,铁木真念及他是先父的旧属原谅了他。这次又举行了盛大的宴席,欢迎他们的加盟,并赏赐他们大量的财物和食物。

成吉思汗为何能一统大草原 靠的不是杀戮

*** 配图

这次加盟的部落中有个主儿勤部。宴会期间,成吉思汗让他的弟弟别勒古台看守马匹。别勒古台按例巡视,发现主儿勤部的下属正在行窃,于是当场将他抓获。主儿勤部的首领偏袒下属,就同别勒古台争起来,并用刀砍伤了别勒古台的肩膀。正史记载,别勒古台“天性纯厚,明敏多智略”。他被砍伤后,也没有告诉成吉思汗。但是血流不止,最后还是被铁木真发现了。

别勒古台不想在众部落加盟的时刻,引起更多的裂痕和嫌隙。于是就劝慰铁木真:“我伤得不重,不致于会死。兄且息怒,不要因我伤了结盟兄弟,而误大事。”成吉思汗虽然宽容,但赏罚也很严明。当下就折了树枝,责打不法之徒。

按照成吉思汗的《大札撒》(即大法令)规定,蒙古土地上的每个人要互敬互爱,不得通奸、不能盗窃、不作伪证、不弃主谋反;尊敬老人、尊重穷苦人,违者处以死刑。按照《大札撒》的原则,对于盗窃之人理当重罚。因别勒古台的请求,大汗只是象征性地对盗窃之人进行了惩戒。

塔塔儿部曾出卖蒙古部的俺巴孩汗和斡勤巴儿合黑,把他们钉死在金国的木驴上。成吉思汗9岁时,他的父亲也速该也被塔塔儿部毒死,因此蒙古部和塔塔儿部结下世仇。在消灭塔塔儿部时,为确保战胜,铁木真请义父王罕出兵相助。同时,他征召主儿勤部出兵。而主儿勤部因其下属行窃遭到成吉思汗的惩罚而怀恨在心,拒绝参战。铁木真与王罕会师后,他们等了六天,都不见主儿勤部的影子,铁木真便率军攻破了塔塔儿部。

主儿勤部趁成吉思汗攻打塔塔儿部时,抢劫了大汗的营地。成吉思汗获悉后大怒,派兵袭击主儿勤部,并生擒了他们的两位首领。成吉思汗问他们以前立下的誓约是什么,以及背信弃义的后果。二人重温盟誓,承认背盟,承认未能兑现约定,要承担后果,二人随后引颈就戮。

泰亦赤兀部的一位老人与其两子阿剌黑、纳牙阿在投奔成吉思汗的路上,抓获了躲在密林中的旧主塔儿忽台。老人建议把首领绑起来送到成吉思汗的驻地。纳牙阿对其父说:“成吉思汗痛恨背信弃主的人。如果我们把自己的首领交到大汗营地,大汗不仅不会接纳我们,反而会认为我们是不忠不义的人,以此处死我们。我们应该先释放首领回家,再去投奔大汗。”于是他们就释放了自己的故主。成吉思汗听说事情的原委后,说道:“你们若真的把自己的主人交给我,我就会按大法令处罚你们的背叛行为。你们不背弃旧主,有忠诚之心,因此可以在我的帐下做事。”

成吉思汗为何能一统大草原 靠的不是杀戮

*** 配图

史载纳牙阿一生忠贞,不善言辞,在遭到误解时,也不会为自己辩解。他拥有显赫的功勋,却只忠勇沉默地站在大汗的身后,以致有人认为他是成吉思汗的影子。而这个影子,像大山一样的巍峨挺立,在兵荒马乱的世道中,享有120年的高寿,成为蒙古帝国最骁勇善战的老寿星。

明太祖朱元璋在给北元阿札失里大王的信中,对一统天下的蒙元帝王成吉思汗评价道:“二百年前,华夷异统,势分南北,奈何宋君失政,金主不仁,天择元君起于草野,戡定朔方。”朱元璋认为,天地之间,载有生民大众,上天必会选择有道之君,使其一主天下。

而清末民初的官修正史评价说:“太祖(指成吉思汗)龙兴朔漠,践夏戡金,荡平西域,师行万里,犹出入户闼之内,三代而后未尝有也。”成吉思汗以他的人君之气度,一统四分五裂的中土大地,缔建了庞大的蒙古帝国,在13世纪创作了一首属于蒙古的恢宏史诗,留给今世荡气回肠的长歌。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1709/147249.html

“成吉思汗为何能一统大草原 靠的不是杀戮” 的相关文章

既然预言说薄姬是天子之母,为什么吕雉不杀她?

既然预言说薄姬是天子之母,为什么吕雉不杀她?

众所周知吕雉极其看重权利,她虐杀戚姬,既有感情因素,也有政治原因,是为了保护儿子、巩固帝位。那么既然预言说薄姬是“天子之母”,为什么吕雉不杀她?薄姬是刘邦偶然宠幸、继而抛之脑后的“路柳墙花”,吕后对她并没有什么嫉恨,所以当权后没有报复她。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刘邦为什么会宠幸这样一个对自己并没有吸引...

刘备要是派魏延给关羽做副将 荆州最后还会丢失吗

刘备要是派魏延给关羽做副将 荆州最后还会丢失吗

还不知道:若刘备派魏延当关羽副将,荆州还会丢吗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史上著名的“桃园三结义”想必是人尽皆知,刘备那时候处于颠沛流离的状态,但关羽和张飞仍然誓死追随与他,不离不弃,这份兄弟情可歌可泣。在关羽大意失荆州被斩首后,刘备不顾所有人的反对一定要伐吴为关羽报仇...

司马略:西晋宗室、将领,孝敬慈顺,谨慎谦恭

司马略:西晋宗室、将领,孝敬慈顺,谨慎谦恭

司马略(?―309年),一作司马简,字元简,河内温县人,晋宣帝司马懿四弟曹魏东武城侯司马馗之孙,高密文献王司马泰第三子,东海孝献王司马越之弟,西晋宗室、将领。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司马略孝敬慈顺,谨慎谦恭地对待贤士,很有父亲司马泰风范。元康初年,与华恒等同在东宫...

曹参有何才能?历史上他都有哪些作为?

曹参有何才能?历史上他都有哪些作为?

曹参是西汉时期的当朝宰相,以“萧规曹随”而闻名。感兴趣的读者和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曹参和萧何都是秦朝沛县的县吏,曹参是狱掾(狱曹的下属官员),萧何是主吏。刘邦在沛县起事,就有萧何和曹参的帮助,之后曹参开始了他的征战生涯,他最开始跟随刘邦和秦朝作战,楚汉相争之时,被刘邦派去做韩信的副手,直至天下平...

褒姒与周幽王之间有何故事?有什么关于褒姒身世的传说?

褒姒与周幽王之间有何故事?有什么关于褒姒身世的传说?

褒姒[bāo sì],周幽王姬宫湦第二任王后,太子姬伯服的生母,周平王姬宜臼的后母。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唐代诗人胡曾写过关于褒姒的诗篇:“恃宠娇多得自由,骊山烽火戏诸侯。只知一笑倾人国,不觉胡尘满玉楼”。褒姒也是大魔王灭敌国,抢来的小白兔。周幽王,姬宫湦,姬姓,名宫湦又...

明朝时期郑和为何要七下西洋?真相是什么

明朝时期郑和为何要七下西洋?真相是什么

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长河中,郑和下西洋绝对可以算得上是重彩的一笔,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明朝有一项壮举不得不提,那就是郑和下西洋。郑和为何七下西洋,他都到过哪些地方,朱棣此举的背后有何深意呢?总的来说,郑和下西洋主要是夹杂着明朝的政治和经济目的。郑和下西洋,曾到达过爪哇、苏门答腊、苏...

曹操历史上为何没有将吕布收为己用?

曹操历史上为何没有将吕布收为己用?

吕布,字奉先,东汉末年群雄之一。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三国志》裴注的《曹瞒传》:“人中吕布,马中赤兔。”这句话的字面意思可简单理解为,吕布为非常优秀的人才,甚至可以说是万中无一的“绝世高手”。诚然,吕布确实武艺高强,但他也是一个满身污点、背主弃义之人。吕布也绝不像...

孙瑜:三国时期东吴宗室将领,喜好典籍,擅于安抚部下

孙瑜:三国时期东吴宗室将领,喜好典籍,擅于安抚部下

孙瑜(177年-215年),字仲异,吴郡富春人,孙坚之弟孙静的次子,孙权的堂兄。官至奋威将军、丹杨太守。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孙瑜初以恭义校尉的身份统领士兵,曾跟随周瑜、孙权等人征战,擅于安抚部下、招降纳顺。孙瑜爱读古籍,又请学者马普来为将领官员的子弟讲学,于是...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