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历史上韩信的十面埋伏究竟是怎么回事?

中国历史7年前 (2018-04-13)170

公元前202年冬,北风呼呼地吹,像是悲歌,也像是挽歌。

项羽率楚军退到了垓下(今安徽省灵璧县东南)。楚汉之争的决战时刻终于到来了。

历史上韩信的十面埋伏究竟是怎么回事?

在决战之前,我们先来看看双方的军事情况。

刘邦这边这边主要谋士不下十人,主要悍将不下二十人。

其余大小将领不下百人,兵力总数超过了五十万人。

项羽这边的楚军已是孤军一支。

他手下的谋士如今只有项伯一人,主要将领有钟离眛、季布两人,兵力总数约十万人。

果然,大决战开始前,处于绝对劣势的项羽,鼓舞好士气后,项羽开始进行军事部署。

他将十万楚军一分为三,呈“品”字形布局。

他派钟离眛为右军主帅,带领二万楚军屯于垓下东北方向。

派季布为左军主帅,带领二万楚军屯于垓下西南方向。

自己居中,带领楚军主力迎战,并做好战略转移的准备。

随后出招的刘邦只做了一件事,那就是将整个大会战的军事指挥权交给韩信。

事实证明,赌徒刘邦这一次的做法完全是正确的。

把军队的总指挥权交给韩信,是知人善用之举。

在接到调兵的符节后,韩信本着一颗感恩之心,马上进行了战略大部署。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一向用兵如神的韩信这次借鉴了对手项羽的布阵之法,也排出了“品”字形阵势。

他派陈贺为右军主帅,带领五万楚军屯于垓下东北方向。

派孔熙为左军主帅,带领五万楚军屯于垓下西南方向。

自己居中,带领汉军主力三十万大军和楚军正面作战。

历史上韩信的十面埋伏究竟是怎么回事?

当然,在走“别人的路”的同时,韩信还做了两个创新之举:

之一,他精心挑选了汉军当中最为出色的十个将领。

包括樊哙、英布、彭越、周勃、曹参、灌婴等勇冠三军的人物。

然后把自己的主力中路军分成十队,每个将领负责一队。

历史上韩信的十面埋伏究竟是怎么回事?

以十面埋伏布阵,阵与阵之间层层相围,层层接应,紧密而有序。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十面埋伏”。

第二,他把刘邦和周勃两路大军安排在自己中路主力军的身边。

安排十面埋伏,韩信美其名曰“布阵”。

安排刘邦,他美其名曰“督战”;安排周勃,他美其名曰“断后”。

但是,只有韩信一人知道,他之所以这么做,其实是为了给自己上一道“三保险”。

至此,楚汉双方布阵完毕,正式开战。

主动出击的是韩信。他首先使出了诱敌的计谋。

历史上韩信的十面埋伏究竟是怎么回事?

韩信亲自带领三万精兵去挑战项羽,大决战的序幕正式拉开。

项羽自然怒不可遏:“三万人马胆敢来挑战我十万精兵,太狗眼看人低了!”

他大手一挥,率楚军倾巢而出,呼啦啦地冲杀出去。

那架势似是要把韩信剁成肉泥才解恨。

历史上韩信的十面埋伏究竟是怎么回事?

韩信这么点兵马怎么抵挡得住项羽倾巢之军,于是只能边打边退,边打边撤,边打边逃。

项羽恨不得马上抓住可恶的韩信抽他的筋、剥他的皮,所以对韩信穷追不舍。

历史上韩信的十面埋伏究竟是怎么回事?

项羽像是刚出山的狮子,势不可当,而韩信则像是惶惶的野兔,狼狈不堪。

正在这时,只听一声炮响,十面埋伏中的之一队人马出场了,周勃和灌婴带着汉军杀出来了。

项羽正手痒呢,面对四面涌现出的敌人,他一身绝技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历史上韩信的十面埋伏究竟是怎么回事?

打得周勃和灌婴两人手忙脚乱。

不多时,项羽率领楚军就冲出了包围圈,之一关顺利闯过。

在闯第二关之前,项羽说了一句开场白:“都说韩信用兵如神,原来也不过如此啊!”

如果你是一个三国迷,一定会知道曹操在兵败赤壁、败走华容道时。

曾在逃跑路上的险要处发出过三次感叹。

每一次嘲笑诸葛亮不会用兵时,都会出现诸葛亮早就派在那里的伏兵。

最后如果不是知恩图报的关羽放了他一马,只怕他在华容道就要结束其光辉的一生了。

现在这种情况就和曹操那次如出一辙。

项羽的感叹话音未毕,只听见炮声又响起,两边又闪出两路伏兵来,由樊哙和曹参领军。

项羽同样使出浑身解数。

不多时,樊哙和曹参也招架不住了,纷纷败退。项羽继续带领楚兵向前杀去。

就这样,项羽每冲出一路敌军,还来不及喘气,就又会出现一路敌军。

最后,他凭借个人的勇猛,并且以牺牲了大量楚军为代价才连冲出了七八阵。

项羽不是傻子,已然明白了敌人已经进行了严密的布防。

只是当下楚军只有一条路可走,向前冲。

自己只有一个目标可攻,斩首。

历史上韩信的十面埋伏究竟是怎么回事?

先斩了韩信的首级,再斩刘邦的首级。

这样一来,汉军再多也无济于事了,这样一来,就可以力挽狂澜,笑傲天下了。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当项羽发出“斩首行动”的指令后,士兵们再次士气大振。

排山倒海般地向汉军的心脏之地冲去。

汉军被楚军的气势所慑,纷纷溃退,眼看就要全线失利了。

正在这时,楚军的后面却突然慌乱起来。

项羽正攻得起劲,但还是察觉到了后军的异样,于是赶紧来了个“蓦然回首”。

这时,士兵过来禀报项羽说:

“汉将孔熙和陈贺击溃了我军左右两翼,正迂回到我军背后进行包抄。”

项羽的作战风格向来是把骑兵放在前面冲锋陷阵,把步兵放在后面全面推进。

这次大决战也不例外,他的骑兵在前面冲,步兵则跟在后面亦步亦趋。

而韩信早就看到了楚军的软肋所在,命孔熙和陈贺左右两翼大军埋伏两侧不动。

不参与和楚军的正面作战,等楚军骑兵全部都过了,他们再对楚军步兵发起进攻。

这样一来,楚军自然抵挡不住了。

“韩信以十面埋伏诱我军深入,再以两翼之军袭我后方,让我军首尾不能相顾,战术果然高明啊!”

项羽一边感叹,一边马上做出了紧急应对措施,撤军。

楚军前队改后队,后队改前队,依次回撤,全力突围。

撤军是项羽做出的明智之举。

因为他终于意识到了交战对手韩信的强大。

既然韩信的布局如此精密,再向前冲,那便是自投罗网,自寻死路。

只有撤军,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方是更佳的脱身之计。

正在这时,只听见连响三炮,韩信马上开始反攻了。

但见汉兵遍地开花,骑兵、步兵层层有序,那个壮观,难以形容。

换作一般人只怕早就被吓死了,但项羽可不是一般人,战神章邯都不是他的对手。

关键时刻,他临危不乱,让钟离眛和季布两大猛将断后。

他自己亲自充当先锋,指挥楚军有条不紊地向外冲去。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1804/183553.html

“历史上韩信的十面埋伏究竟是怎么回事?” 的相关文章

诸葛亮掌管蜀汉军政大权 诸葛亮为何被质疑不懂军事常识

诸葛亮掌管蜀汉军政大权 诸葛亮为何被质疑不懂军事常识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诸葛亮执掌蜀汉军政大权,为何被人质疑不懂一个军事常识?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众所周知,战争的形势是千变万化的,当形势利于我方而不利于敌方时,就要进,就要攻;反之,则要退、要守。战争中的攻与守,进与退,是因形势而决定,又是受保存自己,消灭敌人这个战争...

李隆基和太平公主原本联手起兵 李隆基后面为何将太平公主处死

李隆基和太平公主原本联手起兵 李隆基后面为何将太平公主处死

对李隆基和太平公主一起起兵,他当上皇帝后,为何马上就处死她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在封建制度之下,天下的最大权力,自然都在皇帝的手中。而为了坐上皇帝这个位置,或者说能够掌控住皇帝,宫廷之中的“战争”从来就没有停止过。而在唐朝,这个趋势就更加明显了。在武则天的影响之下,...

历史上董卓进京之后都做了哪些事情?有多残暴

历史上董卓进京之后都做了哪些事情?有多残暴

从董卓进京夺权开始,中国历史便开始进入到战乱不休的汉末三国时期。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马边悬男头,马后载妇女。”这是蔡文姬《悲愤诗》对于董卓之乱的描述,说的就是西凉兵把社祭(古代聚会)中所有男人杀掉,头挂在抢来的车子上,女人则用车拉着回军营的场景。这只是董卓之乱其中一个很小的场...

李善长被处死时,为何不拿出朱元璋赐给自己的免死金牌?

李善长被处死时,为何不拿出朱元璋赐给自己的免死金牌?

明代,朱元璋效法了前朝,并给了下属大臣们很多金券和铁券。这是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的一天,明朝开国第一功臣、77岁高龄的李善长,及其全家70余口,纷纷人头落地!至今仍令人惊骇。李善长,是明朝开国丞相,朱元璋的股肱重臣,被誉为“明朝开国第...

明末时期有哪些农民起义军领袖投降了明朝?

明末时期有哪些农民起义军领袖投降了明朝?

明朝,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还不知道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明末崇祯年间,明朝军队和关内的农民起义军鏖战十数年。期间,有明军将领投降农民起义军,转身成为推翻明朝的急先锋。同样,也有农民起义军将领被明朝招安,转身拿起刀枪,砍向曾经在一起大碗喝酒、大块吃肉...

周瑜为什么让诸葛亮造箭 要求造弓难道不行吗

周瑜为什么让诸葛亮造箭 要求造弓难道不行吗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草船借箭中,周瑜为何不要求诸葛亮打造十万支弓,而是十万支箭?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如果当年你给周瑜当军师的话,周瑜可能会夸你一句:“你小子还真是个狗头军师,咋和我想的一样一样的呢?”如果在《三国演义》之中,诸葛亮回答在水上作战需要的是弓箭,而周瑜这...

朱棣登基坐上皇帝的位置后 朱棣为何要迁都北京

朱棣登基坐上皇帝的位置后 朱棣为何要迁都北京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朱棣登基后为何迁都北京?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明朝的创立者是朱元璋,而将其发扬光大的却是朱棣,一个杀了侄子上位的人,着实让人啼笑皆非。抛开朱棣的上位手段不说,他确实是一个有能力的皇帝,开创了大明的鼎盛时刻,让大明在历史上留下了极其绚烂的篇章。朱棣作...

贺循的一生有哪些成就?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贺循的一生有哪些成就?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贺循(260年-319年8月28日),字彦先。会稽郡山阴县人,两晋时期名臣,孙吴后将军贺齐曾孙、孙吴中书令贺邵之子。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贺循早有名声,与纪瞻、闵鸿、顾荣、薛兼并称“五俊”。初任五官掾、阳羡县令、武康县令、太子舍人等职,在地方颇有政绩。后退居会稽...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