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须句国算是一个强国吗?它存在了多长时间

中国历史7年前 (2018-04-24)200

须句国,又作须朐,风姓。故址在今山东东平县西北。须句早期的历史不见于文献记载。春秋前期,作为小国的须句屡遭邾国的侵犯。公元前620年,鲁文公又出兵伐邾夺取须句,但未再使须句复国,而是把逃奔鲁国的郑文公之子安置在那里,须句已人于鲁。

西周建立后,为了维护和巩固其在全国的统治,采取了分封诸侯的办法,即史书记载的“分土封侯制”。周天子把国都附近的地区划为王畿(ji,我国古代称靠近国都的地方),由王室直接统辖,王畿以外的广大地区分封给许多诸侯,各建邦国。至于当时所封的诸侯国有多少,按《荀子·儒效篇》的说法,“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而《吕氏春秋·观世》则说,“周之所封四百余,服国八百余”,看来具体数目不详。

据《名贤氏族言行类稿》上的记载,(须姓)太昊伏曦氏风姓的后裔,有须句国,到殷时有密须国,都是以国为姓,魏国有须贾,汉代有平陆须无,望族出于渤海郡。周文王时,有一个风姓古国叫须句国,所在地就在现在的山东省的寿张县和东平县一带。《左传》亦载,须句国在春秋时期先后被其邻近的邾、鲁国所灭。其后人及国人以“须句”为氏,称为须句氏。后来简为须氏、句氏两支。须姓望族居于渤海郡,就是现在的河北沧县一带。

清代蒋作锦(1817-1864年)是今东平湖水库二级湖内今属于梁山县馆驿镇的大营村人,咸丰年间进士,曾任过黄河钦差。此人知识渊博,富有考古精神,对东平湖一代的名胜古迹、山川河流,都作过精细的考证,著有《东原考古录》,该书“须句城考”中这样写道:“须句,风姓国,鲁附庸,灭于邾,地入鲁。城在安民山东济水上。汉地理志寿张县西北有朐城,是左传。杜注须句在须昌西北,非也。实在须昌城南三十里。考《水经注》,济水东北过汉寿张县西界、安民亭南,汶水东北来注之,又此迳须句城西注。城临济水,济水西有安民亭,亭北对安民山,今安民山东六里张家庄(是)其故地也。庄西杨家堤口即济水故道。城南(距)安民亭六里,东南距汉寿张城十七里,东北距今治三十里。村人掘地时见瓦砾及城旧址云。”

《东平县志·古迹》亦载:“须句城,在安民山东济水上。……今安民山东六里张家庄其故城也。”上述资料已把须句故城址定位的很具体了。

《汉书·地理志》亦有“须昌,故须句国,风姓”句。《水经注》曰:“(济水)又北过须昌县西。京相璠曰:须胊(句)一国二名,盖迁都。须昌,胊(句)是其本,秦以为县。”京相璠是晋代的著名学者、地理学家,他的考证应是值得信服的。

从公元前770年到前476年,历史上称为春秋时代。在这二百九十多年间,社会风雷激荡,可以说是烽烟四起,战火连天。仅据鲁史《春秋》记载的军事行动就有四百八十余次。司马迁说: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相传春秋初期诸侯列国一百四十多个,经过连年兼并,到后来只剩较大的几个。这些大国之间还互相攻伐,争夺霸权。

在这历史大背景下的公元前639年,须句国之一次被邾国所灭,须句的国君逃奔到了鲁国。须句国的族人纷纷四处奔命迁徙到了新居地,被当地同姓的任、宿两国收留。本着“兴灭国,继绝世”的惯例,让它在那里维持祭祀的。按照当时依族迁名随的惯例,迁徙后的新居地仍称须句。所以在《水经注》中谓一国而有两城,显系寄人篱下不得安居而辗转迁移的结果。须句的国君流亡到鲁国去之后,因鲁僖公的母亲是须句族人,号成风。成风命僖公封须句,以“崇明祀,保小寡”、“修祀纾祸”。于是,僖公二十一年(公元前639年)冬伐邾,至次年春天打败了邾国,帮助须句国君复了国。

邾国心有不甘,于当年八月初八日(公元前638年)出师伐鲁,对鲁报复。鲁僖公看不起邾国,竟然“不设备而御之”。大夫臧文仲劝谏说:“国无小,不可易也。无备,虽众,不可悖也。”希望僖公不要轻敌,认真做好战备,但鲁僖公不以为然。两军交战于升陉,结果鲁国大败,连僖公的头盔也成了邾军的战利品,被悬挂在城门之上,成为鲁国历史上的一大国耻。须句国再度被邾国所灭。

公元前620年,鲁文公七年,鲁国再一次向邾报复。《春秋·文公七年》:“春,公伐邾,三月甲戌,取须句,遂城郚。”鲁国这次没有兴灭继绝,或许须句族人早已远迁,要兴灭继绝也没有对象了。于是便把自己的一个儿子封在这里,统治这片地方。致被《左传》作者认为“非礼”。也正因此之故,《春秋》从此没有再提须句,须句是最终灭亡了,地为鲁国所并。

从公元前638年,邾国出师伐鲁,须句国灭亡了。到公元前620年,鲁国再一次向邾报复。结果是没有也不可能再“兴灭国,继绝世”,须句就此消失在历史的茫茫大海中。须句族人就此失去了古国家园,开始寄人于周边邻国或远走天涯。如今,我们不禁要问:须氏后人到底去了哪里?迁徙在何方?据湖北历史大事年表(先秦时代)在《湖北历史上的古国(或部落)风国》中记载了这样一段有关伏羲后裔须句国,须句氏迁徒到此的记载:位于湖北省天门市东北部的皂市镇。“伏羲的后裔。公元前639年,邾国灭亡伏羲后裔须句国,须句氏迁徒于皂市,建立风国。风国即伏羲之后子城,上有伏羲庙”。又载:“皂市文化历史悠久。皂市古为风国地,相传黄帝在此看中美丽的风后,便在这里建都,号风国。至今五华山上还留有风城的遗址。又传春秋时期,伏羲后裔须句氏曾在此避难,现仍留有“羲农殿”遗址和“须句氏旧部”及“风后先型、羲皇古都”的石刻碑文”。

在当地的 *** 网站上发现,有当地名人撰写的《皂市镇地名赋》,一开头就这样写道:五华山青,三澨水秀,街名皂市,地属竟陵。额题“古风氏故国”,碑勒“须句氏旧都”。羲农一殿,栋宇常新;……。看来这个信息资料是可靠的,是有历史根据的。这是至今为止唯一发现的有关须句国亡国后须句氏迁徙的史料记载。欣喜之余,但又感到遗憾,遗憾的是须句氏后裔在当地早就不见了踪影,毕竟时光已经过去了二千七百多年,完全有可能是在那战乱不断的动荡年代里以及二千多年的历史风云中隐姓埋名了。

尽管是这样,当我们拂去历史的尘埃,翻开厚重的历史典籍,在漫长的二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还是不难可以发现,仍有须氏后人在历史的星空中闪烁,在中国的古代历史上亦有过须氏后裔留下的足印:如战国时魏国有中大夫须贾、汉朝时有陆量候须无。他们二位就是生活在当时我国北方的须氏族人后裔。到如今,生活在长三角地区的须氏族人,是在元末明初时来自北方(地点出处不详),家谱中称是自“渤海郡”的须氏一支,为避战乱而迁徙到江南地区的,这支须氏后裔族人,自北方迁徙到江南至今已有六百多年的时间,在江南“长三角”一带的常州、无锡、常熟、江阴、宜兴、丹阳、苏州、上海以及浙江绍兴(绍兴虞南的须氏后人立“孝义堂”)等地,都有许多须姓族人生活在这里,并又经过多次分支后定居到各地,甚至有的漂洋过海,工作、生活和定居、繁衍在异国他乡。

明、清二朝,这一支“务本堂”须氏族人在江南这片天地里与当地民众一起共同建设家园、创造财富。他们勤俭持家、兴教办学;他们建立“义庄”、灾荒年“赈灾济民”的善举曾得到朝廷帝王的表彰和赏赐。对当时的社会文明、科学进步。做出了可圈可点的不凡业绩。

在江南 “务本堂”须氏后人中,通过明、清二朝科举考试中,据不完全统计,考得进士的就有好几人。时过境迁,封建王朝已经离我们远去。时代潮流滚滚向前,当古老文明的中国走过和经历了民族危亡、灾难深重的清末和民国时期,终于迎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一崭新的时代。在这一历史进程中,这支须氏族人在中国近代、现代历史的进程中又涌现出许多新星,笔者想在重新修订1905年须氏家谱的基础上,借新修须氏家谱的东风,一定将会有更多更新的发现,并将会在不很长的时间内呈现给所有须氏后人和大家。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flsw.com/201804/185434.html

“须句国算是一个强国吗?它存在了多长时间” 的相关文章

李渊造反就敢马上称帝 朱元璋为何是广积粮缓称王

李渊造反就敢马上称帝 朱元璋为何是广积粮缓称王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为何李渊造反敢于立刻称帝,而朱元璋造反要广积粮,缓称王?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李渊虽然称帝的速度要比朱元璋快得多,但也不是“立刻称帝”。两人虽然在称帝时间上差异较大,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审时度势,顺势而为。隋大业十三年(617年)六月,李渊在太原起兵...

关羽如果在华容道杀了曹操 最后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

关羽如果在华容道杀了曹操 最后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

对在华容道上,关羽若真杀了曹操会怎样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罗贯中先生所写的三国演义,相信大家都不陌生。笔下的人物都一一赋予了各自的灵魂。每个人物都被罗贯中先生用他手中的一支笔,写得非常的生动。其中有着一件让大家有点争议的情节,那便是曹操在赤壁之战,战败逃亡华容道,此...

刘昉是什么出身?杨坚能建立隋朝他扮演着什么角色?

刘昉是什么出身?杨坚能建立隋朝他扮演着什么角色?

公元581年,杨坚以“受禅”为名,废北周静帝而自立,改年号为“开皇”,建立了“隋朝”。你们知道吗,接下来历史网小编为您讲解开皇六年(586年),隋文帝以谋反罪诛杀大臣刘昉。刘昉曾在六年前力助隋文帝掌控北周,为他以后篡周建隋立了大功。那为何隋文帝会逐渐疏远刘昉,还诛杀这个有功之臣呢,船长为你细细道来、...

关羽和张飞违抗军令都没事 马谡违抗军令为何会被杀

关羽和张飞违抗军令都没事 马谡违抗军令为何会被杀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都是违抗军令,马谡被斩首,关羽、张飞却不杀,这是为什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228年,诸葛亮出兵北伐。在谁做先锋的问题上,诸葛亮违背了众人意见,选择了资历尚轻的马谡,命其统军前行。曹明帝曹叡得到蜀军北上的消息后,立马派出以“巧变”著称的老将张郃在街亭迎击马谡。马谡...

后世是如何评价虞翻的?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后世是如何评价虞翻的?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虞翻(164年~233年),字仲翔,会稽余姚人。三国时期吴国学者,日南太守虞歆的儿子。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勤奋好学,早年担任王朗的功曹。后来,投奔孙策,入仕于东吴,历任富春县长。举茂才,拒绝东汉朝廷征辟,迁骑都尉,参与夺取荆州的战役。得罪孙权,流放于交州。嘉禾二年(23...

秦始皇如果立扶苏作为太子 秦朝还会不会灭亡

秦始皇如果立扶苏作为太子 秦朝还会不会灭亡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如果秦始皇在盛年时就立扶苏为太子,秦朝还会灭亡吗?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秦始皇因为生前迟迟没有册立太子,为此给了赵高可乘之机,在秦始皇巡游途中去世后,赵高发动沙丘之变,拥立秦始皇幼子胡亥称帝,之后赵高独揽大权,实行苛政,激起民变,导致秦朝迅速灭亡。...

桑弘羊的一生对汉朝做出了哪些贡献?他最后的结局如何?

桑弘羊的一生对汉朝做出了哪些贡献?他最后的结局如何?

可以说汉武帝在位 54 年,无论是在政治谋略上,还是在军事、文化、经济建设上,亦或是在对外外交上,武帝都有十分卓越的作为。他铸造了兴盛于鼎盛时期的西汉王朝,是中国历史上封建王朝的第一个发展高峰,极大地扩张和开拓了汉朝领土。随着边境多事和灾荒的发生,财政日渐困难,他为了保持国库收支平衡,或者实现收入大...

历史上汉武帝废黜陈皇后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上汉武帝废黜陈皇后的原因是什么?

金屋藏娇原指汉武帝幼时喜爱阿娇,并欲建金屋让她居住一事。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汉武帝废黜陈阿娇的理由非常明确。不过,其实这些所谓的理由,都是表象。并不是汉武帝废黜陈阿娇的真正原因。那么,汉武帝废黜陈阿娇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呢?我们先来看看汉武帝废黜陈阿娇的那些理由。汉武帝废黜陈阿娇有两...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