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历史上唯一被灭两次的朝代是哪个?
历史上有一个两次被灭的朝代,你知道是哪个朝代吗?感兴趣的读者和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宋朝的建立标志着多个割据政权的覆灭,中国本土得到统一,这其中少不了开国皇帝赵匡胤的功劳,虽说是将军篡权夺位,但很快就会被人遗忘,百姓更愿意看到的是赵匡胤结束了政权混乱的局面,他们也不用在战火中颠沛流离。
赵匡胤效仿前朝政治经济政策,也根据国情做出了相应的调整,从自身经验来看,赵匡胤不会再让武将掌握更多的兵权以有造反的野心,他选择了“重文轻武”的决策,重用文官,而削弱武将的势力。长期以往下去,宋朝军事力量得不到发展,中后期又出现了“三冗”问题,再次削弱了就军事力量。即便有人意识到关键问题所在,也提了出来,但统治者选择了稳固自己的皇权,所以“重文轻武”的问题还是没有被解决。
宋朝不同于以往的朝代,之前的朝代实现大一统后,需要面对的只有边境少数民族的骚扰,成不了大问题,可宋朝并非如此,它所处的历史大背景复杂混乱,宋朝周边的国家不少,少数民族对中原王朝一直是虎视眈眈,毕竟中原是地广物博之地,得天独厚,这就让周边国家一直觊觎着宋朝。所以宋朝理应增强军事实力,以对抗外界骚扰,可偏偏选择了“重文轻武”的政策。
在多次的对外战争中,宋朝军队很少取得成功,为了保全国家,统治者和大臣们的每次商议结果就是通过签订不平等条约来换取和平,和平只是短暂的,每次却需要花费大量的钱财和土地。长久下来,宋朝表面看似是繁荣发展,但一直处于弱者地位,掠夺者只会想要更多,终有一天,他们会让宋朝灭亡。
“澶渊之盟”是所有条约中最为有名的了,以大笔钱财买来较为长期的和平。当时三十万辽军南下,气势汹汹,有着要一举灭掉宋朝的气势,一路南下打到了澶渊。统治者软弱,见此局势觉着守卫国家没有希望了,想要举国逃离。幸得寇准认为此仗可打,极力劝导皇帝御驾亲征,皇帝迫于无奈,只能是带兵出征,其实宋朝军队并不是打不败辽军,只是国家政策如此,长期软弱罢了。
这次大战,宋朝军队埋伏了敌军,辽国大将也中埋伏而死,士兵乱了军心,有了打退堂鼓的心思,想着干脆议和。其实这次议和,辽军处于弱势,宋朝统治者完全可以提出有利条件,但宋真宗本人其实很害怕这次战争,他巴不得早点议和,答应了辽国提出的所有条件,即使条件对他们没有利益,要让他们掏出一大笔的钱财,宋真宗也答应了,这才有了“澶渊之盟”。
此次条约的签订,宋朝也确实是度过了一段和平时间,表面上看似是双方和平相处,百姓也是安居乐业,可在外交方面,其实国家之间都清楚了宋朝统治者的软弱,他们对宋朝虎视眈眈已久。
开国皇帝赵匡胤在军事外交方面还是较为强势的,邻国也不敢骚扰,反而是想宋朝进贡,可在他之后的统治者,却没有他当年的风范,宋朝国力一直在削弱,而邻国却是在快速发展着,其中的西夏国是发展最为迅速的。
公元1006年,西夏和辽国联合攻打宋朝,宋朝兵力明显薄弱,毫无意外地宋朝军队被打得节节后退,只能是放弃了几座城池,但西夏并没有趁势攻打,因为他们常年征战,损耗太大,也确实是无力进攻了,双方都同意议和,北宋统治者认为只要不打仗,什么赔偿都可以接受,所以这次条约签订后,宋朝又损失了无数的金银财宝。
可贪心的西夏国并没有满足于此,军队稍加休养后,又是多次向宋朝发起战争,1040年,签订的条约数目增多,1044年,两国再次签订停战条约,赔偿条约也更加过分,西夏恨不得将宋朝国库占为己有。
1120年,一直苟延残喘的北宋终于打算联合金国对抗辽国,但金国也不是好角色,他们同样让北宋签订了条约,“海上之盟”,然而他们并没有信守条约,在北宋出现暴乱起义的时候,统治者希望金国能够派出军队增援,但金并没有答应,而是趁火打劫,向北宋索要了许多的钱财。
1127年,北宋终于是被金军攻破,他们俘虏了皇室人员,但有些皇室成员和大臣一同南下逃亡,建立了南宋,勉强苟且偷生,但他们没有吸取北宋惨痛的教训,不知道一味的退让只会换来敌人的得寸进尺,他们仍旧是在靠着签订条约换取短暂的和平,用自己的钱财养着敌国。
南宋统治者同样是不断地签订和平条约,最终他们也无法幸免于难,同北宋一样的结局,只不过他们是被蒙古人灭掉的。1227年,蒙古大军灭掉西夏,而后又与南宋联合灭掉金朝,可南宋的国力相比蒙古实在是弱小,只能仰仗着蒙古国存活,在1276年,南宋终于还是被蒙古灭掉了。
宋朝存在几百年,然而这几百年中的大部分都是偷来的和平,他们与各国侵略者签订了九次大型不平等条约,割地赔款,无论条件有多么过分,只要能和平,宋朝统治者都会同意。可也正是因为他们一次次的妥协,给了侵略者无数的财富,才让敌人越来越强大,最终宋朝只能是被灭亡,作茧自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