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文化 > 正文内容

古代王朝文武之间难以平衡,这是为何呢?

历史文化6年前 (2018-11-24)180

古代王朝文武之间难以平衡,这是为何呢?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

古代王朝文武之间难以平衡,的确是个长期存在的问题,但唐因藩镇而亡、宋因文弱而亡乃是特例,主要是因政策失误导致的恶果,因此以唐宋两朝为例却并不恰当,真正体现出这个特点的,其实是明清两朝。封建制度发展至明清两朝已经极为完善,然而两朝仍难以摆脱文武平衡问题,这又是为何呢?

唐、宋两朝乃是特例,主要源于政策失误

唐朝因藩镇而亡,的确是武强文弱的体现;宋朝因文弱而灭,也的确是文强武弱的体现,但两个朝代的主要问题却是出现在制度层面,更多源于政策失误导致的恶果。

1、唐朝藩镇割据源于唐玄宗施政失误。唐朝自太宗以后,对外便开始由战略进攻转入战略防御,因此从长寿元年(692年)开始在北方和西北边境地区(尤其是陇右、河东和东北)一带构筑防御工事、驻扎军队。唐玄宗继位后,为了应对游牧民族对边境的骚扰,自开元五年(717年)开始恢复都督府,由节度使统率边境大军团抵御外敌。

此后,随着府兵制的崩溃,从开元十一年(723年)开始由募兵制逐渐取代府兵制,到开元二十五年(737年)时,各镇节度使下军队已经基本由募兵组成,这使得节度使开始全面掌握军权。后来,为了确保边境军事不被掣肘,唐玄宗又相继通过财政改革和政治改革,使得节度使拥有了独立财权,以及辖制辖区地方官员的权力,从而使得节度使成为了拥有独立军权、财权和行政权的军阀,而随着安史之乱中央朝廷持续势弱,最终导致藩镇割据局面的恶化。

古代王朝文武之间难以平衡,这是为何呢?

2、宋朝文强武弱源于宋太祖施政失误。宋太祖赵匡胤建立北宋之后,在汲取了唐末以来的乱世教训之后,为了防止武强文弱的局面再度出现,在制度建设方面实行“强干弱枝”的原则,根据《宋史·兵志》的记载,宋朝的军队主要分为禁军、厢军和乡兵三部分,且呈现出四个典型特点:

“强干弱枝”:即从各地厢军、乡兵中抽调精锐组成禁军,从而使得禁军成为精锐,弱化了厢军和乡兵战斗力。

“内外相维”,是指将禁军分为两部分,最精锐的殿前军负责戍卫京师,侍卫亲军则负责驻守各地,形成内外牵制之势。

“兵权分离”,是指军队的统兵、调兵、指挥权力互不统属,其中统率禁军的两司三衙只有统兵之权,调兵权归属于枢密院,指挥权则归属于战时皇帝临时任命的率臣。

“兵无常帅”则是指宋朝的“更戍法”,即京城禁军和地方禁军必须定期换防,从而达到兵不识将、将不识兵,兵无常帅、帅无常师的目的。

以上这些制度本就严重制约了宋朝军队的战斗力,再加上兵源素质的下降和军队腐败的严重,导致宋朝军队战斗力越来越低。此外,赵匡胤又留下了厚待士族的祖训,结果便导致了宋朝文强武弱的局面。

明清制度已经完善,为何仍然无法解决文武平衡问题

如果说唐朝和宋朝的文武失衡属于特例,那么对于封建制度已经相对完善的明清来说,才算是文武失衡的典型朝代,无论明清初期的武将集团多么强大,但到了王朝末期总也摆脱不了文强武弱的局面,而之所以造成这种现象,个人认为主要源于以下几点原因:

古代王朝文武之间难以平衡,这是为何呢?

1、历代王朝对武将的天然防范。明清时期的封建制度已经极为完善,已经基本从制度层面解决了武将威胁朝廷统治的问题,但由于古代通讯和交通相对较为落后的原因,朝廷对于边远地区的控制力仍然相对较为薄弱,对于普通士兵来说,很容易形成“唯知其将之恩威,而不知有天子”的情况,一旦武将滋生野心,很容易形成叛乱。因此,即使明清在制度层面已经相对完善,但对于武将的限制仍然极为严格,这就导致武将大多数情况下要受到文官掣肘。

2、战争减少带来的军队战力弱化。无论是王朝初期为了争夺天下,亦或者王朝前期为了稳固统治,历代王朝的中前期总是军事实力最为强横的时期,而随着天下承平,战争频率和战争规模不可避免的会出现下降,久疏战阵的军队在战斗力方面的下降根本无法避免。此外,由于古代军队普遍存在制度层面的问题,再加上军队内部的腐败,历代王朝的战斗力从王朝初期开始便呈现出不可逆转的下降趋势。

3、上升通道导致的文武集团失衡。古代王朝之中,由于武将晋升基本依靠战功,随着王朝统治的稳固,战争频率和规模的减少,武将立功的机会无疑更加稀少,而文官非但不受此影响,反而由于天下承平更容易获得政绩。此外,虽然历朝历代在科举方面均设有文科和武科,但由于和平时期文官比武官更容易获得晋升,因此社会层面的重文轻武极为严重。

古代王朝文武之间难以平衡,这是为何呢?

4、武将功勋集团势力呈下降趋势。对于历朝历代来说,由于王朝初期战争频繁的原因,武将功勋集团这一时期的实力最为强大,但随着以上三点原因的影响,武将功勋集团的实力必然越来越弱,而文官集团的实力却是不断加强的过程。这个现象最典型的事例,便是明朝的“土木堡之变”,由于武将功勋集团在这次事变中损失惨重,无疑加速了武将功勋集团的衰弱,从而使得文官集团迅速崛起,反而加剧了明朝中后期皇权与外廷的矛盾。

如上所述,即使明清两代封建制度已经相对较为完善,但由于时代的限制和皇权对武将集团的天然防范,以及“上马打天下、下马治天下”的历史趋势,导致历朝历代总是很难处理好文武的平衡问题。而如果再加上施政的失误,文武平衡更是极容易被打破,唐宋便是典型。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1811/222352.html

“古代王朝文武之间难以平衡,这是为何呢?” 的相关文章

朱熹是什么人?他伪学逆党的罪名是真实存在的吗?

朱熹是什么人?他伪学逆党的罪名是真实存在的吗?

“庆元党案”实际上是官场上两大集团之间的的一场斗争。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朱熹是南宋著名的理学家,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后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级人物,在当政时期颇有政绩,对其评价之高令人瞩目:为老百姓确立理性基础,关心天下老百姓的命运,继承前人的学术成果,为老百姓指明通往美好...

古代本宫在皇宫里边随便用吗 什么样的人才能自称本宫

古代本宫在皇宫里边随便用吗 什么样的人才能自称本宫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古代皇宫称呼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本宫一词在皇宫可以随便用吗?哪些人可以称呼自己为本宫?在中国古代,人的上下尊卑是分得很清楚的,古代社会将人分为三六九等。在古代天子自然是最高高在上的,为了显示天子的尊贵,天子称自己不再是称呼自己为“我”了,秦始皇以...

历史上朱元璋为何要设立南北榜?真实意图是什么

历史上朱元璋为何要设立南北榜?真实意图是什么

朱元璋,中国明朝开国皇帝,俗称洪武帝、以上问题历史网小编将在下文为大家一一揭晓。一、穷苦出身,开国皇帝朱元璋知道人才重要性洪武皇帝朱元璋的一生,是奋斗的一生,是全力以赴为创造一个光明的王国,而终身奋斗的一生。他幼年之时,就深切地知道官吏,对于一方百姓的重要性。建立大明王朝之后,他首先将工作的重点,放...

古代太后能够废掉皇帝 皇帝也能废掉太后吗

古代太后能够废掉皇帝 皇帝也能废掉太后吗

还不知道:太后可以废掉皇帝,皇帝可以废掉太后吗?二者谁的地位更高?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从法理上来讲,这是绝对不可以的,虽然在现实中出现过。皇帝具有双重身份,第一个身份是社会身份,代表天下臣民的大家长,俗称君父;第二个身份是自然身份,跟普通人一样,扮演丈夫、父亲和...

历史上真实的瓜尔佳氏是什么人?他与富恒之间的感情如何?

历史上真实的瓜尔佳氏是什么人?他与富恒之间的感情如何?

富恒是朝廷重臣,清朝七位获三眼花翎中的一位,这可是极大的荣誉,以上问题历史网小编将在下文为大家一一揭晓。在《延禧攻略》之中,很多人都被富察傅恒所圈粉,并且希望他能够和璎珞结成佳缘。然而,世事难料,最终璎珞被乾隆看上,并且成为了皇帝的妃子,而他却娶了一个心肠狠毒的尔晴作为福晋。尔晴,作为剧中的一大反派...

历史上真实的孙亮是个什么样的皇帝?

历史上真实的孙亮是个什么样的皇帝?

吴国,三国时期割据政权之一,是孙权在中国东南部建立的政权,今天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晚年的孙权昏聩残暴,太子孙登死后,居然纵容三子孙和、四子孙霸上演了一出残酷的“二宫之争”,结局是太子孙和被废,鲁王孙霸被赐死,陆逊等一大批忠臣良将被迫害致死,整个东吴朝廷一片混乱,也为日后东吴权臣当道的混乱...

岑文本:唐朝宰相、文学家,他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

岑文本:唐朝宰相、文学家,他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

岑文本,字景仁,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西梁吏部尚书岑善方之孙,隋朝虞部侍郎岑之象之子。下面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聪慧敏捷,博通经史。十四岁,为父申冤,辞情激切,由是知名。萧铣在荆州称帝,以为中书侍郎。武德四年,河间王李孝恭平定荆州,力劝安民,授荆州别驾。贞观元年,授秘书郎,...

历史上朱瞻基是怎么死的?他的真实死因是什么?

历史上朱瞻基是怎么死的?他的真实死因是什么?

朱瞻基,明仁宗朱高炽长子,明朝第五位皇帝。接下来听听历史网小编讲一讲他的一些故事。到了明代,国民平均寿命相比元朝从39岁提升到43岁,放到贵族群体中,这个平均值只会更高,但朱家皇族却一直低于平均线,从朱标到朱瞻基,一直有一种诅咒般的诡异,朱标是37岁去世的,而朱瞻基,跟他“伯祖”(朱标)一样,也是3...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