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北魏的灭亡是由汉化造成的吗?两者之家有何关系?

中国历史6年前 (2018-11-28)170

今天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北魏灭亡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南北朝时期,统一了北方的鲜卑北魏政权曾经行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全面汉化改革,对促进民族融合产生了深远影响;在一定意义上说,这次改革,决定了其后中国历史的发展走向。

但令人遗憾的是,此次改革仅仅三十年后,王朝内部就爆发了轰轰烈烈的起义运动,在这个过程中,尔朱荣、高欢、宇文泰先后崛起,曾经强盛无比的北魏被一分为二,并逐步走向灭亡。

这两件事情间隔如此接近,让人不得不产生这样的联想:北魏的灭亡,是由汉化造成的吗?

两者之间有一定的关联,但并不是简单的因果关系,我们先搞清楚这两件事本身是怎么回事。

北魏的灭亡是由汉化造成的吗?两者之家有何关系?

何谓北魏孝文帝汉化改革

所谓孝文帝汉化改革,实际上指的是南北朝初期,统一了北方的鲜卑政权北魏,在冯太后及孝文帝拓跋宏在位时,实施的一些列政治、经济、社会制度乃至文化方面的改革,基本采取全面汉化的模式。

这一系列改革的 *** ,是在公元494年将都城从北方边陲的平城迁到中原核心名城洛阳,紧接着将各鲜卑贵族改为汉姓、籍贯改为洛阳(甚至死后不得葬回北方)、改穿汉装、禁胡语改说汉语等等。

此外,当时的北魏皇族血统上其实早已汉化,比如孝文帝的祖母、母亲都是 *** ,他自小接受的也是汉族文化教育;在迁都洛阳后,他更是提倡与卢、崔、郑、王、李等名门望族通婚,政权中的 *** 比例进一步提升,统治基础更加稳固。

北魏是怎么灭亡的

公元500年,汉化运动推行到高峰后,孝文帝英年早逝。其后,北魏贵族逐渐骄奢淫逸,争权夺利、互相倾轧日趋严重,德高望重、被视为中流砥柱的清河王元怿也成为了牺牲品。同时由于政权内迁,北部地区的鲜卑族老巢慢慢颓败,加上政治腐败导致的分配不公、剥削严重,原本用来防御柔然的六镇(沃野、怀朔、武川、抚冥、柔玄、怀荒)各族将士反叛朝廷,并逐渐蔓延到中原各地。

在这个过程中,契胡人尔朱荣逐渐崛起,不仅镇压各路起义军,甚至还统一了北方,颇有几分曹操的色彩,但此时的北魏政权其实已经不姓元。

不久后,不甘沦为汉献帝孝庄帝除掉了尔朱荣,但并没有收回军权;紧接着,宇文泰占领西边、高欢占领东边,各自拥立元氏为傀儡皇帝,是为西魏和东魏,两者视对方为死敌,不断大打出手,北魏已不复存在;不久,他们心照不宣的废掉元氏,自立门户,是为北周和北齐。

北魏的灭亡是由汉化造成的吗?两者之家有何关系?

汉化导致北魏快速灭亡?并不是

汉化改革和北魏灭亡,两者看起来貌似有些因果联系:汉化后才腐败,并导致六镇官兵不满,从而才发生了摧毁北魏政权的轰轰烈烈大起义。

但这一看法太流于表面。

首先,汉化改革的目的是什么。

在北魏统一北方前,所谓的五胡十六国轮番登场;拓跋氏崛起后,靠着武力横行天下,对各族人民实行了民族歧视和压迫政策,社会矛盾不断激化。在政权稳定后,出于统治的需要,民族矛盾虽日趋缓和,但由于日益严酷的剥削和压迫,农民起义年年爆发,即使在孝文帝即位初期,北魏社会矛盾也丝毫没有缓和的迹象。

在这种情况下,作为以武力夺取天下的游牧民族,北魏政权原有粗放式治理模式已远远不能满足稳固统治的现实需要。马上可以得天下,治天下则必须要用中原的先进文化制度,因此在祖母的影响下,孝文帝拓跋宏(即元宏),以过人的魄力,果断推行了全面汉化。

孝文帝改革,使北魏在政治、经济、制度、文化等方面都迈上了新的高度,也使北魏成为了真正的中原政权;而且还促进了各民族的融合,堪称中国历史上的伟大变革。

那难道如一些朋友所言,六镇起义是鲜卑人反对汉化的体现?或者汉化导致了政权腐败?

北魏的灭亡是由汉化造成的吗?两者之家有何关系?

不能这么简单理解。

六镇起义,既不是民族矛盾的体现,也不是汉化导致的腐败,本质是阶级矛盾的爆发。

汉化前后,北魏政权的阶级矛盾都日趋严峻。在封建农耕时代,阶级矛盾核心永远是围绕着土地产生的经济问题。孝文帝改革的经济核心举措,就是实行均田制,这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当时的社会矛盾。

但在孝文帝在改革的关键时期英年早逝,改革成果没有得到完全的延续,争权夺利导致的政治腐败,使社会矛盾日益尖锐。六镇起义的起因,正是对自身地位日益下降、所受剥削日益严重的各族人民对统治者的反抗。

政权腐败是汉化引起的?这个说法更过于牵强。没有监督的绝对权力,才是一切体制下腐败产生的最直接土壤,北魏之前的各少数民族政权,无一不是栽在这一方面。无论是前赵后赵、前燕后燕,内部的腐败与争斗,才是导致政权灭亡的直接原因。

只有合理的制度,才能避免封建王朝过快走向末路,五胡十六国时期的快速政权更迭,原因均是由于当权者依靠武力夺取了天下,却没法合理有效的治理天下。孝文帝改革,就是有鉴于此,希望彻底改变北方过去百余年的政治生态,促民族和解、还中原一个安定。

北魏的灭亡是由汉化造成的吗?两者之家有何关系?

可以断言:如果没有孝文帝改革,北魏一样撑不了多久。

可惜的是,由于他“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新的制度还没有足够的时间成长健全,强盛一时的北魏才未能延续下去。

后来,最终统一了北方的北周,虽然有一些诸如让鲜卑恢复旧姓的开倒车举措,但这只是挂羊头卖狗肉;奠定北周强大基础的,正是孝文帝推行均田制以及以此为依托的府兵制;后世称之为“关陇集团”的贵族群体,与孝文帝提倡的汉、胡贵族通婚并无二致。没有孝文帝改革,就没有北方的制度与文化统一,更没有奠定隋唐盛世的民族大融合。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1811/223167.html

“北魏的灭亡是由汉化造成的吗?两者之家有何关系?” 的相关文章

正史中怒鞭督邮的人真的是张飞吗?

正史中怒鞭督邮的人真的是张飞吗?

刘备,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谥号昭烈皇帝,史家又称为先主。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读过《三国演义》的都大约记得第二回里边有个情节——张翼德怒鞭督邮。刘备因为讨黄巾有功,被任命为安喜县尉。但是,有个督邮看不起刘备且索要贿赂无果,按照朝廷命令要把刘备的县尉官职免去,刘备处处忍让...

李祖娥最后的下场有多惨?是如何造成的?

李祖娥最后的下场有多惨?是如何造成的?

在古代女子命运真就如同浮萍,可悲可叹。这是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李祖娥,生卒年不详,赵郡柏仁(今河北省隆尧县)人 ,北齐文宣帝高洋的皇后,上党太守李希宗次女,母为博陵太姬崔幼妃。李祖娥天生丽质,《北史·北齐书》称其“容德甚美”。清代鹅湖逸士在《老狐谈历代丽人记》...

宇文忻是什么人?他反隋的原因是什么?

宇文忻是什么人?他反隋的原因是什么?

宇文忻,字仲乐,北周,隋朝名将,今天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文章,希望你们喜欢。大象二年(580年),北周丞相杨坚专权而导致三总管之乱爆发。宇文忻身为平灭北齐的名将,选择支持杨坚而大败相州总管尉迟迥,为隋文帝篡周建隋扫平了障碍。既然宇文忻为隋朝建立立了大功,为何又要反隋呢一,出身名门宇文忻出身鲜卑贵族,...

嘉庆为什么要杀和珅 嘉庆后面为什么会后悔

嘉庆为什么要杀和珅 嘉庆后面为什么会后悔

对三件事让嘉庆必须杀和珅,为何嘉庆在15年后又后悔了?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1799年,89岁的乾隆在弥留之际,似对嘉庆交代着临终遗言,可是嘉庆一个字也听不懂,无奈之下叫来和珅。结果,无论乾隆嘟囔什么,旁人一概听不清,唯有和珅对答如流,嘉庆顿觉脊背发凉。嘉庆此刻心里...

王翦是什么人?他最后的结局怎么样?

王翦是什么人?他最后的结局怎么样?

在古代,功高震主一直以来都是一个令大臣们忌讳的话题。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翻开历史,我们会发现这样一个潜在的规律,历史上那些皇帝们与开国功臣们之间的微妙关系,在悄悄地发生着质变,是什么呢?依靠着出生入死的功臣们帮忙上位的那些皇帝,当登上宝座的那一刻,就开始怀疑起自己身边的臣子们,并且疑...

三国时期曹仁与关羽二人相比,谁的实力更强?

三国时期曹仁与关羽二人相比,谁的实力更强?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说起这个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曹仁是曹魏宗族大将,也是曹操最倚重的大将之一,正史的曹仁,有勇有谋,善于用兵,不仅武力值很高,谋略上也很出众。并非像演义中所说的是经常打败仗的无能之辈。曹仁曾在江陵打败周瑜数万大军,亲自冲入吴军重围,勇不可挡;在潼关打败马超,取得大胜;然而,曹仁...

李世民都已经称帝了 罗艺为什么还要选择造反

李世民都已经称帝了 罗艺为什么还要选择造反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李世民称帝后,罗艺为何举兵造反?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公元627年,驻守于泾州之地的大唐守将罗艺谎称自己接到朝廷的诏令,率部往京师长安而来,而在途径豳州之地时,罗艺突然率领麾下的兵士向驻守此地的大唐官军发起进攻,而大唐官军猝不及防,被打的溃不成军,...

朱治:三国时期东吴将领,勤于理事,自奉俭约,深为孙权所礼遇

朱治:三国时期东吴将领,勤于理事,自奉俭约,深为孙权所礼遇

朱治(156年-224年),字君理。丹杨郡故鄣县人,汉末三国时期吴国将领。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朱治初为县吏、州从事等职,后随孙坚、孙策征战,累拜吴郡太守。孙策死后,与张昭等共尊奉孙权嗣位,为稳定江东局势作出了卓著的贡献。建安七年(202年),改授九真太守、行扶义将军。...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