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时期,捐官制度下不同管制的价格分别是多少?
你真的了解捐官吗?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
其实捐官不只是清朝的特色。封建王朝历朝历代都有捐官,早在秦汉时期就已经出现了,只不过那个时候,捐官的都是爵位,几乎没有实缺。
秦朝的爵位卖的很贵,“百姓内粟千石,拜爵一级”。汉朝就相对便宜了,汉武帝当年为了筹集讨伐匈奴的军费,不但重用桑弘羊官山海,而且把值钱的“国之重器”都拿出来卖了,这有个专业名称叫“赀选”,有600石就可以买一个“郎”的虚职,自备车马、制服,到京里听差。总感觉这官买得好像不怎么划算,但是好像挺有面子。
然而整个“捐官”最严重的朝代莫过清朝,不但白身(没功名的平头百姓)可以捐,有功名的想换个肥缺,也可以捐。
大名鼎鼎雍正朝的李卫,在康熙56年(公元1717年),李卫就以捐资员外郎入局,一开始并没有得到实缺,但不久后,便补了个兵部员外郎的虚职;两年后转正,混到户部郎中这一实职。但李卫算是个例外,毕竟是有才干 ,其实也就是科举八股文不行,水平还是有的,所以到最后可以做到雍正心腹重臣、直隶总督。乾隆3年(公元1738年)李卫病逝时,乾隆帝命按总督例赐予祭葬,谥敏达。
其实康熙朝、雍正朝以及乾隆朝晚期前,“捐科”不算太过分,可以看作是一种对八股文不在行的仕子们一个救赎的手段。
但是到了乾隆晚期,就到了不花钱就别想捞到实缺的阶段了,而且一层一级明码标价,令人发指,就连最基层的七品芝麻官都不便宜。
教授(正七品):2020两;京县县丞(正七品):2220两;侯补教授(正七品):2520;七品笔帖式:2540;侯补七品笔帖式:2780;两侯补京县县丞(正七品):2800两;县丞(正八品):3160两;侯补县丞(正八品):3640两;贡监生:4620两。
花钱买到实缺的人,自然会铁了心地把权力当做变现的机器,偿还本金不说,还要赚足超额的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