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广填四川之前 为什么四川人口会这么少
民间传说和很多史料都说张献忠在四川建立大西政权期间杀了成千上万的四川人,导致了清朝时期的“湖广大移民”。持此观点的人都是源于一本叫《蜀碧》的书。其作者彭遵泗是乾隆二年(1736年)的进士,官为御林院编修,也就是说专门给皇帝写书的。按照儒家主流思想农民起义一般都被称为寇或贼。身为天下主人的满清,彭遵泗不写满清的文治武功,写满清人的屠城那是绝对不可能的。出于统治阶级稳定民心的考虑,彭遵泗在此书里制造了张献忠屠四川的伪证。
依据历史常识来看,自古以来四川历来就是全国统一和民族复兴的根据地,秦灭六国、刘邦建立汉朝、隋统一中原,无不以四川作为根据地而展开。身为大西政权的领导人张献忠不可能不知道四川的重要性,在四川建立根据地,攻可出汉中定西北,下长江定江南;退则可割据一方。
一些史料记载:1644年,张献忠在成都建立了大西政权。张献忠建国之后的施政,却不是大开杀戒,而是拼命招徕四川的人才,并发布“三年不征钱粮”的命令作为政治号召。建国二年后局势未稳,满清在1646年正月就已发出征讨张献忠的诏书并派兵入川。在大军压境,生存都难有保障的情形下,张献忠不去抗击清军,反倒去屠杀散居在四川各地的平民百姓,这可能吗?就算张献忠愚蠢至极,把六百万四川人杀得只剩下七八万人,这何以能够抵挡清军侵略?如果说张献忠的大西政权主张屠杀四川人,真的没有理由。
但满清人就不同,满清有足够的理由屠川,其一,杀四川人以立威,让皇权震慑民众,不敢反抗,因为四川人富有血性,不屈不挠;其二,杀人灭口,斩草除根,历史上有名的文字狱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不难看出清军屠杀四川已是蓄谋已久。
根据现有掌握的材料,满清在四川大规模的屠杀破坏共有三次。之一次是顺治三年(1646年)肃亲王豪格领兵进入四川,镇压张献忠的大西军及南明各地方武装。豪格率领清军入川后之一仗就是在大西叛将刘进忠的引导下,于西充袭杀张献忠。有关张献忠被袭杀后清军的行动,王先谦在《东华录》如是记载“复分兵四出,破贼营一百三十余处,斩首数万级”,依据这则史料多数治史者认为清军杀的“数万级”都是大西将士。然而在《清史稿》中却有不同的记载:“抵西充,大破之,豪格亲射献忠,殪,平其垒百三十余所,斩首数万级。”这样来说清军对待四川的军民是一律斩杀。
康熙三年(1664年),清军镇压夔东十三家义军是对四川平民的第二次大规模杀戮。清军在击败四川起义军后,竟采取类似后来日军三光的方式,派出大批兵丁“四山搜剿”,用他们自己的话来说就是“扫穴无遗类”。事后满清四川总督李国英上疏说“数万巨寇,……无一漏网”。清军所到之处杀人成魔。
相比前两次,清军第三次屠川更为严重,得到了满清统治者的怂恿。康熙十二年(1673年)到康熙二十年(1681年)。先是吴三桂军攻入四川大肆破坏,如谭宏部“宏兵络绎不绝,勒索居民,十室九空,或涉深山穷谷人迹罕到之地,尚不得免,……生灵涂炭,怨声满路。”又如何德部“征调烦苛,怨愁之气,酿成瘟疫,上南之人,死亡甚众。”联系当时的时代背景,在满清征服中国的过程中,始终伴随着对广大中国平民的疯狂杀戮。其中比较典型的屠杀事件如令人毛骨悚然的“扬州十日”“嘉定三屠”“广州大屠杀”“江阴八十一日”等大规模杀戮。此外,满清军队还在其他很多地方也进行了惨绝人寰的屠杀。鲁迅说过:“满清杀尽了 *** 的骨气廉耻。”
但是,在梓潼七曲山大庙内,至今却有一座张献忠家庙。据说大西王张献忠死后,当地人为寄托怀念之情,于七曲山风洞楼上,为他塑像,绿袍金脸,甚为威武,香火不绝。梓潼人出于对大西王的崇敬,称七曲山张献忠家庙曰“太庙”,为遮避耳目,又称“大庙”。后来,乾隆初年此庙曾经遭地方官毁像。其后,又有人重塑张献忠像,但又被官方捣毁。几经反复,如今的塑像,是近年才重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