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为什么明朝打日军的时候还占有优势,可是完全打不过满清?

中国历史5年前 (2019-09-30)130

明朝后期,军队先后在朝鲜和辽东迎战了日本战国联军与崛起的满洲八旗力量,当中相差不到半个世纪。但为何明军在遇到日军的时候尚可一战,甚至给人感觉还占据优势。等遇到了满洲的八旗军,就显得非常低效,一败涂地?

明朝中后期的万历朝鲜战争与明清战争,本质上是两场不同性质的战争。正因为性质的巨大不同,造成了明朝需要在战争中的投入也大不相同。这也是为什么明军在两场战争中的表现似乎有截然不同的地方。但这些不同,本质上反映的却是同一个问题。

为什么明朝打日军的时候还占有优势,可是完全打不过满清?

明朝与日本在朝鲜的战争是典型的争霸战

先说万历朝鲜战争。这场战争被很多人当做了对日情绪宣泄的一个历史依据,但抛开精神层面的内容不谈,这场战争实质上是一场规模有限的地区争霸战争。明朝在有部分朝鲜军队的支持下,出动了部分辽东、西北的边军与南方的浙江部队参战。日本一边则主要以关西地区的一群军阀为主力,参与战争。

也就是说,这场战争在实际上是不可能直接触及双方的核心利益。战场本身就在 两个参战国的境外,并不影响双方各自本土的资源生产能力。战争主要是考验双方军队的战斗素质与向周边地区的力量投射和补给调配能力。明朝需要跨过一个辽东边区,日本也需要渡海而来。

为什么明朝打日军的时候还占有优势,可是完全打不过满清?

万历朝鲜战争的胜负本身 并不影响中日双方的核心利益

战争中,明军基本上在野战中不怕日军,日军则在补给不被切断的要塞工事内比较安全。这反应了当时双方各自所处的军事水平对比。明军一边从北方边境抽调来的部队,长期同蒙古或女真部落作战,有着比较丰富的骑兵作战经验。南方来的浙江部队,比较擅长使用火器和小规模步兵近战。日军则因为长期处于封闭的战场环境,缺乏成规模的骑兵战经验,步兵对于应付骑兵也毫无章法。

但由于西方武器技术在这个世纪就已经传入了日本,使得日军在掌握某项的新武器方面,来的更为迅速和彻底。明军忌惮的火绳枪就一个例子。日本人逐步强化起来的工事建设,也在朝鲜的战地环境下,发挥了应有的效果。

为什么明朝打日军的时候还占有优势,可是完全打不过满清?

所以,战争到后期其实已经成为双方在半岛上的拉锯和消耗。哪一边先选择撤退,都不会危及本土安全。于是,日本在执意长期作战的丰臣秀吉死后,迅速撤离。明朝自然也没有力量进行更远距离的追击。反过来,如果明军撤兵,日军也没有能力再进入辽东了。

为什么明朝打日军的时候还占有优势,可是完全打不过满清?

明清战争的情况就大不一样了。清朝本身就位于明朝原本的朝贡体系内,距离辽东边区不远。在朝廷看来,满洲的威胁远远大于汉江以南的日军。所以明军不像当初对日本那样,早期漫不经心,之后再慢慢增兵。明朝之一次进行围剿的军事力量,就几乎与在朝鲜作战的总兵力相当。但萨尔浒的战败也说明,满洲军事力量的水平不是海岛上来的日本人可比的。

为什么明朝打日军的时候还占有优势,可是完全打不过满清?

鉴于这个因素,明朝就必须不断使用大规模部队进行攻防。既要有优势兵力进行决战,又要有足够的兵力来把守辽东边境各地的城关。靠抽调几个地方精锐部队来临时客串救火队员的做法,在面对满洲时是行不通的。但明朝本身维系武力传统的卫所军户制度,基本上已经没有任何用处。有限的资金和抽调来的土司部队,只能在南方各地产出一些规模有限的精锐力量。这些力量在浑河之战的惨败后,也宣告了明朝中后期军事改良行动的破产。

为什么明朝打日军的时候还占有优势,可是完全打不过满清?

仅仅一个长城防线 每年就要用掉明朝不少钱

于是,明朝必须依仗军事系统内一个最尾大不掉的部队--边军。这些平日里需要经常被用于作战的部队,同时兼具了南方精锐的费钱属性与北方军户的废柴特质。因为不能打,就需要更多兵,也就要花更多钱。但更多的钱不但不能提升战斗力,反而助涨了基层腐败,反过来又要朝廷花更多钱去招募更多人来填坑。

随着从内地调来的精锐被歼灭 明朝实际上已经没有胜算

这种可怕的恶心循环,不仅没有解决满洲问题,反而阻碍了问题的解决途径。羸弱的辽东部队一方面不愿意失去财源,继续支持战争。另一方面又给满洲人以必须继续打下去的判断。基本上,和平解决的方案,也在刚愎自用的崇祯继位后,无法继续探讨下去。恶化的形式,反过来逼的很多人选择出关投靠满洲,获得更好的地位与待遇。

这也就是为何明军在朝鲜还能占据一定主动,到了面对满洲时,只能不停被放血的原因了。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1909/275876.html

“为什么明朝打日军的时候还占有优势,可是完全打不过满清?” 的相关文章

高平陵之变后孙资是什么结局?司马懿为何没有清算他?

高平陵之变后孙资是什么结局?司马懿为何没有清算他?

公元249年,司马懿家族为了从曹爽集团手中夺取魏国政权而发动了一次政变,史称“高平陵政变”。 这是今天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景初二年(238年),魏明帝曹叡病重,向心腹孙资与刘放询问托孤大臣人选,二人于是极力推举曹爽为辅政大臣。正始十年(249年),司马懿杀曹爽夺权,还...

嘉庆为什么要杀和珅 嘉庆后面为什么会后悔

嘉庆为什么要杀和珅 嘉庆后面为什么会后悔

对三件事让嘉庆必须杀和珅,为何嘉庆在15年后又后悔了?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1799年,89岁的乾隆在弥留之际,似对嘉庆交代着临终遗言,可是嘉庆一个字也听不懂,无奈之下叫来和珅。结果,无论乾隆嘟囔什么,旁人一概听不清,唯有和珅对答如流,嘉庆顿觉脊背发凉。嘉庆此刻心里...

刘邦临死前为什么要说樊哙 刘邦是怎么想的

刘邦临死前为什么要说樊哙 刘邦是怎么想的

还不知道:刘邦病重之时,为何派人诛杀大将樊哙?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刘邦是一手建立西汉政权的汉高祖,而在建立西汉的过程当中同乡樊哙对他的帮助也很大。并且最终汉朝成立之后刘邦封樊哙当汉朝的大将军。但是到后来刘邦年老病重的时候却派人去斩杀樊哙,主要是因为樊哙是吕后的妹...

后世是如何评价谯周的?有什么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后世是如何评价谯周的?有什么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谯周(201年-270年),字允南,巴西郡西充国县人。三国时期蜀汉大臣、学者、儒学家、史学家。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幼年丧父,少读典籍,精研六经,颇晓天文,成为蜀地大儒之一,门下有陈寿、罗宪等学生。诸葛亮担任益州牧时,授劝学从事。诸葛亮死后,不顾朝令,前往奔丧。...

同治皇帝年少登基为帝 同治皇帝为何不到十九岁就驾崩了

同治皇帝年少登基为帝 同治皇帝为何不到十九岁就驾崩了

对同治皇帝年少继位,登基之后没过几年便因病去世,驾崩时只有19岁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皇帝是我国封建社会当中最高权力的掌握者,正是因为皇帝能够享有非常庞大的权利,所以很多人对于皇位都趋之若鹜。我国古代历史上一共出现了400多位皇帝,绝大多数皇帝因为在位期间碌碌无为,...

赵构为什么要杀岳飞 迎接二圣是真正的原因吗

赵构为什么要杀岳飞 迎接二圣是真正的原因吗

还不知道:岳飞被宋高宗杀害,真是因为他要“迎回二圣”?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岳飞是宋朝抗金的英雄,他的英雄气概和对国家的忠诚,一直被人津津乐道。他不畏权势,以身殉国,被世人敬仰。然而,岳飞虽然与金国征战多年,但他并没有获得足够的荣耀,反而被宋高宗处死。后世史家在对...

鳌拜权倾朝野最后却把一手好牌会被打的稀烂,是为什么?

鳌拜权倾朝野最后却把一手好牌会被打的稀烂,是为什么?

作为四位顾命大臣之一,鳌拜曾功高盖世。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鳌拜是大清三朝元老级人物,从努尔哈赤到皇太极,再到后来的顺治,鳌拜都是一路“飘红”,尤其是到了顺治时期,更是风光无限,权倾朝野。顺治皇帝认为鳌拜是一个有用之人,所以在他之后,鳌拜便作为“四大辅...

曹丕身体不是很健康吗 曹丕为什么39岁就灭亡了

曹丕身体不是很健康吗 曹丕为什么39岁就灭亡了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身体健康的曹丕,为何只活到了39岁?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众所周知,曹操是三国时期的奸雄,他挟天子以令诸侯建立了曹魏政权。只不过,曹操在66岁时便去世了,没能见证魏国的成立,魏武王的称号还是曹丕追封的。值得一提的是,在曹魏的历史上除了曹操活了66岁...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