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秦始皇的墓到底有多大?为什么现在还不敢挖

中国历史5年前 (2019-11-07)210

秦始皇作为中国历史上之一位称帝的统治者,其生平事迹以及死后陵墓都成为了考古学家们重点关注的焦点。尤其是有关秦始皇陵墓的种种猜测,以及骇人听闻的未解之谜,近年来更是得到诸多史学家的激烈辩论。

秦始皇一统天下后自称始皇帝,据《史记》中记载可知:秦始皇十三岁(公元前246年)即秦王位,即位后不久,就在郦山开始营建陵墓。统一天下后,又从全国征发来七十多万人参加修筑。直至秦始皇五十岁死葬时(公元前210年)还未峻工,秦二世时又接着进行了两年,前后费时近39年,真可谓工程浩大。70多万人修建了39年,这肯定是一个超级超级大的工程,那么有多大呢?

秦始皇的墓到底有多大?为什么现在还不敢挖

*** 配图

相当于78个故宫,经考古勘探,秦始皇陵可分为陵园区和从葬区两大部分。陵园区占地近8平方公里, 有内城和外城两重,封土呈四方锥形,现存高76米,周围有大量地面建筑遗迹和陪葬物。陵墓是安放秦始皇棺椁的地方,陵墓四周有陪葬坑和墓葬400多个。整体面积相当于78个故宫大小。

秦始皇陵在1974时被发现,历经几十年的探测和考古,目前已经基本掌握了秦始皇陵的大体结构。那么这座历史之一帝的陵墓两千年来为什么一直没有被挖呢?那么在秦始皇陵墓中,是否存在大量水银?当年兵马俑是否又阻挡了项羽呢?种种秘闻一直延续至今未能解开谜团。

考古队的探测结果表明,陵墓四周都是一圈极厚的宫墙,墓室完好无损和这道宫墙有很大关系。这种新发现的墓葬形式被称为“秦陵式”。秦始皇陵有多深呢?在古代由于受技术限制,要在泉水下施工实为不易,并且如果地宫位于地下水位之下,地下水长期渗透,定会使地宫遭受“浸”害,秦始皇及其皇陵的设计者不可能不考虑到这一点。当然这些都不过是推测,具体情况如何,不得而知。从已发掘的秦始皇陵遗迹看,似乎秦始皇要把生前的宫室、山河及其他一些都带到地下世界去,而要实现这一点,非建造广阔的墓室难以如愿。地宫是放置棺椁和随葬器物的地方,为秦皇陵建筑的核心。有关秦陵地宫位置问题,历来众说纷纭。据悉,考古学家根据这个传说曾作过很多考察,但却一直找不到这个传说中的地下通道。 地宫有无水银?

秦始皇的墓到底有多大?为什么现在还不敢挖

*** 配图

考古队的探测结果表明,地宫内的确存在水银,且东南、西南强,东北、西北弱。秦始皇以水银为江河大海的目的,不单是营造恢宏的自然景观,在地宫中弥漫的汞气体还可使入葬的尸体和随葬品保持长久不腐烂。而且汞是剧毒物质,大量吸入可导致死亡,因此地宫中的水银还可毒死盗墓者。

曾经有知名媒体报道称,考古学者使用钻探 *** 在封土东边发现了5条墓道,封土西边北边也各找到1条。始皇陵考古队队长段清波澄清说,根据这次探测结果,除了东、西各一条墓道外,其余则是一些陪葬坑。从商周到汉代,帝王的墓道通常都为4条,分别贯穿东南西北4个方向,这是尊贵身份和地位的象征,而普通官员和百姓的墓道为一条或两条。目前却仅仅发现了东西两条墓道,但是按常理秦始皇的墓室应为4条。

为什么不将秦始皇的陵墓挖掘出来呢?首先,我们不能保证现在的技术能完全实现对文物的保护,秦兵马俑色彩的缺失便是一个强有力的警告。能挖而不能保护,不如不挖有的学者认为,兵马俑军阵就是为始皇帝送葬的俑群。究竟建造兵马俑军阵是出于何种目的,一时还无法确证。

秦始皇的墓到底有多大?为什么现在还不敢挖

*** 配图

其次,始皇陵封土厚度四十多米,在这样的厚度下,确认墓道口位置就是个大难题,更不论打通一个通道直达墓道口了。目前所知的两个盗洞,连封土的一半都没到就停下来,可见一斑。如果打开地宫,假如里面如同遥感测定,有巨量汞蒸气的话,危险性太高,目前技术不能有效保护工作人员。当打开墓室门的瞬间,外界的空气光线水分等条件改变,墓室内可能存在的珍贵文物会一瞬间腐朽褪色损毁,这是我们不打开任何一座帝王大墓的最重要原因,在文保技术处理这方面问题尚属落后的条件下,没有任何一个人承担得起这种损失。

第三,秦始皇是中华庞大封建帝国的之一个开拓者,也可以说是中国民族的祖先之一。我想恐怕没有人愿意自己的祖坟被人挖开。我们是否有挖开陵寝的必要。秦始皇陵的价值是否在与它里面的结构,和陪葬物品?就像长城的价值绝对不单是一座石头砌成的城墙一样。能看到又如何,就因为秦始皇是中国之一个皇帝,那么他的墓地就该与众不同不成?与其这样,还不如把它完好的保存下来,和长城一样,作为中华民族的一种象征,直到这个世界的终结。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1911/282518.html

“秦始皇的墓到底有多大?为什么现在还不敢挖” 的相关文章

长平之战白起坑杀赵国四十五万大军 白起是怎么做到的

长平之战白起坑杀赵国四十五万大军 白起是怎么做到的

对长平之战,白起是如何做到坑杀赵国四十五万将士的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在长平之战中,虽然赵国前后投入了四十五万兵力,但秦将白起分割包围赵军后,赵军兵力已经不足四十五万,当然秦军也有一定伤亡,因此武安君白起实际坑杀的赵军并没有四十多万。在长平之战前期的对峙消耗战中,秦...

秦朝最后会覆灭与李斯有何关系?他扮演着什么角色?

秦朝最后会覆灭与李斯有何关系?他扮演着什么角色?

秦朝灭亡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的终结。让历史网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李斯,楚国上蔡人,在郡中任小吏期间,见厕所中的老鼠只能吃脏物且见到人或狗就惊惶逃窜,粮仓中的耗子却吃得肥肥胖胖且无忧无虑,遂大发感慨:“人有无出息与老鼠同理,完全由自己所处环境决定!”为改变环境,...

后世是如何评价邓艾的?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后世是如何评价邓艾的?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邓艾(197年—264年),字士载,义阳棘阳人。三国时期曹魏名将。其人文武双全,深谙兵法,对内政也颇有建树。本名邓范,后因与同乡人同名而改名。邓艾多年在曹魏西边战线防备蜀汉姜维。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一起看看吧。公元263年他与钟会分别率军攻打蜀汉,最后他率先进入成都,...

常茂本是明朝开国大将常遇春之子,为何却被流放龙州?

常茂本是明朝开国大将常遇春之子,为何却被流放龙州?

明朝开国六公爵分别是韩国公李善长、魏国公徐达、郑国公常茂、曹国公李文忠、宋国公冯胜、卫国公邓愈,其中郑国公常茂只是袭父亲常遇春的爵位罢了,并没有什么实质功绩。常遇春何许人也?朱元璋曾言:“计其开拓之功,以十分言之,遇春居其七八”。那么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常茂本是明朝开国大将常遇春之子,为何却被流放龙...

司马懿为何没有伐蜀成功?哪些原因导致的?

司马懿为何没有伐蜀成功?哪些原因导致的?

司马懿是三国时期重要的军事家、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司马懿是曹魏后期重要的大臣,少年就有大志向,面对东汉末年乱世(汉末大乱,常慨然有忧天下心),有总齐八荒,一统天下的志愿。而且司马懿也并非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描写的那么无能,恰恰相反,司马懿政治、军事能力都很强,但是司...

三国众多名将中,有哪些人最后的结局是战死沙场?

三国众多名将中,有哪些人最后的结局是战死沙场?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在正史中,三国有四位名将战死沙场,真正做到了马革裹尸,按理来说,作为武将,战死沙场是最好的归宿,但是,谁死的最不值呢?谁死的最憋屈呢?这里面按战死的先后顺利排列。第一位战死沙场的是袁绍大将颜良。颜良是河北四庭柱之首,孔融称赞颜良勇...

历史上陈庆之是一种什么样的存在?

历史上陈庆之是一种什么样的存在?

陈庆之,白马探花、南北朝时期南朝梁将领。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二十四史之一的《梁书》中有这样的记载:“名师大将莫自牢,千军万马避白袍。”这其实是两句童谣。童谣的内容是关于南梁名将陈庆之的故事,正是由于这两句童谣,陈庆之由此得了一个“白袍将军”的外号。这首童谣也让人们对这位将军产...

安禄山造反一年后就死了 安史之乱为什么还要打8年时间

安禄山造反一年后就死了 安史之乱为什么还要打8年时间

还不知道:安禄山造反后一年就死了,为何安史之乱还打了8年?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那是因为安史之乱和安禄山没有太大的关系,这是4个人打的一场战争。谁能想到的事儿,安禄山造反也就是一年左右,可是真正的安史之乱却在安禄山死了之后,反而更加精彩。第1点,当时的具体情况。唐...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