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汉献帝为什么不能直接杀了曹操?

中国历史2年前 (2023-04-24)590

汉末乱世,群雄争霸。然而,对于只能眼睁睁看着天下大乱的东汉朝廷而言,硝烟退去,剩下的只有屈辱与凄凉。细数下来,最抱屈的恐怕便是汉献帝刘协。这位东汉最后一位君主,沦为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中的一笔注脚,卑微如此,是权宜之计还是无可奈何?若历史倒转,这位流离半生的亡国之君,是否会为了捍卫汉室,拼个鱼死网破呢?

戏剧的登位:乱世中挣扎

若要列出个史上最惨君主,汉献帝刘协多半榜上有名。别说这个“亡国之君”的名头背得多不情不愿,就连这个皇位也像是老天硬塞给他的。

刘协出生于光和四年(公元181年),而他的悲剧,在呱呱坠地之时便开始了。刘协的母亲是王美人,颇受汉灵帝宠爱,也因此被何皇后妒忌,诞下刘协后不久便被毒死。孩提之时便失去了母亲,好在董太后亲自抚养了刘协,给了年幼的皇子难得的庇护。

好景不长,几年后,汉灵帝病危。虽然何皇后也给汉灵帝生了一个儿子刘辩,但灵帝依然想要将风雨中飘摇的汉室江山交给小儿子,为此还特地将刘协托付给了大宦官蹇硕,希望蹇硕动动脑筋,想点儿办法让小儿子登位。安排好后事,汉灵帝撒手人寰,把难题留给了蹇硕。

蹇硕的想法也天真,琢磨着既然是何皇后和外戚何进作梗,那干脆杀掉完事儿,没料到的是,计划败露,蹇硕反被诛杀,刘协的登基之路被堵了个严严实实。

此后,14岁的刘辩即位,史称汉少帝,汉廷的朝政开始落到何太后及外戚何进手中。刘协作为皇太弟,被封为勃海王,后又改封陈留王,也就剩了个皇室虚名,没啥实权。

此时的刘协不过几岁稚子,若真能这样远离权力争斗,闲云野鹤潇洒一生,也不失为幸运。然而,命运扮了个鬼脸,对刘协吐了吐舌头——想得美。

变故发生在汉廷中。东汉末期,君主的大权基本处于旁落状态,反而是宦官和外戚为了争权而斗个你死我活。汉少帝未能幸免。大将军何进率先计划铲除张让等宦官,只可惜,何太后因为宦官曾有恩于自己,不同意这个计划。这时候,司隶校尉袁绍给何进想了个办法,让当时颇具实力的军阀董卓进京,“以胁太后”。

何进没过脑子,欣然同意。但他没料到的是,宦官们棋高一着,没等到董卓进京,自己便丢掉了性命。何进一死,袁绍兄弟带兵杀入宫廷,把宦官也杀了个干净,刀光剑影之间,汉廷彻底乱了。无奈之下,中常侍段珪等人带着汉少帝和陈留王刘协逃走,当天夜里便到了黄河岸边,结果途中遭遇变故,在回洛阳的路上碰上了董卓。

看着董卓身后拿刀佩剑的军队,汉少帝当时便吓住了,没等董卓开口,一通“恐怖涕泣”。反倒是弟弟刘协,面对气场强大的董卓,还能把动乱之事说个清楚明白。刘协的命运转折,也便从此处开始了——“卓以王为贤,且为董太后所养,卓自以与太后同族,有废立意。”(《后汉书·董卓列传》)

不久之后,董卓不顾众人反对,直接废掉汉少帝,改立刘协,是为汉献帝。皇位就这样被交到这位只有9岁的孩童手中,而江山与大权,却被董卓死死把持。

毒杀太后、自任太尉、手握大权、滥施刑罚,董卓像是被释放出笼子的野兽,很快引起众怒。献帝即位数月后,关东诸郡纷纷起兵,很快组成了以袁绍为首的关东联军。

眼看关东联军来势汹汹,董卓想了个最直接的 *** ——跑。很快,废帝刘辩被毒杀,而刚登位不久的汉献帝刘协,在董卓胁迫之下迁往长安,被迫远离故土,开始了自己之一次颠沛流离。

绝处里逢生:曹操的奉迎

初平元年(公元190年),献帝跋涉千里,抵达长安。

此时的长安经历战火洗礼,早已不复往日繁华兴盛。宫室残破,更残破的是献帝的内心。董卓独揽大权,日日纵情荒淫,将汉室里里外外糟蹋了个透。

顶着天下之主的名头,刘协很快抛却了孩童的无忧无虑,“东归”成了他心心念念的头等大事。

不久之后,刘协开始谋划。他找来侍中刘和,请他潜逃出去找其父襄贲侯刘虞带兵救驾。遗憾的是,刘和的行踪被袁术察觉,袁术私下扣住刘和,自己派兵去找刘虞,要他和自己一起出兵“救”献帝。这时,刘虞的手下公孙瓒出现了变数,让袁术改了主意,反而扣留了带兵前来会合的刘虞,这下,眼巴巴望着刘虞的献帝愿望落空,东归遥遥无期。

初平三年(公元192年),司徒王允联合群臣利用反间计诛杀董卓,脱离魔掌的汉献帝迎来了短暂的喘息之机。赶走一只虎,一群狼却在来的路上。董卓死后,其旧部李傕、郭汜等人叫嚣着要给董卓复仇,数月之后,怒气冲冲地带兵杀入长安。结果吕布出奔、王允被杀,献帝好不容易燃起的希望火苗也被浇了个透。政局再次被掌握在军阀手中,其中李傕更一直掌握着监督百官权,三人联合起来几乎架空了“三公”。

几经磨难,汉献帝早非黄口小儿,在忍受李傕、郭汜、樊稠等人凌威的同时,也默默等待着“突围”的时机。时机便孕育在几虎的缠斗中。

兴平二年(公元195年),李傕诛杀樊稠,长安陷入混乱。这厢刚结束,那厢李傕和郭汜等人又开始了争斗,闹到最不可开交时甚至出现了李、郭两人“一人劫天子,一人质公卿”的局面。

面对乱局,汉献帝把希望寄托于另一个人身上——同为董卓旧将的张济。献帝诏令屯兵陕县的张济前来劝架。张济倒劝住了两人,再加上此时经过一番争斗,双方实力都受损,献帝抓准时机,提出东归。

或许“挟天子”这样的名头也给了李傕等人压力,经过艰难的交涉,军阀们终于同意让献帝东归。日盼夜盼地归于故都,终于在多方博弈和妥协下成为现实——

“秋七月甲子,车驾东归。郭汜自为车骑将军,杨定为后将军,杨奉为兴义将军,董承为安集将军,并侍送乘舆。”(《后汉书·献帝纪》)。

当然,东归路也不太好走。跟着汉献帝的臣子没几个真正把这个皇帝放在眼里,军阀们的妥协也极其脆弱不堪。在军阀眼中,车上坐着的献帝更像是块沉沉的筹码,被置于权力天平上,另外一头是大权、局势、利益,权衡下来,献帝成了被抛弃的一方。

走到半路,郭汜改了主意,“欲胁天子还都郿”。好在杨奉等人用拳头止住了郭汜的野心。可收拾完郭汜,没走多久,杨定在中途又因为私怨和宁辑将军段煨打起来了。杨定败走后,张济又动了歪心思,和李傕、郭汜等人一起召集大军追击献帝。这一次,献帝左右的王公大臣基本上被屠杀干净,甚至身边卫士也剩下不到百人。或许是上天垂怜,杨奉、董承等人找来河东郡一带的胡才、李乐等人充当外援,成功击退了李傕等人。

就这样,一路跌跌撞撞,建安元年(公元196年),汉献帝终于回到了阔别已久的故土洛阳。

不幸的是,洛阳的光景比长安还差,宫室尽毁也就算了,连最基本的粮食供给都保障不了。各州郡面对皇上要粮的请求,当作没看见,以至于“群僚饥乏,尚书郎以下自出采稆,或饥死墙壁间”。现实恶狠狠地告诉刘协,别说什么生杀大权,先保住自己和臣民的温饱最为紧要。

与刘协纠缠半生的曹操正是在这个时候,登上了舞台。“奉迎献帝”的提议最早来源于曹操的谋士毛玠,后来荀彧等人为此事没少给曹操吹耳边风。荀彧更是认真跟曹操讲道理——“诚因此时,奉主上以从人望,大顺也;秉至公以服天下,大略也;扶弘义以致英俊,大德也。”说完,还不忘“恐吓”曹操一下,说你要现在不去,等别人先去了就彻底失去了机会。

这些话,曹操都听进去了,建安元年,曹洪受曹操派遣前往洛阳迎接献帝,中途受到董承阻拦,后来曹操亲率军队来到洛阳。

初次见面,曹操给足了献帝“面子”,不仅带来了丰富的食物,对献帝本人更是极为尊重。既能解决燃眉之急,又能敬重自己,此时的曹操对要钱没钱、要兵没兵的献帝而言,说是天降甘霖也不为过。

很快,曹操被任命为司隶校尉、录尚书事。为了更好地掌控局势,曹操听从董昭建议,请天子移驾许县。许是看到了曹操的诚意,献帝同意移驾。比起从前的颠沛,曹操为献帝提供的许县相对是个安稳之所。曹操也不是做做样子,等献帝到了许都,不仅大力张罗其宫室,更用心打点汉献帝的生活起居。

汉献帝的人生,也在这时,在一个全新的地域,开始了新的书写。

抗争与妥协:甘作“挡箭牌”

移都之后,献帝的人生与曹操开始不断交集。曹操保留着献帝的皇位,而献帝则成了曹操手里更好用的一张“牌”。打着维护献帝的名号,曹操征讨四方、剪除诸侯,从大将军、武平侯到魏公、魏王,而献帝的权力逐渐被架空,成为徒有帝王名号的“傀儡”,沦为曹操扩增势力的“挡箭牌”。

那么,眼看着曹操一点点染指权力,献帝真的那么“心甘情愿”?难道没想过找机会除掉曹操这样的心腹大患?

史载,刘协虽无实权,但也没忘记过社稷苍生。初平年间,刘协在长安主持官员考试,不忍年老儒生空手而归,将落第的儒生招为太子舍人;面对大旱天灾,他亲自主持开仓放粮,还揪出了其中的贪腐官吏。

我们或许可以相信,即便接过的是一个烂摊子,刘协还是很想把握大权,干出一番事业。既然这样,曹操的野心无异于在刘协心里扎了根刺,刘协又为什么没能在安稳下来后细心筹谋、诛杀曹操呢?

这涉及两个问题:一来,献帝能不能杀曹操?二来,献帝愿不愿意杀曹操?

首先,献帝能杀曹操吗?对别的君王来说,臣子生死或许是一句话,可于献帝而言,想除去一个大臣,恐怕得有权,更得有人。那献帝身边有人吗?最开始是有的。事实上,献帝身旁有着一群公卿,据研究,献帝东归,一定程度上也是这群公卿与军阀们斗智斗勇的结果,而袁绍也可能是因为忌惮这群人的影响,没有选择奉迎献帝。

然而,东归途中重重劫难,让这群公卿几乎折损大半。曹操也意识到了这点,所以刚入洛阳,便把“司隶校尉”等重要官职把持在手中。不仅如此,曹操还借着护卫献帝的名头,清除了一波异己。后来,除了曹操,“三公”中只有司徒赵温在位,公卿的力量被进一步削弱。在此基础上,曹操进一步培植心腹,司隶校尉由丁冲担任,荀彧则成为“侍中守尚书令”,基本上,稍微重要一些的官职都掌握在曹操亲信手中,面对“宿卫兵侍,莫非曹氏党旧姻戚”的局面,献帝找不到人来帮自己对抗曹操。

当然也不是完全没有。比方说外戚董承就曾是汉献帝试图寻找的突破口。建安四年,他册封董承为车骑将军,希望以此削弱曹操权力,后来秘密给董承下衣带诏,希望诛杀曹操。事实证明此路不通,事情败露,董承被杀,曹操虽然没把献帝如何,却也算是一次警告。

那么,有没有可能借助外力呢?比方说,联合其他对曹操不满的势力,就像“讨董卓联盟”一样?局势发展到这时,其实已经不大可能了。诸侯割据中,势力最强者非袁绍莫属,可袁绍愿意将献帝放在眼里吗?恐怕不会。

早在关东联军征伐董卓时,袁绍、韩馥等人就企图立幽州牧刘虞为帝,幸亏刘虞一心为汉,没让二人得逞。后来,献帝东归,袁绍的谋臣田丰等也曾建议他握住天子这张“招牌”,袁绍却觉得“非计之善者也”,更将“匡扶汉室”这样的遮羞布视为烫手山芋,迟迟不下决心,这才给了曹操“挟天子”的机会。

不过,面对曹操势力的壮大,袁绍也颇为不满。面对袁绍的怒火,曹操以献帝的名义,任命袁绍为大将军,自己则退居司空。袁绍也吃这一套,真就不管曹操,忙着抢夺地盘去了。也正是抓住这样的喘息机会,曹操得以攻张绣、战袁术、征吕布,直至屯兵官渡,可以与袁绍抗衡。

退一万步说,即便袁绍想通了,愿意利用献帝来灭杀曹操,也不会真的多待见献帝。官渡之战中,袁绍曾将献帝当作工具人,借说自己获得冀州、青州、幽州、并州四州之地,对安社稷有功,想要向皇帝报捷,以此为出兵攻打曹操找借口。显然,用狼驱虎,绝非什么良策。

那么,换个方向来说,汉献帝愿意杀曹操吗?诚然,献帝对曹操不断架空自己绝对是不满的,甚至还曾出言直接斥责曹操——帝不任其愤,因曰:“君若能相辅,则厚,不尔,幸垂恩相舍。”(《后汉书·皇后纪下》)

后来,皇后伏寿的死更是彻底让二人撕破脸皮。但真要论曹操对汉献帝,却也挑不出太大的错误。衣带诏事发,曹操没有迁怒献帝,还将自己的女儿嫁给献帝。再者说,除了扩充势力之外,曹操对社稷是有功的,此时百姓的日子确实好过了起来。朝政由荀彧等人主持,说不上开创盛世,但也算是政通人和。

事实上,曹操也许称得上权臣,但非奸臣、佞臣,甚至可以说,离开了曹操,汉献帝的日子不会好过到哪里去。最简单的一点,曹操虽被骂为“汉贼”,却始终存着对汉廷最后一丝敬重,没有真正染指汉室皇位。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孙权曾写信希望曹操称帝,曹操让群臣传阅此信,然后骂了句“是儿欲踞吾著炉火上邪”,再不提此事。这也并非口舌之快,虽然位极魏王,但曹操始终没有越过这片雷池。

假如汉献帝真的想办法除掉曹操,会面临怎样的局面?置身于群雄环伺中,身边没剩什么愿意扶持汉室的臣子,或许就像曹操曾为自己辩驳的一样——“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

可以说,东汉的灭亡,并非杀掉曹操就可以阻止的。面对曹操的权势,献帝兴许不满,也曾试图反抗,但依存于曹操的羽翼下,是刘协最后也是更好的选择。

史传,刘协禅位后隐居山阳,再不问政事,还曾上山采药,为百姓治病。就这样,在群雄和权力中兜走一圈后,刘协最终将原本不属于自己的皇位交还,用一种令人唏嘘的方式,回到了自己最初的人生轨迹之上。

这对刘协而言,未尝不是一种解脱。 (摘自《看不够的中国史》 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2304/501060.html

“汉献帝为什么不能直接杀了曹操?” 的相关文章

历史上赵匡胤取代后周只花了2天时间,他是怎么做到的?

历史上赵匡胤取代后周只花了2天时间,他是怎么做到的?

历史上的赵匡胤绝对是谋反界的奇才,篡位史上的王者,他取代后周只花了2天时间,死了一个人,那么他是怎么做到的?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他所发动的陈桥兵变,只死了1个关键人物,那就是侍卫亲军马步军副都指挥使韩通。当然了,韩通一家也没能逃过厄运。除此以外,居然没有任何伤亡。这可...

朱棣那么能打仗,为什么会被济南城的一幅画吓到?

朱棣那么能打仗,为什么会被济南城的一幅画吓到?

众所周知为了争取那至高无上的位置,皇室子弟自相残杀那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其中明朝的朱棣军事能力非常强,可是他为什么会被济南城的一幅画吓到呢?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历史上建文帝上位之后,迫不及待的就对自己的叔叔伯伯们动手了,进行了一系列的削藩行动,面对这种艰难的状况,朱棣决定不再忍耐,...

刘备取益州庞统有上中下三计 刘备为何会选择中计

刘备取益州庞统有上中下三计 刘备为何会选择中计

还不知道:刘备取益州时,庞统提供了上中下三计,为何刘备只选用中计?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事实上,庞统提供了上中下三计后,刘备之所以只选择中计,主要是因为以下三个原因!上中下三计刘备前半生,一直颠沛流离,虽然他有关羽张飞这种绝世猛将相助,但苦于没有长远的规划,所以他...

刘禅都已经称帝了 诸葛亮为什么还是没有还政给刘禅

刘禅都已经称帝了 诸葛亮为什么还是没有还政给刘禅

对刘禅已经登基称帝,诸葛亮为何不肯还政于他,上朝时还要带甲士?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220年,曹丕篡汉自立,刘备因听闻汉献帝刘协遇害(实际上是谣传)而愤愤不平,但群臣却劝谏他自立为帝。刘备开始还不太愿意,但在诸葛亮的极力劝谏下,刘备这才于221年登基称帝,建立蜀汉政...

历史上刘伯温的死是什么真相?与朱元璋有何关系?

历史上刘伯温的死是什么真相?与朱元璋有何关系?

刘伯温,明朝开国元勋,与宋濂、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各位读者就和历史网小编一起来了解吧!刘伯温的死因,已经成为了历史谜案。很多人都认为,刘伯温是朱元璋杀害的。为什么说他是朱元璋杀害的呢?当时刘伯温生病了,朱元璋让胡惟庸派御医去看他。御医给刘伯温开了一副药,刘...

朱元璋推翻元朝后留下十万蒙古女人 朱元璋是怎么处理她们的

朱元璋推翻元朝后留下十万蒙古女人 朱元璋是怎么处理她们的

对消灭元朝后,朱元璋是怎样处理十万蒙古女人的?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元朝是我国古代历史上最为黑暗的朝代之一,种族等级制度让汉人面临无法生存的情况,皇室内部为了争夺权利,杀伐之事不在少数,朝堂官员更是贪淫腐败,最终受苦的,乃是辛辛苦苦的老百姓。由于各地民愤四起,多处地...

张廷玉的晚年生活是什么样的?

张廷玉的晚年生活是什么样的?

说起张廷玉这个人,可能大家不是太熟悉,这是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张廷玉深受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皇帝礼遇,而且是大清朝唯一一个配享“太庙”的文臣,可见其在天子心目中的地位。但晚年的张廷玉却因为自己的小小“瑕疵”而酿成大错。正所谓,伴君如伴虎,君要...

文翁是什么人?他的一生有何贡献?

文翁是什么人?他的一生有何贡献?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文化也是维系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团结和国家稳定的重要基础,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文翁,名党,字仲翁,西汉舒县人。他在年少时就十分喜欢读书,之后在担任郡县官吏时受到提拔,汉景帝时期他担任蜀郡守,成为了蜀地的“最高长官”,而他自...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