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世界历史 > 正文内容

德国两线作战有尽全力吗 是否还有多余的兵力呢

世界历史1年前 (2023-06-18)360

1941年巴巴罗萨行动实施,德军开始向苏联发起大规模进攻,自此苏德战争全面爆发。在这场战争爆发的初级阶段,德军势如破竹,一路兵临莫斯科城下。不过随着苏联人民奋起反抗,这场战争最终以德国人的失败而告终。期初屡战屡胜的德军为何在苏联遭受到了巨大的挫败呢?难道是因为兵力不够用了吗?在当时德国还有多少欧洲兵力没有投入使用呢?若是没有两线作战,单挑苏联的话,战争的结局又会怎样呢?

1、世界的转折点

第二次世界大战已经结束76年,现在回过头来再看那场战争,我们可以看到在苏德战争之前,德国几乎是如日中天。那时德军已经相继侵占了欧洲大陆14个国家,剩下几个国家要么是宣称永久中立,要么甘愿作为德国的仆从国。

放眼整个欧洲,除孤悬海外的英国外,就只剩下了苏联还置身事外。全世界都没想到德国会在这时选择与苏英两国同时开战。

在苏德战争爆发前,希特勒的精力主要放在西线战场,他试图以强大武力威慑英国,迫使其投降,从而实现欧洲大一统,但德国的企图未能得逞。

为此,德国发动了对英国的空袭,恐吓英国如若不投降,便要将其彻底灭亡。面对这一恐吓,英国一直坚持作战,甚至拒绝承认德国在欧洲的利益。英国展现出的强硬态度,让德国一筹莫展。德国的海军相对较弱,并没有把握可以在跨海作战中战胜英国,西线战事由此陷入僵局。

德国认为英国之所以如此硬气,原因在于它将希望寄托在美国和苏联身上。当时美国远在重洋,德国没办法给予打击,因此只能在苏联身上寻找突破口,希望通过击败苏联来迫使英国妥协。

在当时,苏联是全世界领土更大的国家,拥有将近两亿人口。德国在多年征战之后,虽然领土达到了65万平方公里,但是仍然不及苏联的1/30,人口数量也不及苏联一半。通过这一对比,我们发现,德国要想击败苏联几乎是不可能的事。

这种普通人都能知道的数据,难道希特勒不知道吗?其实希特勒心里很明白这一点,但是他将希望寄托在了无往不胜的德军身上,妄想通过屡战屡胜的闪电战法,迅速击溃苏联军队,在苏维埃 *** 还没有反应过来时,就实现对苏联的占领。

幸运的是,希特勒的企图在斯大林格勒城下破灭了,德军没能攻下这座英雄之城,苏军自此扭转了战局,由守反攻,最后成功击溃德军。

德军无往不胜的闪电战法,为何在这时就不管用了呢?德军究竟是输在哪里。在苏德战争初期,德军在军事态势、军事实力、军事装备以及官兵素质方面都要强于苏联,这也是德军在苏德战争早期可以取得巨大胜利原因所在。

但是到了苏德战争晚期,德国在军队数量上是不如苏联红军的。为何会出现这种情况,德军还有多少部队没投入到苏德战场上,这些部队又在哪里?

2、德军未尽全力?

在苏德战争爆发之前,德国集中了中西欧国家的经济和军事资源,实力达到了顶峰,相比较于刚经过大清洗的苏联来说,德国有着明显的优势。但是拥有723万总兵力的德军,用于侵略苏联的仅有460万,还有200多万的军队没有参与到苏德战争中。这又是为什么?

实际上苏德战争一开始,德国就处于相当不利的地位,因为德国是两线作战,西边跟英国打,东边则跟苏联打,这导致了德国不可能把所有兵力都投放到东线战场上。

据统计,在1941年6月苏德战争爆发前夕,除了苏德边境外,还有大量德军分布在德国国内、西线战场以及各仆从国中。其中,在德国国内有70余万、西线战场90余万、挪威国内15万、芬兰6万、东南欧20余万、意大利3万。

这些分布在欧洲各地区的德军,肩负着守卫德国本土、提防英军反攻、镇守新吞并领土的重要职责,都不能随意抽调。因此侵略苏联的400多万部队,已经是德国所有能动用的兵力了。并且德国动用的并非只有本国军队,还有各仆从国的军队。

苏德战争爆发时,在德国部队中,只有90万人来自于各仆从国,但是随着战斗的深入,这一数字不断加大。截止到苏德战争结束前,各仆从国参战部队规模已经十分庞大。其中,芬兰50万、罗马尼亚38万、匈牙利25万、意大利20万、西班牙2万。

虽然说这些仆从国出了不少军队,但实际上,他们并没有尽力,他们国内至少还有数十万大军可以参战。不光如此,在苏德战争爆发之前,希特勒开列出了一长串可以派兵参战的国家名单,最终只有上述几个国家出兵,其他国家只有象征性的口头支持,保加利亚更是临阵倒戈,带着50万大军直接投向苏联的怀抱。

在苏德战争中,虽然德国已经是尽了全力,把所有能动用的部队都动用了。但由于两线作战,腹背受敌,再加上仆从国三心二意,不肯出全力,最终还是输掉了这场战争。那要是德国没有两线作战,而是一心一意与苏联开战,德国的仆从国们也尽心尽力帮助德国,这场战争的结果会不会有所改变?

3、如果德苏单挑,谁会胜出

首先我们来分析,如果德军没有两线作战,那么可以动用的兵力是多少?根据前文所罗列的数据,我们可以知道苏德战争爆发前,德军的总兵力达到了773万,另外在德国的仆从国中,芬兰总兵力50万,罗马尼亚54万、匈牙利30余万,合计140余万,再加上盟国意大利还有将近250万的总兵力。这三方面的兵力加起来足足有1160余万。

那么在当时,苏联有多少兵力呢,只有290万。这么一看,苏联是不是输定了?其实不然。表面上看,苏联常备军队数量不及德国,但是别忘了苏联有将近两亿人口,加上特殊的社会体制,可动员兵力达到了惊人的数千万。并且苏联重工业极其发达,可以在极短时间内武装起一支庞大军队。即使德军人数众多,但是如果不能迅速结束战斗,等苏联动员起来,根本没有战胜的可能。

那德军能够凭借闪电战,迅速解决掉苏联吗?其实也不行,因为苏联拥有全世界面积更大的国土,这就意味着苏联战略纵深很长,即使德军可动用兵力达到一千多万,也只够占据苏联一小块领土。一旦给苏联充足的时间,它便会武装起一支数千万的军队。因此在二战中,即使德国没有两线作战,而是与苏联单挑,也还是没有希望可以取得战争的胜利。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2306/510543.html

“德国两线作战有尽全力吗 是否还有多余的兵力呢” 的相关文章

乾隆曾与英国马戛尔尼使团接触过,他为何没有开启现代化之路?

乾隆曾与英国马戛尔尼使团接触过,他为何没有开启现代化之路?

对乾隆皇帝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在乾隆时期,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英国派出了马戛尔尼率领的使团,与乾隆曾进行过面对面的接触。但当时工业革命的成果,丝毫没有给中国的皇帝及朝廷上下造成任何触动,可谓是时代悲剧。究其原因,笔者认为有以下几方面:登峰造极的封建统治,阉割...

乾隆帝对法国大革命是什么看法?他的反应如何?

乾隆帝对法国大革命是什么看法?他的反应如何?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乾隆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法国大革命,即法国资产阶级革命,这一波澜壮阔的事件爆发于1789年7月14日,这一天是中国的乾隆五十四年五月二十四日。法国大革命直接改变了法国历史的走向,甚至影响了世界历史的进程,成为世界历史上的一个里程碑。而此时与法国相隔近半...

带领三万人马远征欧洲的两大蒙古名将,结局分别如何?

带领三万人马远征欧洲的两大蒙古名将,结局分别如何?

成吉思汗的故事大家了解吗?今天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成吉思汗:本名铁木真,乞颜部可汗。哲别:成吉思汗“四獒”之一。速不台:成吉思汗“四獒”之一。鲁速丹:古儿只(今格鲁吉亚)女王。#成吉思汗#成吉思汗最辉煌的时刻,并不是征服了强大的花剌子模,而是他的手下两员大将,仅带领三万人马,长驱直入进入...

秦始皇修建万里长城之后为什么会害了欧洲?

秦始皇修建万里长城之后为什么会害了欧洲?

秦始皇修建万里长城,抵御外来侵略,为何有人说害了欧洲?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不到长城非好汉”长城是世界八大奇迹之一,也是中国古建筑的代表。秦始皇在统一六国后,就开始修建长城,准确的来说是继续修建,因为早在燕国,赵国就开始修建长城,秦始皇只是将他们修建的连接起来。秦始皇修建万里长...

成吉思汗征服大半个世界,为什么不攻打印度?

成吉思汗征服大半个世界,为什么不攻打印度?

对成吉思汗,一直攻打到欧洲,征服大半个世界,却为何不打印度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成吉思汗是历史上颇具争议的统治者,他不仅是蒙古的皇帝,还是大汗。大汗,是各国对他 尊称,表示承认他是各国联盟的首领,愿意臣服于他的统治。成吉思汗一辈子都在征战杀伐中度过,多次对外发动战争...

竹中重门:丰臣秀吉身边名军师

竹中重门:丰臣秀吉身边名军师

竹中重门(1573-1631) 竹中重门,幼名半助,是丰臣秀吉身边名军师竹中半兵卫重治的三男,母亲是安藤守就的女儿,正室是加藤光泰之女。由于父亲半兵卫在随军出征播磨三木城时因病溘然长逝,改由年仅七岁的重门继承家督之位,也因为重门年仅七岁,所以采取折衷作法让重门的叔父,也就是时为织田信长马回的竹中重矩...

织田信清是谁?日本战国武将织田信清生平简介

织田信清是谁?日本战国武将织田信清生平简介

织田信清,日本战国时代武将,通称十郎左卫门,号铁斋,别名是津田铁斋、犬山铁斋。犬山城主,官位是下野守。由于娶了织田信秀的女儿而一时与织田信长合作,但不久便敌对。后被织田信长攻下犬山城,据说后来逃亡甲斐了。织田信清的父亲织田信康是“织田伊势守家”当主织田信安的后见人,于是就属于信安配下,但是在织田信秀...

织田信孝:战国名将织田信长第三子

织田信孝:战国名将织田信长第三子

织田信孝(1558年-1583年)日本安土桃山时代武将,战国名将织田信长第三子,因为继承支配伊势国的神户氏,也称为神户信孝。他是织田信长的三男,幼名三七(因为生于3月7日的关系),母亲是侧室坂氏。实际上比次男信雄还要早二十天出生,但是因为母亲身份低下,等到信雄出生才向信长报告信孝出生的事,因此排行成...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