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今朝有酒今朝醉”的下一句明明更经典,可为啥很多人不愿意提起

中国历史1年前 (2023-09-07)590

前言

罗隐出生于唐宪宗年间,便是大唐盛世。罗隐自幼聪慧,有心于学问,深受家人喜爱。罗隐家乡有个传说,说是有道士看过罗隐的八字,说他日后必出头地,前途不可 *** 。罗隐受此鼓舞,更加勤奋好学。他诗词造诣高深,文章了得,受到乡邻司马、学官的赏识。罗隐沉醉在学问中,对前途充满憧憬。

罗隐的才华与野心,也受到他人的羡慕。村里有个刁蛮无理的地主,眼红罗隐的聪明才智,便在一次读书会上刁难罗隐,问他一些艰深难解的问题。罗隐不慌不忙,辩论之中口若悬河、峰回路转,让众人对他刮目相看。那位地主羞愧难当,从此对罗隐又敬又怕。这件事让罗隐名声大噪,人们争相抱住大树,说他必成大器。

罗隐也渐渐有些飘飘然,觉得凭自己的才学,科举考试必定轻而易举。他开始畅想未来的仕途生涯,要让所有的人都见证自己的才华。父母看在眼里,内心虽有忧虑,但也由他去吧。唯有他的顽皮妹妹,时常捉弄哥哥说:“哥哥若中了状元,可不能忘记带妹妹去京城玩哦。”罗隐笑着应承,心里却早已飞向了遥远的京城。

然而好景不长,罗隐长大后不久,大唐便进入晚唐动荡时期。天下大乱,藩镇割据,农民起义不断。科举制度名存实亡,真正能够通过科举入仕的人寥寥无几。罗隐家乡的变故也随之而来,地主为了躲避战乱掠夺,连夜逃往他乡。村民们虽然庆幸脱离了地主的剥削,却也面临着来自各方军阀的蹂躏。饥寒交迫的村民痛苦不堪,罗隐亲眼目睹着乱世的残酷,也被迫停止了学业。

此时的罗隐终于决定不再只埋首于山野,而要踏上仕途,改变乱世。他想到,如果自己能当官,或许就可以保护老百姓,让他们不再受饥寒之苦。罗隐焚香祈祷,对父母磕头 *** ,要求让他赴京赶考。父母心中虽然不舍,但想到儿子的志向,也只能点头应允。罗隐溃散的学室,书籍文献散落一地;昔日读书的少年,也无心再读任何典籍。罗隐凝视着残破的窗棂,心中涌起一股改天换地的欲望——他要改变这个乱世!

对罗隐来说,科举是实现抱负、改变乱世的唯一途径。他决心整装待发,赴京赶考。罗隐更改自己的名字为“横”,取“横超群芳”之意。他深信自己必能高中状元,杀回家乡,让所有的人看到自己的才华。

然而,事与愿违。自大中三年开始,罗隐接连十余次赴京应试,无一例外都铩羽而归,十上不第。他试过课试,试过会试,甚至试过殿试,仍无济于事。原因有二:一是科举名存实亡,评卷官往往蒙混过关,考生们无论才华如何,结果都难预料;二是罗隐虽有学问,但应试经验不足,难以应对科场的险恶。

之一次落第,罗隐并未气馁。他认为这只是运气不佳,自己仍有很多需要学习的地方。罗隐重新整理心态,在京城多方打听应试之道,然后继续备考。谁知第二次第三次仍是失败,罗隐这才意识到情况并非自己想的那么简单。

有几位老先生慈祥地劝说罗隐,朝堂已经风雨飘摇,能否成功完全看运气。他们建议罗隐还是放弃仕途,回乡教书为好。但罗隐自尊心极强,认为这是看不起自己的能力。“我一定会成功的,不信你们继续看着!”罗隐倔强地说。

于是,罗隐继续在京城赶考。为了生计,他白天在书肆铺子做些杂活,晚上就借着月光苦读。看他那么拼命,老板也不忍心赶他走。然而屡败屡战,罗隐痛心疾首,甚至怀疑起自己的能力。书肆里有人劝他回家,他却泣不成声:“我不能回去见我的父母,我向他们保证一定会成功!”

周围的人或同情,或嘲笑罗隐的轻狂,但罗隐不为所动,仍然我行我素。直到有一年,罗隐身患重病,在杭州的旅店中避暑,此时的他虚弱不堪,想到人生的颠沛流离,罗隐终于流下了眼泪。或许,他该放下了。

十上不第后,罗隐打算另觅他路。他上书湖南观察使于瑰,请求一个小官职,于瑰同情他的遭遇,让他担任衡阳县主簿。但罗隐并不安分守己,仍旧心怀抱负,四处游历,希望能遇到翻身的机会。

任职期间,罗隐勤勤恳恳,希望能做出点政绩。但所谓“主簿”,不过是一个闲职,罗隐手头并无多少实权。他上表县令许多次,要求整顿吏治,但县令都是推三阻四,根本不把他放在眼里。

罗隐心中苦闷,觉得自己毫无作为。一日清晨,他路过街市,看见一个小贩被衙役殴打,而围观的百姓都视而不见。罗隐看不下去,上前制止衙役,为小贩解围。这事让县里的人很不高兴,说罗隐越俎代庖。

县令将罗隐叫到跟前,严词警告他不要再妄自菲薄。罗隐愤然说:“我若有才,本可以高中状元,安定社稷;我若有权,本可以整饬吏治,让百姓安居乐业。奈何今日沦为一个无用的主簿!”说罢,他摔门而去。

罗隐终于认清现实,官场没有他的容身之地。他决定离开衡阳,再次踏上游历的道路。或许世事难料,他还能找到机会。在湖北,罗隐遇到了拥兵自重的地方官员,看到他们强占民财、虐待百姓,罗隐忍无可忍,当面指责他们的罪行。这引起了那些官员的愤怒,罗隐只得匆忙逃离。

他开始意识到,自己并不适合这乱世,真正的平定天下,恐怕非他一人之力所能达成。在江南徜徉时,罗隐写信给父母,说自己已经看清了世事的艰辛,会找一个地方隐居读书,不再勉强于仕途。父母看信也唏嘘不已,为儿子坎坷的命运叹息。

最终,罗隐来到了池州,受到了太守窦潏的赏识。窦潏见罗隐气质不凡,便为他精心营造了一座宁静美丽的别墅。在这清幽的景色中,罗隐找到了人生的方向。他潜心研究诗文,努力耕耘自己的内心世界。这一期间,罗隐的文学造诣突飞猛进,诗作激荡而又婉转动人。《自遣》就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品。

《自遣》一诗表面上消极怠惰,实则蕴含着对现实的深刻批判。“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这两句虽然令人不快,却反映了当时许多士大夫的心境——科场黑暗,仕途堵塞,他们感到前途渺茫,只能以诗酒消愁。

这首诗发表后,获得了部分文人的认同,但更多人则心生反感。有位老先生对罗隐说:“你我都看清了世事的无常,但人怎可就此放纵颓废呢?要知古来成大业者,从不因一时一地的失败而气馁。”罗隐沉吟良久,才缓缓开口:“我不是在教人颓废,而是讽刺这个乱世,让人警醒。”

的确,这并不是个人的问题,而是当时的社会政治太过腐败。统治者焦头烂额,内忧外患层出不穷,选择放任科场,不重视人才选拔。许多文人志士无路可走,才华无用,也只能一蹶不振。罗隐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现实的愤懑,也代表了当时士人阶层的集体心声。

一位遥知罗隐之名的老友来信劝他:“你我都困在这乱世,不如各自保重,待机而动。”罗隐在给他的回信中写道:“我虽一介书生,却仍想在我渺小的范围里施展抱负,说出心中所想,哪怕只是通过些许文字。”

这首诗让罗隐付出了代价,他再无谋得官职的机会。但罗隐不介意,他要以诗人的方式生活,以文字表达心声。纵使世道难料,但他始终不会扭曲自己的本心。

不过,罗隐的抱负并未就此磨灭。隐居期间,他仍然保有对理想的追求,并积极培养后进。据说罗隐常常组织村中的少年一同读书学习,传授他们治国理政之道。虽然科场早已黯淡,但罗隐依然期待这些少年能振兴朝堂,安定社稷。

一千多年过去了,每当人们念及“今朝有酒今朝醉”,都会想起罗隐波澜壮阔的人生,会想起那个理想与现实交战的乱世。

也许正是有了罗隐这样的人,大唐的风骨才未曾完全消逝;也许也正是有了这样的故事,历史才会变得曲折动人。尽管一生跌宕,但罗隐留给我们的,是他对理想的执著与不屈。这也是我们在迷茫时,可以汲取力量的地方。

没有谁一开始就是败家子,也没有谁必然一帆风顺。我们每个人的人生都有起起落落,都会遭遇不公与挫折。面对命运的变迁,我们可以选择眼泪,亦可选择笑容;我们可以放任颓废,亦可以挥斥前行。重要的是那颗心,那份信念,那自在的灵魂。

本以为是罗隐传记的文字,其实蕴含着宝贵的人生哲理,让我们学会面对人生无常。

就像晚唐的罗隐,虽一生坎坷,却从未放弃自我。我们也一样,要保有那颗永不满足的心,在风和日丽时攀登高峰,在风雨飘摇时守望星辰。

生命因为有理想才美丽,人生因为有恒心才壮阔。

结语

罗隐让晚唐的精神在沉沦中熠熠生辉,也让文人的理想在动荡中绽放光芒。他让我们看到,即使在黑暗来临之时,也依然有人选择挥斥方遒,选择将心灵点亮。正是这点亮的心灵,照耀着后人茫茫的道路,让我们在迷雾中见到希望。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flsw.com/202309/524152.html

““今朝有酒今朝醉”的下一句明明更经典,可为啥很多人不愿意提起” 的相关文章

朱元璋称帝后还有哥哥姐姐在世吗 朱元璋是怎么对待亲人的

朱元璋称帝后还有哥哥姐姐在世吗 朱元璋是怎么对待亲人的

今天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朱元璋在称帝之后还有哥哥姐姐在世吗?他是如何对待这些亲人呢,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靠开局一个碗儿而建立大明的农民皇帝朱元璋其实是家中的老幺儿,他上面有两个姐姐和三个哥哥。别看朱元璋对大臣们很猜忌多疑,但是他对自己家的哥哥姐姐是非常地好且毫无猜忌和防备,下面就说说朱元璋称帝之后...

三国时期真心匡扶汉室的人只有四个 刘备和诸葛亮不在其中

三国时期真心匡扶汉室的人只有四个 刘备和诸葛亮不在其中

对三国中真心想要匡扶汉室的只有4个人,刘备、诸葛亮并不在其中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东汉末年,汉室衰微,有人打起了篡汉自立的主意,比如董卓,比如袁术;也有人割据一方,过自己的小日子,比如刘璋,比如刘表;也有人真心想要匡扶汉室,但是我们大家所熟悉的刘备和诸葛亮并不在其中...

有哪些与荀勖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对他的评价如何?

有哪些与荀勖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对他的评价如何?

荀勖(xù)(?~289年),字公曾,颍川颍阴人。三国至西晋时音律学家、文学家、藏书家,西晋开国功臣,为东汉司空荀爽曾孙。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一起看看吧。荀勖少年时聪慧好学。初仕于魏,为大将军曹爽掾属,后迁中书通事郎。曹爽被诛后,历任安阳令、骠骑从事中郎、廷尉正等职。...

穆皇后吴氏:本是刘焉的儿媳,后被刘备立为皇后

穆皇后吴氏:本是刘焉的儿媳,后被刘备立为皇后

穆皇后吴氏(?-245年),本名不详,民间谣传为“吴苋”,陈留郡人,车骑将军吴懿之妹,三国时期蜀汉昭烈帝刘备的皇后。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吴氏早年丧父,其父生前与刘焉交情深厚,所以全家跟随刘焉来到蜀地。后刘焉听相面者说吴氏有大贵之相,于是为儿子刘瑁迎娶吴氏。刘瑁死后,吴氏...

司马光的一生是什么样的?他死后都遭遇了什么?

司马光的一生是什么样的?他死后都遭遇了什么?

司马光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对于司马光的了解,大多数人对他的记忆都是来自于司马光幼年时候砸缸的故事,其实在此之后,这位聪明的孩子也非常有出息,成为了北宋时期的宰相。然而相比于名垂青史,司马光在死后的结局却有些惨不忍睹。故事画:司...

夏侯渊最后被黄忠所杀,是什么原因?

夏侯渊最后被黄忠所杀,是什么原因?

黄忠斩杀夏侯渊之后,最直接的影响就是汉中之战的走向,今天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曹操和刘备争夺汉中,最终以刘备的全胜而结束。在定军山一战中,黄忠力斩夏侯渊,给曹操致命一击。那么,作为曹魏名将,作为曹操西部战线的军事统帅,夏侯渊为何会被黄忠所杀?夏侯渊之死,最重要的原因是什么?能避免吗?其...

王连:三国时期蜀汉官员,识人有术,知人善任

王连:三国时期蜀汉官员,识人有术,知人善任

王连(?~约223年),字文仪,南阳郡人,三国时期蜀汉官员。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初事刘璋,拜梓潼县令。刘备攻取成都后,加入麾下效力,所治地方都有政绩。迁司盐校尉,管理盐铁收入。识人有术,知人善任,提拔吕乂、杜祺、刘干等贤才,全部官居要职。经营有功,拜蜀郡太守。建兴元年...

如果襄樊之战于禁回到曹魏会是什么样的下场?

如果襄樊之战于禁回到曹魏会是什么样的下场?

于禁是汉末三国时期曹魏名将,南征北战,立下了赫赫战功。说到这个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关羽率兵攻打樊城,曹操派于禁救援,因为一场秋雨,汉水暴涨,平地水深好几丈,于禁所督七军全军覆没,关羽乘船进攻,于禁因走投无路,被关羽俘虏,随即投降。后来,孙权偷袭荆州,关羽兵败被杀,孙权向曹丕称...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