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发现一墓志,墓主是日本人,还记载该国国名由来,引发热议
熟悉历史的朋友知道,华夏文明在东亚、东南亚影响力极大,我们的邻国朝鲜,国名就取自中国。《山海经》中有言:“东海之内,北海之隅,有国名曰朝鲜、天毒,其人水居,偎人爱之。”明太祖朱元璋在位时,又将“朝鲜”之名赐予李氏王朝,并沿用至今。
对于日本,我国古代称之为倭奴国,《汉书·地理志》记载“乐浪海中有倭人,分为百余国。”,后来才有相对文雅一些的扶桑、东瀛称谓。我国文献正式称呼其名为“日本”,要等到公元七世纪以后了。隋朝时,日本圣德太子致信隋炀帝,以“日出处太子”自称,“日本”就有太阳升起之地的意思。
而我们真正承认这一点,晚到了唐玄宗李隆基在位时。在过去,学界认为唐代诗人张九龄《曲江集》中收录的一篇玄宗写给日本圣武天皇的国书,里面之一句“勑日本国王,主明乐美御德……”应该是史料中最早出现“日本”二字,这一年是开元二十三年(735年)。
不过,2004年时,西北大学发现了一方墓志,推翻了这一论断。此碑名为《井真成墓志》,它的墓主人是遣唐使井真成,这是目前全世界唯一现存的遣唐使墓志,也是我国唯一一块写给日本人的墓志。《井真成墓志》上有一句铭文“公姓井,字真成。国号日本,才称天纵。”
《井真成墓志》镌刻于开元二十二年(734年),比李隆基国书还早一年,它才是最早记录该国国名的史料。此墓志面呈正方形,各边长39.5厘米,厚7厘米,墓盖上书“赠尚衣奉御井公墓志文并序”,以篆书刻成,字径约5公分。碑文以楷书刻成,单字大小约2厘米,共12行、171个字。
井真成以判官身份跟随第十波遣唐使来华,他仰慕中华文化,可惜旅途劳顿,到洛阳不久就病逝了,年仅36岁,唐廷对他礼遇甚重,赠与他赏衣局奉御一职。当这块墓志出土时,引发中日热议,日本媒体还曾报道过。除了文献价值,此墓志书法价值也不容忽视。
《井真成墓志》吸取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笔法,逆锋起笔,笔画瘦劲流畅,提按顿挫分明,但锋芒较为内敛,有虞世南《演连珠》和褚遂良《雁塔圣教序》风采。转折笔画圆润自然,顿笔形成不明显的圭角。横画、竖画起笔重压,回锋收尾。主笔向四周舒展外拓,捺脚较长,出锋收笔。
此墓志结字有“欧楷”之欹侧刚健,楷中带行,如“以”“秋”等字,结构较为工稳,无大开大合和明显的重心摇摆,整体给人以书法精秀,气韵肃穆庄严之感,哪怕与名家书写的墓志相比,也不遑多让。
大家对此有何看法,欢迎评论区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