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解救审先生,吕太后的一次绝地大营救

中国历史12个月前 (11-22)690

扁舟听雨秦汉系列

汉帝国的建立之女中豪杰(五)

朱建本是汉初不算太出名的人物,但他的传记里却记载了汉初最为后人津津乐道的一件八卦大事。

久之,人或毁辟阳侯,惠帝大怒,下吏,欲诛之。太后惭,不可言。

辟阳侯就是审食其。审食其这回栽了,据说有人在惠帝面前诋毁他,惠帝由此勃然大怒,将其逮捕入狱,还想判他死刑。

皇帝想要杀个看着不顺眼的臣子,这不算啥稀奇事,稀奇的是审食其被捕入狱,这边吕太后居然羞惭不已,话都说不出来。

这起案件由此成为大汉一桩刑事案件与八卦事件的高度统一的“美谈”。

食其亦沛人也。汉王之败彭城西,楚取太上皇、吕太后为质,

食其以舍人侍吕太后。其后从破项籍为侯,幸于吕太后。

审食其也是沛县人,刘邦彭城惨败后,项羽一怒之下把刘邦父亲刘太公和妻子吕太后都抓取作人质。

审食其以吕家“舍人”的身份跟随吕太后,在她被囚禁期间一直伺候着吕太后,因而得到了吕太后的信任。

所以,为什么吕太后听到审食其被儿子惠帝逮捕入狱后会羞惭不已呢?因为她俩有一腿啊。

史书各方面细节都暗示,吕太后和审食其在被囚禁期间一来二去,干柴烈火,没准就好上了。

吕太后和审食其到底好没好上?扁舟没法得到任何答案,也没人知道答案,但是审食其是吕太后头号亲信,地位绝不在吕太后兄弟子侄之下,则是毋庸置疑的事实。

故而不管吕太后和审食其到底是什么关系,惠帝公然逮捕审食其的行为,就是明目张胆的反击吕太后。

一败再败,让惠帝意识到此前自己一味防御,根本不是根基雄厚的吕太后对手。(

见链接:《一战母后》、《再战母后》、《三战母后》

惠帝终于想明白了,我现在已经一无所有,我还怕啥,我就瞅着吕太后头号亲信审食其不顺眼,咋地?

我是皇帝,我皇帝要杀审食其,我看你吕太后能咋样!

大臣多害辟阳侯行,欲遂诛之。

惠帝的突然反击让吕太后非常头疼。

吕太后头疼的不仅仅是她和审食其的绯闻,而是无论军功元老还是高帝老臣们,都对审食其的下狱乐见其成。

吕太后一踏上帝国的政治舞台就和军功元老们合流(

见链接:《挑衅》

),但他们之间的关系只是互相利用的利益关系,不可能牢不可破。

惠帝和吕太后的生死恶斗大家都看在眼里,惠帝斗不过吕太后也在大伙意料之中。

一个弱势的皇帝大伙固然乐意看到,可是一个强势的太后也不是大家最喜欢的。

军功元老们最希望看到的局面是惠帝和吕太后谁也奈何不了谁,谁要想得到权力都得向军功元老们示好。

所以现在惠帝一怒之下要打击太后头号亲信,大伙自然是开心还来不及,哪会去帮吕太后和惠帝说情呢?

相信得知审食其被捕的消息后,吕太后立即就去探了大臣们的口风。结果多半是不妙的,大多数文武重臣只怕都在暗地里幸灾乐祸。

吕太后马上意识到,自己不方便亲自出面营救审食其。

如果吕太后亲自出面去找惠帝麻烦,这就成了当初吕太后杀赵王刘如意的翻版,只不过现在局面反过来,吕太后面临当初惠帝同样的不利位置。

吕太后亲自出面要求惠帝放人,吕太后就等于把自己和审食其绑定了,一旦营救失败,就会被普遍视为吕太后的失败。

到时候不知道多少人会顺势去找惠帝汇报工作,惠帝一下就起势了,吕太后再想反击难度就会大大增加。

所以吕太后决定不亲自出面,做好随时和审食其剥离的准备。这样一来即便惠帝能胜利,其损失也可以降到最小,吕太后可以随后发起迅猛反击。

辟阳侯困急,使人欲见建。

吕太后决定自己和其左右的人不直接出面,但不代表不营救审食其轻易认输。

吕太后采取的策略是让朱建出面营救审食其,那么这个朱建又是谁呢?

朱建,楚人也。故尝为淮南王黥布相,有罪去,后复事布。

布欲反时,问建,建谏止之。布不听,听梁父侯,遂反。

汉既诛布,闻建谏之,高祖赐建号平原君,家徙长安。

朱建是楚人,也是淮南王英布的老部下,一度成为淮南国相,后来虽然因故被免相位,但仍然是英布手下的重臣。

英布谋反时,朱建反对,所以他没有在英布倒台后受到牵连,得以被赐号平原君迁徙到长安。

为人辩有口,刻廉刚直,行不苟合,义不取容。

辟阳侯行不正,得幸吕太后,欲知建,建不肯见。

及建母死,贫未有以发丧,方假貣服具。陆贾素与建善,乃见辟阳侯,贺曰:“平原君母死。”

辟阳侯曰:“平原君母死,何乃贺我?”

陆生曰:“前日君侯欲知平原君,平原君义不知君,以其母故。今其母死,君诚厚送丧,则彼为君死矣。”

辟阳侯乃奉百金税,列侯贵人以辟阳侯故,往赙凡五百金。

朱建传记记载了他和审食其之间的故事。

大体是说朱建这个人善辩有口才,性格廉洁刚直,总之就是一代名士的风范。

而辟阳侯审食其据说是靠和吕太后间不可告人的故事上位的,所以他反而朱建这种品性高洁、行为端正的人很欣赏。

但正因为审食其和吕太后之间的关系,大伙都瞧不上他,朱建也不肯见他。

后来朱建的母亲死了,由于他廉洁奉公,家境贫寒,以至于都没钱发丧。

于是朝中大臣陆贾趁机对审食其说,恭喜你啊,朱建母亲不幸病故了。

审食其还觉得奇怪,朱建母亲病故为什么要恭喜我呢?

陆贾告诉审食其,你当初想要结交朱建,他之所以拒绝你就是因为他母亲觉得你不是好人,所以劝他不要接受你的邀请。

现在他母亲病逝,你如果能够送上厚礼,朱建一定会被你的诚意打动。

审食其听后恍然大悟,于是直接给朱建送去了价值100两黄金的衣被作为其母的丧葬费用。

其他列侯贵人一看吕太后跟前大红人审食其都送了100金,我们哪能不表示表示呢,于是大伙一共送了500两黄金的各类丧礼给朱建。

看到这里,大伙有啥感受?

扁舟的感受是,不就是审食其出大价钱让朱建当他的门客吗?咋还能整出这么清新脱俗的故事呢?

所以说,历史人物的名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的后人会不会写小作文。

是不是扯远了,我们回过头来看朱建,他曾经是淮南国相,是审食其小团队里身份更高的人,因此由朱建出面营救审食其最合适。

建辞曰:“狱急,不敢见君。”

审食其在狱中担惊受怕,本来想找吕太后,但吕太后来人表示吕太后不能出面,建议他去找朱建,结果朱建也不肯见他,这又是为什么呢?

我们必须要明白,怎么营救审食其,是整个吕太后团队的事,不是朱建能决定的。

出了这么大的事,一个闪失就会牵一发而动全身,吕太后团队早就不知道开了多少轮内部会议,商讨了不知道多少回,斟酌过不知道多少的方案。

吕太后和团队成员仔细讨论后认为,能否成功营救审食其的关键在于惠帝刘盈,而吕太后非常了解自己的儿子——吃硬不吃软。

不管吕太后有多少后招,只要惠帝态度不变,审食其一定会死,一旦审食其死了,不管吕太后事后如何疯狂报复,她的小团队也一定会遭受重创。

所以吕太后要解决审先生,关键在于通过一切手段向惠帝施压,逼惠帝患得患失之中不敢下手。

既然要强硬施压,就不能表现出任何软弱,所以朱建就不能去见审食其。

吕太后团队当时的所有措施都是要给惠帝一个错觉,那就是我们根本不在乎审食其的生死。

建乃求见孝惠幸臣闳籍孺,说曰:“君所以得幸帝,天下莫不闻。

今辟阳侯幸太后而下吏,道路皆言君谗,欲杀之。

今日辟阳侯诛,且日太后含怒,亦诛君。君何不肉袒为辟阳侯言帝?

帝听君出辟阳侯,太后大驩。两主俱幸君,君富贵益倍矣。”

吕太后团队最终确定的营救方案是围魏救赵。

审食其头号亲信朱建出面,既不去见审食其,也不去见汉惠帝,而是直接找到了惠帝头号亲信闳籍孺。

朱建 *** 裸的威胁闳籍孺,惠帝杀了审食其,吕太后肯定马上杀你泄愤。

惠帝这种傀儡都可以杀掉权重一时的审食其,实力比惠帝强得多的吕太后杀你还不是小菜一碟?

所以你眼下只有两条路,之一条路是乖乖等死,而且吕太后最喜欢做什么“人彘”一类的玩意儿了。

第二条路就是去劝说皇帝把审食其放了,这样吕太后感激你,一定会把你当自己人看待,你就成为皇帝和太后都宠幸的人,富贵加倍。

一生一死两条路,你自己选吧!

闳籍孺的选择不问可知,因为朱建没有说任何大话,审食其死亡,他几乎肯定会被虐杀泄愤。

于是闳籍孺大恐,从其计,言帝,帝果出辟阳侯。

闳籍孺的反水让惠帝陷入窘境,最终,惠帝害怕了,他放了审食其。

我们从惠帝的角度也不难理解他的决定。

吕太后意思很明显,你要杀审食其啊,请便。不过你杀了审食其,我肯定杀闳籍孺,咱们来个极限一换一,你看着办。

惠帝退缩了,因为一败再败的他已经没有底牌了,闳籍孺就是他的唯一。

审食其死了,吕太后团队还有很多人,可闳籍孺都死了,还有谁会站在他这一边呢?

惠帝觉得这不是一笔划算的买卖,他放弃了。

惠帝的决定到底是对是错?我们很难说。

惠帝杀死了审食其,闳籍孺被杀的可能性很大,惠帝损失必然很大。

可古话说得好,“杀敌一万,自损三千”,政坛如战场,有损失很正常。

如果审食其这种大鱼都能被惠帝杀掉,即便少了个闳籍孺,背后会不会有大量闳籍孺站出来呢?我们不敢肯定。

如果惠帝连审食其都敢杀,军功元老们会不会觉得惠帝至少是有能力坏事的人,是可以合作的对象?这一切也很难说。

经过这几轮汉惠帝与吕太后的母子决斗,我们可以很明显的看出,汉惠帝手腕比母后差太远,一败再败。

但我们也希望大家能明白,惠帝的成败其实并不仅仅取决于一时间的得失,一个不到20岁的年轻人竞争不过比他大几十岁的母后很正常。

惠帝更大的优势是什么?年龄啊!

惠帝31岁的时候,吕太后就将老病死去,他还有几十年时间可供施展。可惠帝23岁就病死了,比他母后还早死8年,这让一切都成为空谈。

不久后还有一个皇帝,其实他一上来的处境和惠帝几乎一模一样,其表现也真没好到哪里去。

可是这个小皇帝最后却成为令后人胆寒的千古一帝!

为什么呢?因为他活了70岁,有40多年时间在帝国的政坛横冲直撞。

如果惠帝也能活得和他一样久,我们也很难说惠帝最后留在青史上的形象会是什么样。

所以,扁舟纵览史书十数载,只得出一个终极结论——好好活着,活得久才是硬道理。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flsw.com/202311/550312.html

“解救审先生,吕太后的一次绝地大营救” 的相关文章

陆逊作为东吴的将领 孙权为何将人活活骂死

陆逊作为东吴的将领 孙权为何将人活活骂死

还不知道:东吴的神将陆逊,为何被孙权活活骂死?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一、孙权为什么和陆逊是世仇?陆逊的家族是江东大族,在东汉末年。世家门阀就代表了统治阶级,陆逊的父亲和祖父都是做官的,但很可惜,他们都去世得很早,但陆氏家族一向同气连枝,于是陆逊就由祖父辈的陆康抚养...

历史上于谦是什么形象?史书上是如何记载的?

历史上于谦是什么形象?史书上是如何记载的?

于谦,明朝著名的政治家、诗人、民族英雄。对此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2000多年的封建王朝里,竭尽忠诚、鞠躬尽瘁者多如繁星,诸葛亮受刘备白帝城托孤之重任辅佐幼主刘禅,六出祁山、五次北伐,为匡扶汉室殚精竭虑;宋人文天祥不受功名利禄诱惑,宁愿赴死也不投降;还有屈原为了国家...

九子夺嫡最后是雍正上位 雍正皇位真的来路不正吗

九子夺嫡最后是雍正上位 雍正皇位真的来路不正吗

还不知道:清朝的九子夺嫡,雍正的皇位来路不正?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清朝的九子夺嫡,雍正的皇位来路不正?康熙更看重皇十四子?历史大剧";雍正王朝";应该不少人都看过,而雍正作为皇帝非常的成功,在他年轻的时候经历过激烈的夺嫡斗争,最终击败其他皇子登上...

刘备取益州庞统有上中下三计 刘备为何会选择中计

刘备取益州庞统有上中下三计 刘备为何会选择中计

还不知道:刘备取益州时,庞统提供了上中下三计,为何刘备只选用中计?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事实上,庞统提供了上中下三计后,刘备之所以只选择中计,主要是因为以下三个原因!上中下三计刘备前半生,一直颠沛流离,虽然他有关羽张飞这种绝世猛将相助,但苦于没有长远的规划,所以他...

刘彻成为皇帝之后,是如何对待他的姐姐的?

刘彻成为皇帝之后,是如何对待他的姐姐的?

刘彻,西汉第七位皇帝,是一位有雄才大略的君主,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汉武帝有个大姐叫金俗,是汉武帝母亲王娡和金王孙的孩子。虽说金王孙是个农民,但他勤劳肯干事,因此一家三口过得还算安逸。不曾想金俗的外婆臧儿跑去卜卦,听算命的说,王娡的命贵不可言。贪慕荣华富贵的她自然信以为真,便强行将...

曹操想要刺杀董卓 曹操就不怕董卓身边的吕布吗

曹操想要刺杀董卓 曹操就不怕董卓身边的吕布吗

还不知道:曹操欲行刺董卓,难道不怕一直在董卓身边的吕布吗?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我们重新温习一下三国演义,就会发现很多有趣的细节,而这些细节就能够看到曹操内心的纠结和较量。曹操从王允那边拿到了那把宝刀,然后去董卓家里面玩儿,在最开始的时候,曹操什么都没有说,只是在...

宗预:三国时期蜀汉将领,多次出使孙吴并深得孙权的敬重

宗预:三国时期蜀汉将领,多次出使孙吴并深得孙权的敬重

宗预(?-264年),字德艳 ,荆州南阳郡安众县人。三国时期蜀汉官员、将领。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曾随张飞入蜀助平益州,又受辟为丞相诸葛亮手下主簿,升任参军、右中郎将。诸葛亮逝世后,宗预受命出使孙吴,得到孙权的赞赏。迁后将军,出督永安,又升任征西大将军,并受封关...

赵构为什么要杀岳飞 迎接二圣是真正的原因吗

赵构为什么要杀岳飞 迎接二圣是真正的原因吗

还不知道:岳飞被宋高宗杀害,真是因为他要“迎回二圣”?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岳飞是宋朝抗金的英雄,他的英雄气概和对国家的忠诚,一直被人津津乐道。他不畏权势,以身殉国,被世人敬仰。然而,岳飞虽然与金国征战多年,但他并没有获得足够的荣耀,反而被宋高宗处死。后世史家在对...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