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故宫建筑蕴含的古代智慧

中国历史11个月前 (12-16)530

故宫建筑蕴含的古代智慧

故宫建筑蕴含的古代智慧

演讲人:周乾 演讲地点:北京工业大学 演讲时间:2023年9月

故宫又名紫禁城,拥有世界上现存规模更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木结构古代宫殿建筑群,堪称我国古代建筑的精粹。故宫古建筑在布局、造型、色彩、装饰等各方面匠心独运,本次讲座我们通过几个具体的案例,来解读故宫古建筑中蕴含的古代智慧。

布局

故宫建筑平面布局的主要特点包括“背山面水”“负阴抱阳”“取正向心”“功能协调”等。

“背山面水”是指,紫禁城北面为景山,南面为内金水河。北京城内本没有山,明朝永乐年间营建紫禁城时,开修护城河挖掘出100多万方泥土,再加上拆毁元朝宫殿后产生的大量渣土也需要处理,于是当时的建筑者来了一次有效的“废物利用”,他们把这些泥土堆积成山,并在其上广植树木,这就是紫禁城北面的“镇山”。镇山在明代又被称为“煤山”,清代改名为“景山”,这个称呼一直沿用至今。景山是当时北京城内的制高点,呈东西走向,南北方向狭窄,很像一座屏风。另一方面,明代修建紫禁城时,从西北角楼下挖涵洞把护城河水引入城内,这就是专门挖出的金水河。金水河经城隍庙蜿蜒而南,一路弯弯曲曲,过武英殿转而向东,过太和门、文渊阁,从东南角楼下流出紫禁城。金水河不但为紫禁城内的人们提供了排水通道,还和景山相呼应,形成了故宫古建筑群有山有水、山水协调的美学意境。金水河的河面低于紫禁城的地面,紫禁城的主体部分就建在景山和金水河间的向阳地带,在审美意义上实现了古人推崇的与天地自然和谐一致的建筑理念。

周乾 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博士后合作导师,故宫古建专家。曾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华夏建设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同行评议专家,主持省部级以上课题数十项,发表学术论文、文章200余篇,出版著作16种。

“负阴抱阳”指的是,紫禁城内所有重要宫殿均坐北朝南而立。老子《道德经》有云:“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其意为世间万物都是背阴而向阳,阴阳二气相互作用而形成新的和谐体。《易经·说卦传》则说:“圣人南面而听天下,向明而治。”紫禁城中,重要宫殿建筑坐北朝南且在南面开设大量门窗,在北面则开设较少门窗。这种建筑布局形式,除了符合古人“负阴抱阳”的理念之外,还有着地理学上的科学意义:我国黄河流域处于北半球亚热带季风气候最为显著的地区,冬季在亚洲大陆西北内部形成高气压,有长达数月的偏北寒风;夏季高气压中心转向东南太平洋上,来自南方的致雨季风使温度上升、暑气逼人。在这样的环境中,建筑朝向正南最为适宜,北侧封闭以利于御寒,而南侧则开设窗户采光、通风。紫禁城建筑通过“负阴抱阳”的布局形式,既满足了古人适应地理环境的需求,同时也体现了古人的认知。

“取正向心”之“取正”,即建筑布局以南北向为主要轴向方向。此理念源于我国古代工匠的施工经验总结。在紫禁城修建期间,工匠们依据我国所处的地理位置以及自然环境,在规划宫殿建筑群的布局时,采取了主座朝南、左右对称的方式。“向心”即所有的次要建筑均朝向主要建筑。紫禁城所有的古建筑均以四合院形式为主,其主房朝向均为坐北朝南,厢房朝向则均为东西向,面主房而立。这种向心的建筑风格,不仅使建筑的间距变小,增加紫禁城内的交通便利性,同时也兼顾了古人认知中“中为至尊”“尚中尚大”思想。这种朝向布置方式,也体现了紫禁城古建筑在方位上的统一性及协调之美,有效避免了庞大建筑群容易出现的杂乱无章问题。

“功能协调”,即紫禁城的前朝、内廷区域的建筑布局与建筑功能相匹配。紫禁城的布局包括前朝区和内廷区。前朝建筑位于紫禁城南部,主要包括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俗称三大殿),是皇帝举行重要仪式的场所。内廷建筑主要位于紫禁城北部,包括中轴线上的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俗称后三宫),及中轴线两侧的东西六宫(东六宫即承乾宫、延禧宫、景仁宫、景阳宫、钟粹宫、永和宫,西六宫即咸福宫、储秀宫、翊坤宫、长春宫、太极殿、永寿宫)。其中,后三宫在明代为帝后寝宫,东西六宫则为皇帝和后妃们生活的场所。

在紫禁城的诸多建筑中,前朝三大殿及内廷后三宫相对较为重要,区域占地面积较大,形成紫禁城内相对独立的一个建筑体系。古代工匠对于前三殿,采用了富丽中见典雅、精美中见端庄的布局方式,力图凸显天子威严;而对东西六宫,采用了对称布置、纵向排开,以东西二长街及各宫前巷道纵横分隔,构成了条条街巷、座座门墙相通又相隔的细腻布局特色。通过采取不同的建筑思路,强化了前朝与内廷的建筑布局形式差异——前朝建筑为“阳”,有雄伟壮丽之形;内廷建筑为“阴”,有收敛纳藏之实——最终在功能和理念上实现了和谐统一。

角楼

无论在造型上还是在技艺上,故宫古建筑都极具东方特色,可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

角楼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之一。角楼位于故宫城墙的转角,共有4座,其初始功能主要为军事防御。考察史料及考古资料可知,我国古代历代宫城城墙上多建有角楼。如先秦古籍《考工记》的“匠人营国”中就规定了城墙角楼的高度为“七雉”(约16.7米);先秦时期《墨子》一书中的《备城门》《备蛾傅》等章节也记载了在城墙的拐角处修建防护建筑、其样式必定是重楼形式等古代军事防御原则。明代北京故宫建立在元代皇宫基础之上,元代皇宫在被拆除之前,其城墙四角有三层屋檐、琉璃屋顶的角楼,元代文学家陶宗仪所著《辍耕录》对此有专门记载。故宫角楼自明朝永乐十八年(公元1420年)建成至今仍保持完好,其平面布置为近似45度方向对称的十字形,且沿着城墙交点里侧两个方向适当延长,以增强建筑稳定性。角楼建造在10米高的城墙上,城墙外为52米宽的护城河。远观角楼,视野开阔,造型优美,并与周围环境浑然一体。

从营建科学的角度来看,故宫角楼凝聚了古代工匠的建筑智慧。故宫角楼实际是由1个三重檐的四角攒尖亭、4个重檐歇山屋顶类古建筑、2个单檐歇山类古建筑的屋顶巧妙堆叠而成,具体做法为:以1个三重檐的四角攒尖亭为基准,在亭的之一、二层沿着城墙交点的里侧方向,分别接出2个重檐歇山屋顶类建筑的正立面造型,在城墙交点的外侧方向,分别接出2个重檐歇山屋顶类建筑的端部造型;再在亭的第三层搭扣十字交叉的2个单檐歇山屋顶,且单檐歇山屋顶的翼角与攒尖亭的翼角重合。在城墙交点的里侧方向,有供驻守士兵巡逻的城台通道;城墙交点的外侧,则是护城河;角楼因地制宜,合理利用了歇山建筑造型的不同部位。

12月13日,雪中故宫。新华社发

从角楼造型来看,它属于歇山屋顶类古建筑,是我国各种类型古建筑中造型最为优美者,包含的翼角数量在各类古建筑中亦为最多。古代工匠在营建角楼的过程中,为突出角楼的造型效果,不仅在建筑四面使用了造型最为优美的重檐歇山屋顶,还保留了三重檐攒尖亭的翼角。作为亭式建筑重要特征的宝顶,亦在角楼中予以保留,从而为建筑整体的艺术效果锦上添花。此外,故宫角楼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翼角众多,基于角楼的对称做法,不难统计出建筑共有28个翼角,其中之一、二层屋檐各有12个翼角,第三层屋檐有4个翼角。28个翼角中,属于三重檐攒尖亭的有12个,属于重檐歇山屋顶类建筑的有16个。这些翼角均匀地分布在四个方向,产生了极具吸引力的美感。

从造型艺术角度来看,角楼的屋顶不仅曲线优美,而且角多、檐多、脊多,起翘的屋檐参差有序、高低错落、均匀雅致,再饰以屋顶正中的鎏金宝顶,增加了沉稳的气质。角楼每层屋檐之下都有整体有序的斗拱,其曲线整齐划一、弧度优美,给人以极强的艺术感和节奏感。斗拱之下的三交六椀菱花纹饰门窗,由棂条上下扣槽,相互套接,各直棂与斜棂相交后组成大量等边三角形,每组三角形内有六瓣菱花,这些菱花相交后又围成一个个圆形,形成虚实相映、繁花似锦的几何造型。立柱巧妙地布置在建筑的各个转角,与梁枋均为榫卯连接,形成东方古建筑特有的刚柔相济之美。而支撑立柱的台基稳固有力,形成城墙与角楼的完美过渡。建筑色彩是造型的重要元素。蓝天白云下,角楼金黄色的瓦顶意在体现王朝的气势,屋檐下青绿色的斗拱显现出阴柔之美;朱红的立柱与门窗给人以阳刚之感,洁白的台基则散发高雅之韵,再加之灰色城墙凸显的冷峻威严之势,暗示强大的防守功能。角楼的建筑整体犹如画中的阁楼,集精湛的建筑技艺与优秀的结构构造于一体,并与护城河中的倒影形成一幅完美的画卷,实现了人造景观与自然环境的完美融合。

藻井

在鉴赏角楼之后,我们再把目光转移到建筑内部。

我国古代重要建筑的室内上方,通常会在正中部位做出向上凸起的穹隆状装饰,这种装饰就是藻井。故宫古建筑室内的藻井,可谓故宫内“最美的天花板”。

如太和殿内宝座上方的藻井,全称为“龙凤角蝉云龙随瓣枋套方八角浑金蟠龙”藻井。从分层构造上来看,太和殿藻井由三层组成:最下层为方井,中层为八角井,上层为圆井。其中,四边形与八角形木骨架相交,形成的三角形或菱形空间,称为“角蝉”。太和殿藻井集装饰性与象征性于一体,展示出精美的装饰空间和造型艺术。

太和殿藻井的平面布置呈对称之美。从藻井的平面组成来看,其核心木骨架由四边形外骨架、圆形内骨架,以及四边形与八角形交错形成的中间骨架组成。其中,四边形、八角形、圆形本身均为对称图形,其对称中心点即为藻井顶部正中。而被四边形与八角形分割而成的三角形、菱形骨架均匀对称地分布在藻井的四周,骨架围成的平面内交替刻有龙纹或凤纹;三角形、菱形骨架及龙、凤纹饰均为对称布置,其对称轴即为过藻井顶棚正中的十字正交线。藻井顶部中心有蟠龙,龙头居于正中部位,口含轩辕镜。其中,大轩辕镜位于龙头正下方,而六个小轩辕镜则以大轩辕镜中心为对称点,均匀地布置在周边。上述对称之美,给人以圆满、匀称、平衡之感。

太和殿藻井。资料图片

太和殿藻井的空间布置呈现秩序之美。位于宝座上方的藻井,是太和殿底部空间向上部空间的过渡,其空间范围由大变小;而藻井本身空间由下往上亦由大逐渐变小,各分层木骨架之间过渡自然,收缩均匀,到顶部形成“如伞如盖,穹然高起”的空间。藻井顶部正中的轩辕镜则构成藻井空间的中心,古代工匠正是通过这样的建筑手法,衬托出天宇之下的王朝君主地位。不仅如此,藻井各层骨架的平面对称性,使得这些方形、八角形、圆形平面在竖向扩展成的藻井空间分布得规则有序,还让各层骨架侧壁雕刻纷繁周密的龙纹,以及各层骨架之间雕刻整齐有序的斗拱层,都疏密有致,繁而不乱,变化中显统一,极富节奏感和韵律美,同时贯穿于极强的秩序感中。太和殿藻井在空间上的秩序之美,给人以条理、规则、和谐之感。

太和殿藻井上的纹饰华丽,种类丰富,有巴达马(莲花)纹、龙纹、凤纹、斗拱纹等。上述纹饰造型复杂、数量众多,雕刻手法精妙绝伦,体现了古代工匠精湛的建筑技艺。

其中,斗拱为我国古建筑木结构造型最为优美而构造又最为复杂的构件,在古建筑营建中实际由数量众多的细小构件层层叠加而成,而太和殿藻井上的斗拱则多由工匠在大木料上雕刻而成,其立面凸凹有致,曲线整齐划一、弧度优美,给人以极强的艺术感和节奏感。

龙为我国古人想象中灵兽及帝王的化身,其造型复杂,明代医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形容龙的造型为“头似驼,角似鹿,眼似兔,耳似牛,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鲤,爪似鹰,掌似虎”。古人对龙的上述特征描述,在太和殿藻井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尤其是位于藻井顶部正中的蟠龙,其盘踞于云雾中,张牙舞爪,口含宝珠(轩辕镜),气势磅礴,呼之欲出,栩栩如生。由此,繁杂的建筑造型得以展现出独特的艺术美感,再加上藻井浑金的色彩,最终烘托出皇家宫殿的壮丽与华美。

维修人员贴完金箔后仔细压实。资料图片

金饰

作为世界上现存规模更大的古代宫殿建筑群,故宫已有600多年历史。虽然经受岁月洗礼,故宫古建筑仍向世人展示着金碧辉煌的外表。故宫的金碧辉煌,除了黄色的琉璃瓦外,还有木构件表面金色的装饰,金色是最辉煌的光泽色之一,同时也是颇为珍贵的纯色,能够产生光明、华丽的视觉效果。故宫木构件表面的金色,是货真价实的“真金打造”,即贴上了真材实料的黄金。黄金应用于故宫古建筑的做法,正是我国古代传统贴金技艺的直接体现。

所谓贴金,即将成色很高的黄金,打造成极薄的金箔片(通常厚度约为0.12微米),这样的金箔片具有很强的附着性,利用特定的材料即可将其贴在建筑构件表面,并保持长久不脱落。我国古建筑的贴金技术最早可见于敦煌石窟的第263窟,该石窟的北魏时期壁画中就饰以贴金。到了唐宋时期,出现了堆泥或堆粉贴金的技法,此法在后世的大型宫殿、寺庙建造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进入明清时期,贴金在建筑装饰上应用更为成熟。紫禁城古建筑的贴金技术,多用于油饰部位(如立柱、门窗)和彩画部位(如屋檐、斗拱、檩枋),根据应用范围可分为浑金、片金、平金和点金。浑金即古建筑的某个构件全部都贴金箔;片金即在古建彩画的某个特定纹饰上贴金箔,是紫禁城古建筑彩画常见的金饰做法;平金即在平面上贴金,常用于斗拱等构件的轮廓;点金即在彩画某些特定的局部位置贴金箔,其他位置则用颜色来表示。

太和殿额枋、斗拱上的黄金装饰。资料图片

作为贴金的材料,金箔的加工要求是极其苛刻的。明代宋应星所著《天工开物》卷十四载有:“凡造金箔,既成薄片后,包入乌金纸内,竭力挥捶打成。”由于金箔是黄金薄片中厚度极其薄者,因而在古代又被称为“金薄”。金箔的材料要求十分考究。黄金本身柔软,强度不足,单用纯度极高的黄金是难以打出极薄金箔的,因此必须按照一定的比例加入其他元素,以增加金箔的强度。由于银的一些特性,它成为金箔 *** 中最主要的添加元素,此外还有铜。紫禁城古建筑所用金箔,多为库金,含金量98%,其余2%是银、铜等其他材料。另外,金箔还需要乌金纸的搭配,乌金纸以竹子为原料,通过水中浸泡、打浆烟熏等多道工艺制成,韧性很强,乌黑发亮,主要用于充当金、银、铝箔的垫铺。

故宫古建筑贴金所用金箔的厚度薄至0.12微米,25张金箔叠起来,才与蝉翼最薄处相同。这种金箔几乎是透明的,能透过蓝绿色光,其贴在建筑物上,不仅美丽华贵,而且有特殊的保暖、透光功能。金箔打造包括将金子熔化成金锭、对金锭进行反复打箔、将金箔包入乌金纸内等工序。在古代的金箔 *** 中没有成品率一说,没成型的金箔全部回炉重打。我国古代的金箔生产工艺独特,技术要求极高,一直为手工 *** ,其中打箔环节最为辛苦,把一块金“疙瘩”打成0.12微米厚的薄片,需要两个人面对面打上万次。捶打出来的金箔,薄赛蝉翼、软似绸缎。民间传说,一两黄金打出的金箔能覆盖一亩三分地,古人对金箔打制技艺之精的推崇可见一斑。

太和门广场前内金水河。资料图片

贴金后的故宫古建筑外表金光闪闪,其中亦包含着科学机理:金箔在光的作用下有很强的反光性能,贴到错落有致起伏有序的纹样之上,能够显著增加金箔的反光面。这样一来,古建筑纹饰衬托贴金的光泽,金箔下又饱含纹样,充分辉映了图案纹理,使得纹饰与贴金互为作用,相得益彰。殿檐之下的构件可能存在光线暗淡的问题,但正是由于金箔的反光,构件上的金色花纹在视觉上得到了强调。同时,在金光的作用下,各种颜色的亮度也不同程度地得到增加,因此欣赏者即便身处距离贴金建筑较远之处,也能感受到建筑的灿烂夺目、金碧辉煌。故宫古建筑的“黄金外衣”,不仅呈现了古建筑的细节之美,更体现了我国古代工匠的卓越建筑智慧。

结语

综上可知,故宫古建筑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故宫宝贵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蕴含了我国古代工匠建筑智慧的结晶,亦体现了我国古代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

《光明日报》(2023年12月16日 10版)

[责编:王蕾]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2312/560219.html

“故宫建筑蕴含的古代智慧” 的相关文章

 为了易储,明景帝朱祁钰都想了什么办法?

为了易储,明景帝朱祁钰都想了什么办法?

朱祁钰,明朝第七位皇帝,1449年九月―1457年正月在位,在位7年。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历史上的皇帝们,把皇位传给自己的儿子再正常不过了,但这对明朝的明代宗来说,想让儿子接班,却很不容易。因为他是在哥哥明英宗被瓦剌掳走后才即位的,而之前,明英宗的儿子、明代宗的侄子朱见深,已经...

李勣:唐朝初年名将,是唐朝开疆拓土的主要战将之一

李勣:唐朝初年名将,是唐朝开疆拓土的主要战将之一

李勣[jì](594年-669年12月31日 ),原名徐世勣、李世勣,字懋功,曹州离狐人,唐朝初年名将,与卫国公李靖并称。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李勣出身高平北祖上房徐氏,他早年投身瓦岗军,后随李密降唐。一生历事唐高祖、唐太宗、唐高宗三朝,深得朝廷信任和重任。他随...

魏延在街亭之战时没有出战张郃的原因是什么?

魏延在街亭之战时没有出战张郃的原因是什么?

街亭之战是三国时期诸葛亮北伐的其中一场战事,今天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文章,希望你们喜欢。张郃和魏延都是三国名将,两个人不仅都以勇猛著称,而且还都非常善于统兵,在整个三国后期,蜀汉只有魏延能抵挡张郃,可是,诸葛亮为什么不用魏延呢?原因很简单,是因为两个字。到底是哪两个字呢?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抛开魏延不...

诸葛亮和司马懿两人各为其主 两人到底是更加厉害

诸葛亮和司马懿两人各为其主 两人到底是更加厉害

还不知道:诸葛亮与司马懿相比,到底强在哪里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三国时期的谋士,虽然人数很多,但真正能青史留名的却很少,其中诸葛亮算是最有威望,后世赞誉最好的一个。历史中诸葛亮是智慧的象征,司马懿是谋略的象征。诸葛亮辅佐刘备,司马懿辅佐曹操两人各为其主,各自都是曹...

蜀汉后期国力衰退,武将之中只有廖化苦苦支撑

蜀汉后期国力衰退,武将之中只有廖化苦苦支撑

历史朝代的兴衰与更替,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带您走进蜀国后期猛将廖化的故事。公元219年,关羽大意失荆州,败走麦城被吕蒙活捉,最后在临沮斩首,关羽手下的士兵得知他死后,纷纷投降孙吴,不过关羽死前还替蜀汉留下一名猛将,这人之后也继承忠义的品德,屡屡替蜀汉立...

把徐州让给刘备,陶谦这么做的原因是因为刘备的宗亲身份吗

把徐州让给刘备,陶谦这么做的原因是因为刘备的宗亲身份吗

陶谦,汉末群雄之一,东汉末年大臣。感兴趣的读者和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三国演义》里“陶恭祖三让徐州”的桥段很精彩,让我们感觉陶谦是个忠厚长者,刘备作为汉室宗亲,仁义之名满天下。陶谦让徐州给刘备的原因是:“老夫年迈,二子不才,不堪国家重任。刘公乃帝室之胄,德广才高,可领徐州。老夫情愿乞闲养病。”真...

汉景帝为何会请周亚夫吃饭?背后有何政治目的?

汉景帝为何会请周亚夫吃饭?背后有何政治目的?

汉景帝刘启,西汉第六位皇帝,前157年—前141年在位。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有句古话叫“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周亚夫曾是汉代两朝元老,战功赫赫,不论是治理军队,还是官至宰相,都是一位讲原则、讲规矩之人。但恰恰就是因为他的原则性,才出现了汉景...

黄盖:三国时期东吴名将,为人严肃,善于训练士卒

黄盖:三国时期东吴名将,为人严肃,善于训练士卒

黄盖(生卒年不详),字公覆,零陵泉陵人。东汉末年东吴名将,历仕孙坚、孙策、孙权三任。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为人严肃,善于训练士卒,每每征讨,他的部队皆勇猛善战。早年为郡吏,后追随孙坚走南闯北。孙坚遇难后,黄盖跟随孙策、孙权“擐甲周旋,蹈刃屠城”。诸山越不宾,黄盖活跃在镇抚...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