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王舜祁:关于蒋介石身世、家庭和在家乡的活动

中国历史8个月前 (02-10)570

引子

*本文摘自《奉化文史资料》之一辑,作者王舜祁,原标题《关于蒋介石身世、家庭和在家乡的活动》

正文

(一)蒋氏世系

据蒋氏宗谱记载,蒋介石是溪口蒋姓的二十八代子孙,属周字辈,故取名周泰。

溪口蒋姓,唐时由台州迁到奉化三岭,至五代的后梁,出了一个名叫蒋宗霸的,笃信佛教、拜布袋和尚为师,口中常念“摩诃百若波罗密多”,因而被称为“摩诃居士”。后离家出走,在宁波东乡小盘山筑庵静修,死后葬于小盘山,他就是溪口蒋家著名的“摩诃太公”。蒋介石发迹后,常到他的坟前祭扫,直至离开大陆前夕,也没有忘记向这个老祖宗告别。为了纪念这个太公,蒋家还在老宅附近,造有一所“摩诃殿”,早晚供奉香火,是蒋家女眷诵经之处。以后蒋的发妻毛氏被日机炸死,就安葬于摩诃殿前侧。

在元代,蒋介石的十六代太公蒋士杰,才从三岭迁至武岭,该地位于剡溪之口,故亦名溪口。又过了十二代,到蒋介石的曾祖蒋祁增,蒋家五房中的第三房分为新三房和老三房,祁增是新三房的祖宗,所以蒋介石家里的报本堂和蒋母墓庐“慈庵”都供奉祁增以下四代灵位,下面依次是蒋介石的祖父斯千(又名玉表)、父亲肇聪(又名肃庵)、兄弟周康(又名介卿)、周传(又名瑞青)等。

周氏辈以下是国字辈,因而蒋介石的两个儿子取名经国、纬国。按习惯,国字应在前面,但是为了预祝他们“治国安邦”,故放到后面去了。国字辈之下是孝字辈,所以蒋经国的几个儿子分别取名为:孝文、孝武、孝勇、孝严、孝慈,女儿取名孝敏。

(二)出生之地

蒋介石于清光绪十三年,也就是丁亥年,公元一八八七年农历九月十五日未时,出生于溪口中街玉泰盐铺楼上。

关于玉泰盐铺的历史,蒋介石在追述其祖父斯千(玉表)的行状中写道:“吾族自仕杰公迁居锦溪以来,累世力尽穑事,敦崇礼让,胜清三百年间未有一人求通仕籍者,玉公以货殖起家,兼居积盐熊,生计日渐饶裕。”在他委托朱执信为其父亲撰写的墓志铭中写道:“先生讳肇聪,字肃庭,世居浙江奉化之锦溪,经营盐业。当清道光咸丰间,太平天国兵起,全浙残破,百业皆废,蒋家亦中毁,时先生与兄世昭先生皆仅十余龄耳。既而浙少定,先生稍壮,承父命复治盐业,振乏起匮,废者皆举,数年而复其初。”肇聪死后,玉泰盐铺有多少财产呢?据蒋介石与其兄介卿分家时的契约,玉泰号及外在帐款归介卿,老宅三间楼房、小溪岙法华庵田地三十余亩和一片竹山归王氏及介石。

蒋介石出生于溪口,并在这里度过童年和少年时期,直至十五岁即一九〇一年和原配毛福梅结婚,这可以从以下几点得到证实:

一、蒋介石的接生婆是溪口镇上有名的“老娘”撑竹筏的蒋肇富之妻。肇富与肇聪同辈,故蒋介石称富之妻为阿婶。以后蒋家若有婚丧大事,必请这位接生婆赴席,直到死去为止。这点溪口街上的老人几乎都知道。

二、溪口镇上有两个人给蒋介石喂过奶。一个姓单,蒋感其喂奶之恩,曾亲笔为其坟墓题碑,碑文是“蒋公肇性德配单氏之墓,中正题”;另一是蒋家帐房唐瑞福的祖母。蒋家和唐家是世交,又是对弄而居,一家开玉泰盐铺,一家开唐进兴水作店,往来频紧。唐瑞福祖母和蒋肇聪的之一房妻子都娶自溪口附近的上白村徐姓,是堂姐妹,亲密无间。蒋介石刚生下来,王氏缺奶,唐瑞福的祖母恰好也生下儿子唐文才不久,奶水充足,当时就把蒋介石抱过来给他喂开口奶。唐瑞福小时常听祖母讲起此事。就因为这个缘故,蒋介石飞黄腾达以后,毛氏每年除夕都盟叫长工蒋照明送二十元洋钱到唐家;唐瑞福祖母出丧时,毛氏破例亲自送到村外藏山大桥以南的上山村,以表哺乳之情。这些已是唐喘福亲身经历的事情了。

三、蒋介石在溪口的幼年同学、玩伴很多。他六岁上学,就读于塾师任介眉,八岁改从蒋谨藩读《大学》、《中庸》,九岁又复从任介眉读《论语》《孟子》,以后在附近的葛竹、奋林、畸山、岩头和县城就读,十九岁才离开家乡赴甬求学,二十岁东渡日,肄业于乐京清华学校,二十一岁入保定陆军速成学堂,二十二岁再次东渡日本,入振武学校,二十四岁毕业后升入高田野炮兵第十三团为士官候补生。旋即回国进入军界工作。在十九岁以前,蒋介石一直未离奉化。他在儿时的同学有唐文才、杨志春、蒋周兰等等。唐文才上面己经提到,是唐瑞福的父亲,以后一直经商;杨志春与蒋家只隔数十间房屋,与蒋介石生同年、幼同学,长同赴日本,以后在北伐军司令部当过处长,又是同事,曾专门撰文证明蒋介石生于溪口、长于溪口;蒋周兰是蒋介石的远房堂兄,一直未离开溪口,解放后还是县人民代表,直至一九 *** 年华老病死。这些人生前都曾对下一代讲过蒋介石小时在溪口的情景。现在溪口街上还有一位盛阿生老人,今年九十五岁,比蒋介石小三岁。他说:“瑞元(蒋介石小名)我们小时常同他玩,不过他很强横,要占便宜,往往不欢而散。”

(三)蒋母王氏

蒋介石的母亲王采玉,是离溪口二十八公里原属嵊县后来划归奉化的葛竹村人。

据《王氏宗谱》记载,明朝洪武年间,有个名叫王爽的庄稼人,自奉化连山迁到葛竹村落户,六代单丁,直至第七代子孙王庆亨,才生了四个儿子,成为四房始祖。第三房始祖王永全的十六代子孙名王毓庆,是清朝的迪功郎,生三子二女,长子王有则就是王采玉的父亲。这样算来,蒋介石的生母王采玉是葛竹王家第二十四代子女。

王有则是清朝的国学生,曾多次应试,未获功名。他娶过两房妻子,有七个子女。原配姚氏,生三子一女,长子贤宰、次子贤侯、三子贤达,女儿嫁给葛竹乡石门村单姓。续妻姚氏,生一女二子,女即采玉,子名贤巨、贤裕。这些子女,都世居奉化,繁衍后代,现尚有三十余人。

王采玉是王有则的爱女,聪明伶俐,精于女红。但背年时期的命运并不如意。她初嫁于跸驻乡的曹家地村,丈夫竺某,个性粗暴,时常打骂妻子,为此王采玉常要到娘家哭诉,至今王氏后代仍在传说此事。不久,丈夫病死,青年守寡,心灰意懒,鉴于“前车之鉴”,入金竹庵带发修行,不想再嫁。不料有一看相的人路过庵门,见到王氏,说根据相法,可生一个贵子,晚年光耀无比。王氏听此一说,不觉有些心动。恰好溪口蒋峰聪中年丧妻,有意再续,他店中的帐房王贤东,是王采玉的堂兄,就把王采玉介绍给他,一说即合。王采玉二十三岁那年进了玉泰盐铺,次年(光绪十三年)即生下蒋介石。

蒋介石对葛竹外婆家的感情是很深的。他外公王有则在光绪八年就去世了,他没有看到过,但他的外婆直到他十九岁那年才亡故。蒋介石在一九三二年曾为她写了一篇家传,可看出他对外婆的感情。传曰:“外王母嵊县欢潭姚氏培松公女,归我外王父品斋王先生,生四舅贤巨、五舅贤裕及先妣王太夫人……外王母老而康强,先妣每岁必迎外王母至吾家,恒累月留。中正课余假归,侍外王母与先妣于冬日爱堂中。中正读,先妣织,外王母念佛,机声梵音与书句相间如唱和,此情此景,仿佛犹在目前。中正年十三,从姚宗元先生馆于外氏,外王母时其寒温,谨其饮食,考其学业,谆谆而善诱,故不肖之孤远离膝下而先妣无姑息之爱者,以有外王母在也。夫世之贤母多矣,然其贤大抵止于其子或其孙,未有施及外孙如我外王母者也。”蒋介石在他外公家里、王氏宗祠里都送有挂匾,家里堂前的挂园上书“乡国望重”,“落款为“外孙蒋中正”。宋美龄也送了一块,上书“慈云普荫”,落款为“美龄敬题”。祠堂里那块挂匾,中间题“音容宛在”,落款为“蒋中正”。

蒋介石还为其外公外婆分别修了两支坟墓,现在位于离葛竹村三华里的东家坑山上的王有则墓,完好如故。墓碑正中刻着“外王父有则公之墓”,上亩时间为“中华民国十九年三月”,下首署“外孙蒋中正敬题”。两边还有一付柱对,右边是“精神不灭,外王父王公千古”,左边是“教泽常存,外孙蒋中正撰书”。碑的上方扇形应栏上刻有“仁慈”两字,落款为“美龄敬题”。一九三O年正是内战频仍时刻,蒋介石戌马空惚,尚不忘为其外公外婆修坟、题字,足证其为葛竹村的外孙无疑。

蒋介石幼时常在外婆家走动,发迹后也没有忘记葛竹。一九四九年三月,在他离开大陆前夕,还带了儿子经国、媳妇方良、孙子爱伦、孙女爱敏,专程到葛竹扫墓,给葛竹每户人家分了一双油包馒头,还特地留宿一宵。可见远去他乡时对葛竹的眷恋。

王采玉的三个异母兄长均早死(贤信死于一九一八年,贤宰死于一八九五年,贤达死于一八七五年);两个胞弟贤巨、贤裕以及侄子辈,均是平庸之辈,贤裕还有点神经病,因此没有在蒋介石身边做大官的。只有贤巨的长子良昭,职位较高,当过福建浦城和浙江新昌县长。但在蒋介石左右担任军政要职的王氏族人尚不乏其人。一个是王采玉嫡亲堂兄王贤甲的儿子王震南,曾任军政部军法司司长、上海特刑庭庭长等职。据说,蒋介石在癸丑讨袁之役失败后,遭到袁世凯北洋军阀 *** 的通缉,曾到葛竹躲避,得到王贤甲的掩护,在情况紧急时,王贤甲还曾陪他到四明山的四窗岩藏身。为报答这番恩情,蒋介石发迹后就把王震南带到广东,委以重任,始终加以信用。

一个是王采玉的堂兄、玉泰盐铺帐房王贤东的侄孙王世和,曾任蒋介石的中将侍卫长。王贤东是王氏嫁到蒋家的介绍人,又长期在蒋家管帐,深得蒋氏父子好感。王世和被蒋带到广东,入黄埔军校一期学习,出来后平步青云,历任要职,虽累犯错误,也曾一度受蒋冷落,但最后还是叫到身边,带往台湾。还有一个是比王采玉小三辈的王澂(chéng,同“澄”,水清澈而平静)莹,又名惜寸。此人辈分虽小,但年长于蒋介石,原是葛竹凤翥学堂教师,也是因为王氏的关系,曾在黄埔军校担任秘书,以后历任浙江省财政厅长和中国农民银行常驻监察委员。一个仅有百余户人家的小小山村,如果不是蒋介石的外婆家,那是不可能有那么多人在 *** 担任要职的。

王采玉的胞弟贤巨、贤裕虽然没有做官,但是备受蒋家的关心照顾。据蒋家家庭教师、毛氏义妹陈志坚回忆,她在蒋家执教期间,经常看到蒋介石的两位娘别到丰镐房作客,每次来,王氏总是殷勤招待,亲密异常。蒋介石身居高位后,每年过年都要给贤巨、贤裕送去几百元大洋。贤巨积蓄一部分购置田地,土改时被评为地主;贤裕脑袋不灵,吃喝用光,未置压产,土改时成份中农。一九四九年正月初三,贤裕最后一次到“丰镐房”作客,那天局势紧张,客来人往,蒋介石忙碌异常,但仍抽出时间亲自作陪,还剖开冬季少有的西瓜,双手捧上一块亲切地对这位略带神经的王贤裕说:“小娘舅,请吃西瓜。”抗日胜利后,丰镐房的事情基本上是蒋经国当家。他在向当时帐房唐瑞福交代任务时说:“我们不在家,人客来去要简便,但是葛竹舅公来一定要客气。他们要用钱,你尽管在丰镐房帐内支取。”

王氏信佛,早晚诵经。据蒋母墓庄碑刻《先妣王太夫人事略》记载:“先妣于楞严、维摩、金刚、观音诸经皆能背诵注释”。武岭墩原有一座小庵,位于现武岭门北侧,是她常去拜佛念经之处。从丰镐房到庵岭墩,过去是一条崎岖山路,现为宽阔的水泥马路,王氏小脚,晚年行走不便,适蒋经国就读于武山小学,每天上学必经武岭庵,就顺路搀着祖母到庵内拜佛。据蒋经国的堂兄蒋元通说:“那时,我与经国同在武山小学读书,两人坐前后桌,上学时经常看到经国扶着祖母,背着书包,提着念佛篮,一老一少,往武岭庵走去。有时经国不在,我们这些小同学也乐于代替。因为到了庵门口,阿婆总要从念佛篮里拿出两个咸光饼给我们。”

(四)蒋介石一家

蒋介石的父亲蒋肃庵,娶过三房妻子,原配徐氏,娶自离溪口镇五华里的上白村。她生下一女一子,女名瑞春,子名锡侯,又名介卿。瑞春生于一八七四年,卒于一九四六年。嫁给离溪口五华里的任宋村宋周运为妻。宋周运是个老实农民,非常节俭。他曾对人说:“买一双布鞋只要大洋四角,从溪口到宁波买汽车票来回要一元多,可买四双布鞋,趁车太不上算”。所以他到宁波经常是步行往返。三十年代末期被蒋经国接到江西,死于赣南,一生没有做过什么事业。瑞春生三子一女。据她的长媳张小翠说:“舅公(指蒋介石)和 婆婆感情 很好,每次回乡,总要来我家看望婆姿。有一次两人在溪口到任宋路上对遇,舅公即忙下轿,请婆婆上座,自己步行随轿到我家。路上的人看到都很惊奇。”一九四六年蒋瑞春在任宋逝世,蒋介石特派蒋经国赶来奔丧。蒋介石对蒋锡侯的感情一般。因为蒋父死后,锡侯为家产事对王氏不敬,感情受影响。蒋介石上台后,为了宣扬孝悌忠信,还是让锡侯当过一任广东英德县长,浙江省府委员,宁波海关监督。因此溪口人常称为监督。锡侯生于一八七七年,死于一九三六年农历十二月廿七日。据说,“西安事变”那天,锡侯正好在武山庙看戏,电报拍来,大吃一惊,高血压发作,不久就一命鸣呼。锡侯有一子一女,子名国炳,曾留日本学军事,回国后向其叔父要官,蒋介石只给了他一个连长,非常不满,加上婚姻 *** ,精神失常,此后即无法做事。一九八二年死于台湾,蒋经国为其举行了隆重的追悼会。女名华秀,嫁于白崇禧的外明广西人韦永成,韦曾任安徽省财政厅长、立法委员,亦系桂系中要人,解放前夕全家去台。

徐氏死后,蒋肇聪继娶离溪口约二十华里的肖王庙镇孙氏。不久,因溪口时疫流行,染病死去。孙氏虽无所出,但其兄弟孙琴风却与蒋介石有不寻常的关系,走动很勤。孙琴风在宁波开了一只新顺木行,小有资本,蒋介石外出读书和谋职,颇得这位舅父的资助。来往信件电报也由新顺木行传递。癸丑讨袁之役失败后,蒋曾躲到肖王庙舅父家里,得到舅母的掩护。以后,这位舅母又卖掉二十亩田,给外甥出国。这些事,蒋介石自然铭记不忘,后来就托这位娘舅当手重建丰镐房,而且每次回乡,必到肖镇探望,其尊敬和亲热程度,不亚于他的两位亲娘舅。也因为这个缘故,连从未见过二祖母的蒋经国,也十分崇敬肖镇的舅婆。据原蒋家帐房唐瑞福说,他曾陪同蒋经国步行二十里,到肖镇看望这位舅婆。当时老人端出桂园汤招待了这两位不速之客。

蒋介石的生母王采玉生育过四个子女。长子介石,下面依次为长女瑞莲、次女瑞菊、幼子瑞青。瑞莲生于一八九〇年阴历六月初六,死于一九三七年。一九〇五年,嫁与后竺村的竺芝珊为妻。竺芝珊原来是玉泰盐铺学徒,与瑞莲青梅竹马,结成夫妻。以后靠蒋介石的关系,曾任 *** 中国农民银行常务董事。一九七一年死于台湾。瑞菊生于一八九二年,瑞青生于一八九四年,均在幼年天亡。瑞青小时比较聪明,王氏十分钟爱,死后给他找了一个王姓天折的 *** ,作为冥配,以后并以经国为嗣子。蒋介石也曾亲自写了祭文,辞颇哀切。

蒋介石有两个儿子,蒋经国为其元配毛氏所。蒋纬国由其侧室姚冶诚抚养长大。纬国小时活泼天真,颇得蒋介石的钟爱,母子曾一度住在奉化县城西门,蒋经常让纬国骄在自己颈部,带进带出,口称“囡囡”,十分亲妮。以后列了广州执长黄埔军校,姚冶成只要信中一提到纬国想念爸爸。蒋就迅速回信,或叫母子同法广州小住。

(五)“瑞元无赖”

蒋介石是溪口镇上有名的顽童,因他生下来后其祖父为其取名瑞元,故溪口人称他为“瑞元无赖”。

奉化旧习,阴历正月初一那天,一族人都塑到出常参拜祖宗,拜后每人可分到芝麻糖饼数只,溪口蒋家也有此价。一次,蒋介石参拜祖宗后去领糖饼,别人都按照次序在领,他却非要抢先领取,别人加以阻止,他即躺倒在地,弄得湾“泥污,往人缝里乱挤,别人只得让开,由他先领。从此被人称为“瑞元无赖”。此事解放初期溪口的许多老人都曾谈起。

现年八十一岁居住在丰镐房邻近的蒋玉英,其父蒋周兰,幼时与蒋介石同在溪口镇上读书,解放后曾任县人民代表,一九 *** 年去世。生前曾对她说过:蒋介石在私塾不守分,有一次犯了塾规、塾师举起戒尺,要打他手心,不料还未打着,蒋即自动倒地,边滚边哭边闹,说“打伤了,要你赔”。弄得塾师没有办法,以后同学都不敢惹他。

蒋介石结婚那年才十五岁,见礼之后,就将红缨帽扔在地上,奔向天井与一群看热闹的村童抢爆竹头。消息传到岩头,其岳父母很感恼火,以为“爆仗拾蒂头,夫妻难到头”。后来蒋与毛氏夫妻不和,这是一个预兆。此事毛氏兄嫂张定根曾多次听岩头长辈讲过。

奉化风俗,每年春节,元宵都要舞龙灯、跑马灯,蒋介石喜欢赶热闹,也经常参与其事。有一年,他领了一帮人去岩头串花灯、唱滩簧,本想请岳家招待一顿。他的岳父认为这是下 *** 干的行当,有损他的乡绅面子,不仅不欢迎,反而加以责备。蒋因此见恨,后来飞黄腾达,当了国府主席,在妙高台造了别墅,岳父去看他,竟闭门不纳。

蒋介石小时喜欢舞龙、掌龙头,以后得志回乡,也很喜欢看舞龙。溪口老人都记得,一九三四年阴历九月,红军长征北上,蒋自以为胜利,在他四十八岁生日之际,曾专程回家乡祝寿。九月十五日晚上,溪口街上灯火通明,蒋和宋美龄站在武岭文昌阁楼上(该处原系蒋居住、藏书之处,一九三九年毁于日机轰炸之下),踌曙满志,居高临下,喜孜孜地观赏附近村庄赶来祝寿的舞龙队表演,兴之所至,给每一条龙发了二十元赏钱。

一九四九年的二月,蒋介石已经从南京“引退”,在溪口度过最后一个春节。当时他已面临日暮途穷,即将离乡出走。但就在这样的情势下,还是最后一次欣赏了家乡的龙灯。据一位五十余岁的肖王庙镇农民回忆:那年正月初头,他们进丰镐房舞龙,正好碰到蒋介石前呼后拥地从家里出来,看到舞龙队,马上回了进去,站在庭中“报本堂”前,仔细地看舞龙的每一个动作。其爱好龙舞,可谓到了入迷程度。

据蒋介石自己在《先妣王太夫人事略》中说:“中正自幼多病,且常危笃,及愈则又嬉戏跳跃,凡水火刀格之灾,遭害非一,以此倍增慈母之劳。及六岁就学,顽劣益甚,而先妣训迪不倦,或夏楚频施,不稍姑息。”“顽劣益甚”,并非虚话,他上学前后,曾经闯过两次祸,几乎丧命。据他的老师毛思诚记载:“公幼好嬉,尤乐水,门临清溪,时出游泳,山洪暴至,险遭灭顶者再;去冬见檐前缸水冻冰,圆明如镜,喜极,扑取之,用力过猛,致身倒植缸中,久之乃得出,气息仅属。”

(六)故乡之情

蒋介石在大陆时,富贵还乡、叶落归根的思想十分浓厚。他到其他地方去都是行动诡秘、警卫森严,唯独回溪口,总要使更多人看到他衣锦荣归。他经常长袍马挂招摇过街。有时乡人聚观,警卫人员前来干涉,他都加以阻止。今年八十七岁仍住在街上的老太太陈莲菊,有段时间在“玉泰盐铺”对面摆小摊。一次蒋从丰镐房步行到玉泰盐铺看看,走近陈莲菊小排时,陈端起小椅子意欲回避,蒋误以为起立让坐,摘下礼帽点头施礼,使陈莲菊不知所措。这在其他地方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据现仍健在的蒋家帐房唐瑞福说:凡遇送年过节,蒋介石如在家里,必在丰镐房的报本堂邀集小时好友饮送年酒、吃年夜饭,并请本县县长、家庭帐房作陪。这也算是他对本乡父老表示的一种敬意。

蒋介石很早就为自己在家乡选择墓地。开始他打算安葬于亲生母亲身旁。以后看到奉化城北响铃岗地势高爽,景物幽美,风水颇佳,就改变主意,选定岗上的仁湖作为自己葬身之地,并且派人在周围修了一条公路,现在仁湖已戌了水稻田,这条公路仍在。

蒋介石一九四九年去台前,曾到奉化各地的蒋家堂拜祖认亲;到溪口的石鳝岙、鱼鳞岙、桃坑山告别祖坟,然后遍访往昔好友,直到五月二十三日宁波解放之日,才依依不舍地借别故土,乘船远走。临行,频频语慰亲友,不久就会回来。但他没有预料到最后竟会死在台湾,魂羁异乡。听说不久之前,蒋经国曾在其父灵前默默祈祷:切望父灵能回到家园与先人同在!溪口的人民正在等着蒋经国送父灵返回故里,实现蒋介石的生前遗愿!

资料来源:

《奉化文史资料》之一辑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2402/581157.html

“王舜祁:关于蒋介石身世、家庭和在家乡的活动” 的相关文章

赵俨:三国时期曹魏名臣,熟读经史,精明强干

赵俨:三国时期曹魏名臣,熟读经史,精明强干

赵俨(171~245年),字伯然,颍川阳翟人。东汉末年颍川“四大名士”之一,三国时期魏国名臣。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熟读经史,精明强干。建安二年,投靠大将军曹操之后,起家朗陵县令,历任司空府掾、司空主薄、都督护军、扶风太守等职。魏文帝曹丕继位后,历任魏国侍中、驸...

邓艾:三国时期曹魏名将,偷渡阴平,使得蜀汉灭亡

邓艾:三国时期曹魏名将,偷渡阴平,使得蜀汉灭亡

邓艾(197年—264年),字士载,义阳棘阳人。三国时期曹魏名将。其人文武双全,深谙兵法,对内政也颇有建树。本名邓范,后因与同乡人同名而改名。邓艾多年在曹魏西边战线防备蜀汉姜维。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一起看看吧。公元263年他与钟会分别率军攻打蜀汉,最后他率先进入成都,...

雍正作为乾隆的亲爹 乾隆为什么讨厌雍正

雍正作为乾隆的亲爹 乾隆为什么讨厌雍正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乾隆为什么不喜欢亲爹雍正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喜欢看清朝历史的人都知道,乾隆非常崇拜自己的祖父康熙,却对自己亲爹雍正的很多做法非常反感,乾隆继位之后,曾经多次废除雍正朝制定的一些法令,那么为什么乾隆不喜欢自己的亲爹呢?雍正和乾隆的经历明显不同,他们...

夷陵之战如果是诸葛亮出战 诸葛亮能赢陆逊吗

夷陵之战如果是诸葛亮出战 诸葛亮能赢陆逊吗

你真的了解夷陵之战时,如果讨伐东吴的是诸葛亮,他和陆逊谁会赢吗?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如果讨伐东吴的是诸葛亮,刘备留守后方,陆逊还有机会赢吗?答案是陆逊不会有赢的机会,而诸葛亮也同样不会获胜。双方很可能温汤馄饨水的胶着一阵,然后各自收兵。因为不管从战略上还是从战术上,两个人都是没有什么...

朱治、朱然、朱桓、朱据几人是什么关系?在东吴是是什么地位?

朱治、朱然、朱桓、朱据几人是什么关系?在东吴是是什么地位?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这是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说的故事,欢迎关注哦。我们读三国,经常会对一些人物有些模糊不清的感觉。比如颍川荀氏的荀彧、荀攸、荀谌、荀悦等子弟,之前我专门写过一篇文章进行了介绍。今天我们再来介绍一下,东吴朱氏的大将们,朱治、朱然、朱桓、朱据。朱治——孙坚旧将,三朝元老朱治,字君理,丹杨郡...

张先是什么人?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张先是什么人?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张先 宋代诗人,曾任安陆县的知县,因此人称“张安陆”。说到这个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张先是乌程人,出生于北宋建国三十年。那是个好时代哟,读书人最受欢迎,文人最被受尊重,据说犯了该杀头的重罪,也可以刀下留人。那个时代开启了中国古代经济最繁荣、文化最发达的时代。张先的家境比较贫困,父亲张维被迫放弃求仕之路,...

孙权的位置都是孙策给的 孙策后代为何断子绝孙

孙权的位置都是孙策给的 孙策后代为何断子绝孙

孙策将江东留给孙权,孙权为啥弄得他断子绝孙?这么回报合适吗?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很多人对孙权追封孙策为长沙桓王这件事耿耿于怀,为啥?因为东吴的江山是孙策打下来的,怎么也得追封个皇帝吧?那么我们来看看司马家类似的情况。我们都知道,司马师被侄儿司马...

蜀汉众多武将中,有哪些人拥有了军权?

蜀汉众多武将中,有哪些人拥有了军权?

在古代,军权是一个国家的命脉和根本,感兴趣的读者和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刘备手下最著名的大将,是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除此之外,还有魏延、刘封、廖化、王平等人,他们都为蜀汉的建立和发展立下了不少功勋。刘备手下这些将领之中,谁才是实力派,谁真正有兵权呢?兵权,也就是意味着能调动军队,指挥作战...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