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为什么晚清时的中国,没有完全沦为西方列强殖民地?

中国历史5个月前 (04-25)470

为什么晚清时的中国,没有完全沦为西方列强殖民地?

晚清没有完全沦为西方列强殖民地,主要有六方面原因。

其一,晚清中国尚有一定实力。

在清朝以前,中国长达两千年处于世界领先位置,哪怕到了 *** 战争时期,中国的GDP也是当时的世界之一。瘦死的骆驼比马大,长达上千年积攒的能量,并不是那么容易就完全被击败的。

洋务运动开展后,在顽固派百般阻挠、没有全力进行的情况下,尚且短时间内建造了三支现代化海军,北洋水师一支力量就足以挤进世界前列,可见晚清的中国尚且有一定的实力,列强可以步步蚕食,但要一口鲸吞下去,没有任何一个列强有这个能力。

其二,广大人民的反侵略斗争。

晚清 *** 军由于统治腐败、武器落后,在战场上经常失利,但底层的广大官兵并不缺乏与敌搏杀的勇气。从 *** 战争时期为国而死的关天培,到甲午战争时期为国殉难的邓世昌、左宝贵,再到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时期战死沙场的聂士成等,无不是抵抗外来入侵的民族英雄。

广大人民更是坚持反侵略战争,比如 *** 战争时期的三元里抗英斗争,比如太平天国运动,比如长期活跃在南方的黑旗军等。

甲午战争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浪潮,逐渐激化了矛盾,最终爆发义和团运动,虽然最后清军失败,但沉重打击了外来侵略者,打破了他们瓜分中国的阴谋,娘子关大捷更是让西方列强认识到,深入内地的战争并不容易好打,一旦进入远离海洋和平原的山地,他们的优势将逐渐丧失,遭到的反抗也越加激烈。

其三,逐渐觉醒的仁人志士。

自从 *** 战争后,不少仁人志士认识到自身的落后,从各方面入手研究,不断探索改变现状、改变被动挨打的局面,重新振兴华夏。

为了强我中华,以魏源、林则徐为代表的开明士绅,开始了“睁眼看世界”,主动去了解西方;二次 *** 战争后,开展了“师夷长技以制夷”和“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洋务运动,尝试在武器装备和生产方式上强大国家。

洋务运动失败后,改革派又发动政治制度上的改良运动“戊戌变法“,之后又尝试走君主立宪制,这条路走不同后又发动资产阶级革命。

不断尝试改变落后以图自强的仁人志士,使列强并不容易将中国完全殖民地化。

其四,自秦以来的大一统团结思想。

自从秦国完成了大一统之后,大一统意思更加深入人心,整个华夏形成了大一统的共识。

经过上千年的民族大融合,除了极少数别有用心的个别人物,绝大部分人都知道整个华夏民族是一体的,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这就形成了团结一致的大一统思想。英国能统治印度地区那么久,和印度地区互相分裂的格局有很大关系,面对统一的华夏,任何列强都难以实现完全殖民化。

其五,祖宗留下来的广袤国土纵深。

从远古时代到近代,中华大地上形成的各种文化相互交融、共同发展,经过历朝历代的融合发展,中国拥有广袤的国土纵深,这就使得中国的战略纵深足够让列强望而却步,他们再强大的兵团,一旦撒到广袤的中华大地上,也会逐渐稀释,最终有来无回。

没有广袤的国土纵深,抗日战争是不可能取胜的。二战时法国前线失利后被迫投降,就是因为国土面积太小,一旦前方失利,整个国土很快就会被敌人洞穿。二小时德国足够强大,但苏联广袤的国土稀释了强大的德国兵团,德国节节胜利,却永远有打不完的仗,向前突飞猛进了1000多公里,可是苏联东西跨度更大有10000公里,你说怎么打?

广袤的国土面积,让当时的任何一个列强,都没有能力实现完全殖民地化。

其六,列强的局限性和内部斗争。

列强在军事上比较先进,但列强们之间拥有不少的矛盾,他们为了争夺利益不断内斗、互相牵制,构成有利于中国的外因。

比如英国和沙俄在中国西部地区的争夺,沙俄和日本在中国东北地区的争夺。甲午战争后发生的三国干涉还辽,就是列强们之间互相争夺的结果。

诸多原因,使晚清时的中国没有沦落为列强的殖民地。对此,大家认为呢?你觉得还有哪些原因?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2404/592723.html

“为什么晚清时的中国,没有完全沦为西方列强殖民地?” 的相关文章

诸葛亮死后为什么要口含七粒米 诸葛亮有什么用意存在

诸葛亮死后为什么要口含七粒米 诸葛亮有什么用意存在

对三国诸葛亮死的时候,为何口含七粒米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我们谈起三国时期,一定会被那段时期所发生的事迹所惊艳。事实也的确如此,在那段时期里一些经典人物用他们自己的行动为我们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经典传奇故事,也让那个乱世增添了靓丽的一笔。而我们谈起三国里的人物时,大...

曹丕为了顺利接手曹操的位置 曹丕都做了哪些准备

曹丕为了顺利接手曹操的位置 曹丕都做了哪些准备

对为了顺利接班,曹丕做了哪些努力?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魏文帝曹丕在后世的文学作品中,一直都以阴险小人的形象著称于世,跟他飘逸洒脱的弟弟曹植形成鲜明对比。论本事,他不如他爹曹操,论才华,他不如他弟弟曹植。在旁人...

三国时期的东吴四大都督分别是谁?孙权对他们有何评价?

三国时期的东吴四大都督分别是谁?孙权对他们有何评价?

吴国,三国时期割据政权之一,你们知道吗,接下来历史网小编为您讲解东吴四大都督,周瑜、鲁肃、吕蒙、陆逊,都是一顶一的英杰之才,为孙权坐断东南与曹刘相抗贡献了很多。那么在孙权心目中,他对于周瑜、鲁肃、吕蒙是如何评价的呢,谁的地位最高?孙权与陆逊论周瑜、鲁肃及蒙曰:";公瑾雄烈,胆略兼人,遂破孟德...

有哪些与吾彦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是如何评价他的?

有哪些与吾彦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是如何评价他的?

吾彦,生卒年不详,字士则,吴郡吴县人,三国时期吴国及西晋初年将领。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初任通江县吏,后得到大司马陆抗的提拔重用,逐渐升至建平太守。太康元年(280年),西晋灭亡吴国,吾彦投降西晋,被晋武帝司马炎任命为金城太守。后历任敦煌太守、雁门太守、顺阳内史、员外散...

后世是如何评价王珣的?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后世是如何评价王珣的?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王珣(349年-400年6月24日),字元琳 ,小字法护,琅琊临沂人。东晋时期大臣、书法家,丞相王导之孙、中领军王洽之子。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王珣出身琅琊王氏,初任大司马(桓温)主簿,深得桓温敬重,累迁琅邪王友、中军(桓冲)长史、给事黄门侍郎。太傅谢安当政,授秘书监。以...

周处:西晋大臣、将领,功业胜过父亲,最终战死沙场

周处:西晋大臣、将领,功业胜过父亲,最终战死沙场

周处(240—297年),字子隐,吴郡阳羡人,西晋大臣、将领,东吴鄱阳太守周鲂之子。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少时纵情肆欲,为祸乡里。后来改过自新,拜访名人陆机和陆云,浪子回头,发奋读书,留下“周处除三害”的传说,拜东观左丞,迁无难都督,功业胜过父亲。吴国灭亡后,出仕西晋,...

康熙时期的死鹰事件是什么 这件事情是怎么回事

康熙时期的死鹰事件是什么 这件事情是怎么回事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康熙时期的毙鹰事件是怎么回事?为何历史上的毙鹰事件扑朔迷离?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八阿哥胤禩给康熙进献了一只海东青,结果康熙看到的却是一只死鹰,于是康熙勃然大怒,认为这是胤禩对自己的诅咒,并当众说出了要与胤禩断绝父子关系...

曹操作为一代枭雄 曹操和孙权刘备见过面吗

曹操作为一代枭雄 曹操和孙权刘备见过面吗

对历史上的曹操,到底有没有与刘备和孙权这两人见过面?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东汉末年,皇帝无能,宦官乱政,刘汉失权,天下遂群雄并起,明争暗斗各据一方。而经过几年的殊死争夺后,天下形成了鼎足三分的局面,即曹魏、蜀汉、东吴。而这三个政权的开创者则分别是曹操(虽然称帝的是他...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