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品电影《爱国者》中的历史(一):效忠派与血腥的南方战场
一直以来,关于美国革命的标准叙事便是不满英国统治的美国民众揭杆而起,经过在列克星敦、萨拉托加、约克镇等地与英军的浴血奋战,最终赢得了独立。然而,该叙事掩盖了
因为忌惮社会失序、担忧战争残酷性而选择中立或效忠立场的其他人,以及血腥的南方战场的故事,
2000年的电影《爱国者》揭示出了这段被湮没的历史。
一、
忌惮社会失序与残酷战争的殖民者
在影片开头部分,美国革命风暴乍起。当梅尔吉布森饰演的男主角在听取儿子诵读的报纸新闻时,听到了民众针对两位官员的暴力行为,他们将滚烫的柏油涂在受害者身上,并裹上羽毛,两位受害者最终因烫伤而死。他们的遭遇并非例外,在美国革命初期,支持独立的民众经常自发攻击忠于英国的殖民地人民。来自弗吉尼亚的威廉.林奇尤其热衷于此道,
他的姓氏后来成了英语中“私刑”一词(Lynch)
的由来。
镜头转到南卡罗来纳的首府查尔斯顿,聚集在一起的民众把英王乔治三世的人偶像吊在空中,嘴里喊着吊死乔治国王,并将其付之一炬。 *** 进行到后面,还可以听到打碎玻璃的声音。这些
具有大众狂欢嘉年华形式的 *** 活动
在美国革命期间经常出现,乐观的社会精英或许可以安慰自己:民众经由这些狂欢活动发泄心中的不满,自然不会真正组织起来威胁权势阶层的统治。但忧心忡忡的社会精英则会担心,这是社会革命的前奏。
革命前夕的南卡罗来纳,政治权力牢牢掌握在社会精英手中。一个人需拥有500镑不动产或500英亩土地,方能成为州议会代表的候选人。在此情况下,种植园主占据了州议会的大多数席位,商人次之。掌握权力的他们对普通民众争取更大权力的诉求充满警惕,在他们眼中,民主是一种无效而危险的政体,
容易滑向暴民统治
。因此男主角称那些暴民是“傻子”、“野蛮人”。
从上述感观与理念出发,男主角在会议上陈述了他反对独立的理由之一:英王乔治三世是位暴君,可他远在三千英里之外。与之相比,三千名暴君,即普通民众及他们选举的代表,可是在一英里外,这将对他们的生活产生更大的灾难。民选国会具有像英王那样轻易践踏他们权利的能力,且更难以摆脱。
男主角承认,他对于英国国会肆意征税,同样感到愤愤不平,然而并不想因此与英国兵戎相见,这是因为他对战争的残酷性有着深切的认识。历史上,相比于东部沿海的商业与种植园精英,南卡罗来纳西部地区的移民更反对独立,因为他们原本就因争夺经济资源结下仇怨。更重要的是,
成日生活在对印第安人恐惧中
的他们深知,一旦与英国开战,英国的印第安盟友便会扑向他们,这一点已经为
先前英法争夺北美大陆霸权的七年战争
中双方对印第安盟友的利用所证明。
此外,他们还认定与英国的冲突主要是由以马萨诸塞为代表的新英格兰殖民地引起的,
与它们距离甚远的南卡罗来纳没必要参与其中,趟这滩浑水
,从而引火烧身。男主角描绘了战争到来的可怕场景:邻居间,甚至家人间剑拔弩张,拔刀相向,孩子们将亲眼目睹这一切,他们的童真将不复存在。
接下来事态的发展证实了他的预言
。
二、血腥的南方战场
在独立战争前半段,不少南卡罗来纳人像男主角那样持观望态度,只有决心效忠英王的效忠派纷纷出逃,投奔英军战线,甚至流亡英国。与此同时,英美军主力均集结于北方相互对阵,除了1776年6月英军舰队进攻查尔斯顿的尝试外,南方战场基本风平浪静,但这一切随着1778年的到来发生了改变。
流亡的效忠派不断鼓吹称相比于北方,南方存在着大量效忠英王的民众,只要王师一到,百姓定会箪食壶浆,以迎王师
。对北方战场持续的僵持状态失去耐心的英国内阁最终决定一试,于1778年底派军南下,上期提到的德兰西旅便在出征之列。这支军队与从佛罗里达北上的英军会合,占领了佐治亚首府萨凡纳。经过1年多的运动战与拉锯,南卡罗来纳首府查尔斯顿也落入英军手中,多达5000人之众的美军守军投降,
这是美国内战前更大规模的一次成建制投降
。
英军的到来证实了许多南卡罗来纳人的确是墙头草,不少在查尔斯顿被俘的美军士兵不堪忍受条件恶劣的战俘生活,选择加入英军服役。英军军官欣然接受他们的决定,毕竟
双方共享作为英国人的身份认同,他们的加入对英军而言是重要的人力补充
,且有助于巩固英军对当地的控制,片中英军骑兵军官对效忠派的鄙夷缺乏历史根据。
然而,
返乡的以及来自北方的效忠派迫害爱国者和拒绝合作者,没收或烧毁他们的财产,导致不少当地人加入革命的队伍。
在前往南方战场的效忠派军队中,最令当地民众闻风丧胆的是一支名为英国军团的部队。该军队由多支纽约、新泽西及费城的效忠派连队整合而成,共有约250名骑兵和200名步兵,他们的指挥官伯纳斯特塔尔顿早在北方的战事中便因抓捕美军高级将领查尔斯李而名声大噪,而他们四处袭扰爱国者的作战方式也为该部队赢得了“塔尔顿的袭击者”的绰号,却也丧失了民心。
影片中的英军骑兵指挥官便是以历史上的塔尔顿为原型,只是不知为何连他的制服颜色都搞错了,可能在道具组心目中,英军全体穿红吧。英军统帅康沃利斯在片中指责他的残忍行为使越来越多的当地民众加入爱国者的行列,事实上,作为男主角的历史原型之一,安德鲁皮肯斯正是在效忠派没收他的财产,并将他的妻子与孩子赶出查尔斯顿后,选择重新拿起武器对抗英军。
在塔尔顿的残忍行为本身之外,
爱国者阵营的宣传也具有添油加醋的成分
。1780年5月底,塔尔顿在南卡罗来纳沃克斯华击败了一支在数量上占有优势、但训练不足的大陆军部队,后者选择投降。可就在此时,塔尔顿坐骑中弹,将他抛下马来,杀红了眼的效忠派认定大陆军打黑枪,于是对已经投降的大陆军大开杀戒,113人被佩刀砍杀,150人重伤,未来的美国总统安德鲁杰克逊也在其中,只有53人成为战俘。而受了伤的塔尔顿无力阻止屠杀的发生。
影片中康沃利斯所谓的需要指挥官约束手下人的行为正指此事,而男主角也立即就英军的残忍行为反唇相讥。此战过后,爱国者阵营指责塔尔顿蓄意屠杀战俘,称他为“嗜血塔尔顿”、“卡罗来纳屠夫”,影片中英军屠杀美军伤兵的历史原型正来自于此战,而爱国者阵营也确实利用对此事的宣传趁机扩充兵源,吸引了不少此前保持中立的当地人,正如片中的男主角做出的选择。
事实上,
爱国者阵营同样存在着残忍对待效忠派的行为
。1779年初,一支由南卡罗来纳当地人组成的效忠派军队被大陆军击败,他们中的五位领导人经过陪审团审判后,被判“叛国罪”,处以极刑。英军通过战俘交换解救他们的尝试为大陆军拒绝,因为在大陆军眼中,这些人是“叛国贼”而非战俘。一名英国军官在行军途中也注意到爱国者和效忠派“满怀复仇心理,相互摧毁彼此的房屋”。在1780年10月的南卡罗来纳国王山之战中,爱国者高喊着为沃克斯华事件复仇的口号,残杀已经投降了的效忠派士兵,直到他们的军官下令收手为止。获胜的爱国者抓捕了不少效忠派俘虏,部分之前与效忠派并肩作战、被俘后转投爱国者阵线的士兵出庭作证,结果致使9名效忠派的“叛国”或“开小差”罪行成立,被处以极刑,影片中对于爱国者的复仇行为也有所反映。
结语
影片《爱国者》上映后,片中塔尔顿将支持爱国者的当地民众锁在教堂内、进而纵火烧死他们的镜头引发了极大争议,批评者认为该情节源自二战时期纳粹党卫军士兵在法国的暴行,吉布森将其移花接木到独立战争时期的英军身上,与夸大初夜权的《勇敢的心》一样,反映了他对英国的仇视。该情节固然谬误,却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美国革命期间爱国者与效忠派在南卡罗来纳的相互仇杀,
其行为使这场冲突具有了“内战”的性质
。曾经的邻居拔刀相向,拼个你死我活,甚至背刺对方,着实令人唏嘘不已。当美国爱国者庆祝独立日与美国的诞生时,效忠派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对他们来说,独立日意味着流离失所的逃亡生活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