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诸侯国的官制和宋国的官制有什么不同?

中国历史6年前 (2018-08-30)190

诸侯国的官制和宋国的官制有什么不同?感兴趣的读者和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春秋战国时代的官员制度上承夏商,沿循周礼,属分封体制下的管理体系,当时主要由天子和公室所瓜分,是世袭的爵位。所谓公侯伯子男,乃是框架。而卿、大夫、士,才是官位。《礼记》载:“夏后氏官百,天子有三公、九卿、二 *** 夫、八十一元士。“周王国中,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唯独三人而已,就是三公,这三位都属权力金字塔的巅峰人物,与卿、大夫、士还有所不同。

《礼记》载:”大国三卿,皆命于天子;次国三卿,二卿命于天子,一卿命于其君;小国二卿,皆命于其君。';';什么意思呢?就是诸侯国所设三卿,其中至少有两个人是听命于天子而非诸侯的。当然,这种体制所产生的后果,便是卿大夫不可能舍近求远,真正服从的还是诸侯国君而已。周天子的命令多半无法彻底推行。

在卿、大夫、士,才这三等官位中,分为上、中、下三级,《礼记》载:“坐而论道谓之王公。作而行之谓之士大夫。“直白的说,就是三公是不直接处理事务的,干事情的主要是大夫。大夫虽是更低一级,但其权力也非常大,古有“刑不上大夫”,大夫就算犯法,也不会问罪。

诸侯国的官制和宋国的官制有什么不同?

而在诸侯国中,大多借鉴周王室的官员体制,而又多有创制,但诸侯国们的官员体制基本上还是没有脱离礼乐制度框架,在诸侯国中,除了诸侯国君外,更高执政长官即为太宰,主管百官事务,其助手为太傅,负责协助其开展工作,而因各国情况不同,其名有所变化,鲁国为太宰,齐国的前期亦为太宰,后来为相,郑国虽名为冢宰,楚国为令尹,实质上是相同的。其中有三个诸侯的更高执政长官有所不同,如秦国为庶长和大良造,晋国为中军主将,晋国中期改革为军政大权系于一个职位,这个职位便是中军主将,在改革初期,这种官制提高了效率,可是在后期,这种体制却极大的削弱君权,就直接导致后来晋国的三分。还有一个国家不同,就是宋国。

宋国不仅对太宰进行分权,同时设置少宰,这个少宰承担部分太宰职能,又承担部分太傅职能。而在军政刑法方面,宋国设置大司马和少司马、大司寇和小司寇,作为国家最为重要的政务、军务、刑法,都被分权,也就是形成牵制,这便有利于加强宋国君主的权力。那么,为什么宋国要如此改革呢?

宋国的开国君主是微子启,这个人当年是主动投降周王国的,虽说后世对其评价甚高,但有个不能忽视的证据,就是微子启开国前后,殷商故民是曾发动过叛乱的,这个时期的殷商故地,也就是宋国的疆域所在,那些殷商遗民是没有完全臣服周王国的,即便是另外一位殷商贤人箕子也带着族人去了朝鲜,可见当时的局势是非常复杂的。微子启到宋国就职,本身还是存在很多人身安全的隐患的,微子启要管控好宋国,单纯的《微子之命》和安插姬姓诸侯国以包围是很难彻底解决的,凡事动乱生于内,真正要控制好宋国,还是得从宋人内部着手。

因此,周王国对宋国要高压,也要瓦解,那么就是“大棒和金元”融合,加以“殷商人治理殷商人”的政策,用殷商之人在宋国为官,但又要分化其权力,思想和法制,政务和军事,都要让宋国的代言人来进行操盘,这个代言人还要是周王国可以放心控制的,微子启与纣王同属亲兄弟,却因政见不合,或因权力争夺而产生巨大矛盾,最终导致微子启放弃家国以投降周王国,这种代价对周王国而言,是可以彻底信任的。

司马迁评论宋人“郑昭宋聋”,说的是宋人愚笨呆滞,这种说法其实本身是不对的,我们知道司马迁写史书之时,本身距离春秋战国已有近百年,朝代更替,思想禁锢,这等等变化导致其在判断某些事情上还是会出现偏差的,宋人之愚笨和不与世俗同流,其实跟其作为殷商前朝的遗民有关,这种消极的人生态度,正是跟他们开创者有关,也就是这位委曲求全的微子,当年臣服周王国之时,就失去了殷商人的尊严。于是,任何权力都不能过于集中,太宰要分化为太宰和少宰,司马要分为大司马和少司马,司寇要分为大司寇和小司寇,这便是深层次的原因。

史书载:“华元曾经说:我为右师,君臣之训,师所司也。”宋国分化朝廷中的执政长官权力,君权就明显的得到提高,但是宋国还在君主身边设置有右师和左师两个职位,可以负责管理君主身边的保卫部队,甚至可以拥有官员的生杀大权,相当于有了上封宝剑。左右二师直接隶属于宋国君主管理,这便是给朝中百官加以警醒,就是有天大的本事,都不要忘记宋国君主。当然,宋国重用公族,排斥卿士大夫,也为自己留下隐患,公族尾大不掉,宗族势力越来越强,也曾出现过类似鲁国的事件,宋国的政权始终为华、乐、向、皇、鲁等大族所把持,华、乐、皇是宋戴公之后,向、鲁是宋桓公之后,都是根正苗红的公族子弟,力量非常强大,宋国的多次内乱都跟他们有关,当然这是大势所趋,并非宋国所能避免。

春秋战国数百年,鲁国出现三分公室,田氏代齐,三家分晋,晋国、齐国、鲁国等国的君 *** 力皆为卿大夫或公族所瓜分。这个时代,很多诸侯国推崇尚贤制度,就是削弱公族,提拔卿大夫,如秦晋等国皆大量招募名士,后来就逐渐打破了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贵族世官制度,君权削弱的力度越来越大。而在宋国,因分权制度的推行,宋国君主的权力明显就比其他诸侯国君的权力要大。晋国灭公族、废宗法,冲破周礼的限制,但因操之过急过猛,导致后来卿大夫专权,晋国三分,这也是跟官制关系密切。如果当年晋国多与宋国开展政治体制改革的交流,也许历史会有所改写。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1808/207556.html

“诸侯国的官制和宋国的官制有什么不同?” 的相关文章

马超:三国时期蜀汉名将,他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

马超:三国时期蜀汉名将,他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

马超(176年~222年),字孟起,扶风茂陵人,三国时期蜀汉名将,汉伏波将军马援的后人,马腾之子。历史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对此很感兴趣,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少年成名,曹操曾多次征召马超入京为官,但都被马超拒绝。而后马腾入京被封为卫尉,马超就统领了马腾的部队。建安十六年(211年...

关羽败走麦城时路过马超封地 马超为何没出手救人

关羽败走麦城时路过马超封地 马超为何没出手救人

还不知道:关羽败走麦城,曾路过马超封地,为何马超却不出手相救呢?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三国的名将里,关羽可以说是数一数二的,可惜他虽然威风了半辈子,最后的结局却不大好,晚年败走麦城,最后在临沮这个地方被杀了。可能有的朋友就会问,临沮不是马超的底盘吗?他怎么不救救关...

曹睿后宫妃子那么多 最后为什么会后继无人

曹睿后宫妃子那么多 最后为什么会后继无人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曹睿究竟为何会断子绝孙?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曹睿字仲元,既魏明帝,是魏文帝曹丕与文昭甄皇后的长子,曹魏第二位皇帝,黄初三年,曹睿被封为平原侯。226年,文帝病重,立曹睿为太子,并立司马懿、曹真、曹休、陈群为辅政大臣,曹睿在位期间,攘外安内,发展生...

曹操五子良将手下有多少人 他们是怎么排序的

曹操五子良将手下有多少人 他们是怎么排序的

对曹操手下有五子良将,他们手中各有多少兵力,按照多少如何排序?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三国志卷十七》中为曹魏的五员名将合传,他们分别是张辽、乐进、于禁、张郃和徐晃。在对五人的评价中说道,“太祖建兹武功,而时之良将,五子为先。”因此后人由此将这五人称为曹操的“五子良将...

雍正难道看不出乾隆无能吗 雍正为什么还要传位给乾隆

雍正难道看不出乾隆无能吗 雍正为什么还要传位给乾隆

还不知道:雍正有十个儿子,为何选弘历继位,他看不出弘历贪图享乐吗?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历史上每个朝代的皇子为了争夺皇位继承权,往往会斗得头破血流,到清朝也不例外,比如雍正就是从九子夺嫡中脱颖而出,最终才当上皇帝,后来雍正选择继承人时,却显得并不明智。按照古人的礼...

多尔衮手里大权在握 多尔衮为什么不敢称帝

多尔衮手里大权在握 多尔衮为什么不敢称帝

你真的了解多尔衮手握大权,为何一生不敢称帝?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权力是不少男人毕生的追求,战功赫赫的多尔衮在早期也痴迷于追求权利。后来皇太极去世,他凭借功高成为了最有可能继承皇位的人。令人意外的是思考了许久后手握大权的多尔衮竟然甘愿让6岁的顺治当皇帝,自己则全力辅佐。外界传言这是由于...

乾隆知道和珅是一个贪官 乾隆为什么还要重用他

乾隆知道和珅是一个贪官 乾隆为什么还要重用他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明知道和珅贪婪,乾隆为何还重用他?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了解过清朝历史的小伙伴都知道,和珅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大的贪官,可是当之无愧的。据说,当年嘉庆帝从和珅家查抄的财产,可以抵得上清朝奖金二十年的国库收入。这是就会有人问,皇帝的手下鹰犬众多,难道乾隆...

诸葛亮为什么要点名让马谡去守街亭 换做其他人不行吗

诸葛亮为什么要点名让马谡去守街亭 换做其他人不行吗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诸葛亮守街亭为何要点名马谡?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东汉末年,混战不休,在经历了大大小小的兼并战争后,终于形成了三国鼎足之势,自此魏蜀吴割据一方。然而三国皆有一统天下之志。夷陵之战后,蜀吴皆元气大伤。刘备已故,蜀国由诸葛亮主政,为完成匡扶汉室重任,经...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