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什么是李、田互参事情?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中国历史6年前 (2018-10-11)130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李、田互参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中国的科举制度始于隋朝,到了明朝,有一句俗语: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实际上,这是说明朝明英宗之后,如果不是进士出身,是进不了翰林院的;如果不是翰林院庶吉士,就无法成为朝廷内阁成员。这句话是科举制度僵化的一种体现,同时也说明科举在明清时期对官员的仕途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清朝雍正年间,爆发著名的“李、田互参”事件,最终科举出身的李绂,败给了非科举出身的田文镜。

清朝的雍正皇帝登基后,他用人不拘一格,不管是科举出身的李绂、张廷玉,还是非科举出身的李卫、田文镜,都得到了雍正的重用。康熙驾崩时,田文镜已经61岁。因为山西赈灾一事,田文镜被雍正重用,随后调任河南巡抚。田文镜在河南期间,励精图治,推行新政,是雍正推行新政的主力之一。雍正三年,年羹尧倒台,直隶总督李维钧身为年羹尧的同党,也被问罪。此时,雍正调任广西巡抚李绂赴任直隶总督。

李绂康熙四十八年进士,因为才华横溢,被选为翰林院庶吉士,在康熙朝就受到重用,并且被推举为“文坛领袖”。雍正登基后,重用李绂,升他为广西巡抚,而后又对其委以重任,担任直隶总督。直隶总督是“天下督抚之一”,实际上,田文镜虽然是雍正的宠臣,其实雍正宠信李绂甚于田文镜,要不然直隶总督的位置也不会让李绂来坐。

什么是李、田互参事情?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李绂得到任命后,从广西出发,经过湖广、河南才能到达直隶。在路过河南时,李绂和河南巡抚田文镜相遇了。史载“相见揖未毕”,二人便吵了起来。也就是说,两位封疆大吏相见,连相互拱手问礼这个动作都没有完成,就开始吵架了,吵什么呢?

原来,田文镜担任河南巡抚以来,敢打敢干,雷厉风行,以严酷的态度参倒一大批河南官员。李绂身为广西巡抚(即将担任直隶总督),田文镜身为河南巡抚,二者相距甚远,田文镜“清理”河南官员,挨着李绂什么事了呢?因为被田文镜参倒的官员,大部分都是科举出身,而田文镜本身并不是科举出身。李绂认为,田文镜不是在整治贪官污吏,而是在针对科举门生,是不尊重读书人。所以,李绂对田文镜十分愤慨,当面质问田文镜:

明公身为封疆,有信蹂躏读书人,何也?

田文镜十分生气,心想:你路过河南,我田文镜好心接待你,你丫一句客气话没说,之一句就质问我?我虽然不是科甲出身,但你也不能如此看不起我啊!

话不投机半句多,李绂随即给雍正写了一封奏折,弹劾田文镜。当然,李绂也是找了田文镜一些“罪证”的。例如,李绂对准了田文镜的一位叫张球的亲信,李绂向雍正说了田文镜和张球的罪证:

之一,张球本是个市井无赖,但深得田文镜信任。

第二,张球常常勒索其他官员,如果不如意,就联合田文镜污蔑对方。

什么是李、田互参事情?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第三,张球偷偷送了一个姓邬的谋士给田文镜,这位邬先生给田文镜出了不少馊主意。

第四,田文镜非科举出身,他的目的是要把科举出身的官员,全部赶出河南。

雍正一看李绂的奏折,十分重视。雍正是信任李绂的,他将李绂的奏折掐头去尾,当作匿名奏折转给了田文镜,并且给田文镜一句话,大意是:有人要弹劾你,我还是信任你的,但你用人要小心,不要被小人蒙蔽了。

以田文镜灵敏的嗅觉,他一看奏折就知道是李绂写的。田文镜认为,他这个时候如果向雍正认怂,那就等于承认自己的罪证,以后雍正恐怕就不信任自己了。为了自己的政治前途,田文镜打算绝地反击——把李绂扳倒。可是,李绂才德兼备、为官清廉,田文镜抓不住什么把柄。田文镜想要扳倒李绂,必须另辟蹊径。

自古以来,帝王最惧怕的便是官员结党,不管是明朝的东林党,还是康熙时期的“明党”和“索党”,都被帝王所厌恶。所以,田文镜知道,一旦把李绂往“朋党”上引,自己就能翻身。恰巧,田文镜参倒的河南官员中,有4人和李绂同为康熙四十八年进士,是“同年”。于是田文镜给雍正上奏说:李绂和那四人结党已久,李绂是为了给自己的同党翻案,才要弹劾田文镜的。

这一招,果然奏效,雍正立即警惕起来,派人一查,果然如田文镜所说,李绂和那四人是同年。于是,就诞生了“科甲朋党”案,李绂被斥责。田文镜在这个时候,已经胜了一筹。于此同时,雍正派遣海寿、史贻直等人查田文镜和李绂,最后证明,李绂和田文镜所奏都有不准确的地方。

什么是李、田互参事情?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田文镜立即上奏认错,表示自己还需详查,但李绂却咬着田文镜不放,让雍正十分反感。李绂、田文镜都是雍正的心腹大臣,雍正也想尽快平息此事。田文镜主动认错的态度,符合雍正的预期。但李绂的表现,却让雍正十分反感。恰恰在这个时候,雍正的九弟胤禟死在保定(直隶总督府所在地)关押期间去世后,李绂没有直接公布胤禟的死因,而是私下告诉雍正。这相当于告诉天下人:胤禟之所以会死在我这里,是雍正指使的。雍正对李绂的做法极其不满,认为李绂是在害自己。所以,雍正打算彻底放弃李绂。

也就是说,田文镜通过“朋党”来让雍正怀疑李绂,然后主动认错抓住雍正的心,最后因为胤禟的事情,李绂失去了雍正的信任,李绂最终落马。李绂最终被押往断头台,但并未斩首,又被雍正释放,雍正虽然放了李绂,但李绂在雍正朝的政治生涯彻底结束,直到乾隆登基,李绂才重回官场。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1810/214709.html

“什么是李、田互参事情?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的相关文章

在攻打楚国前,王翦要了什么样的奖赏?

在攻打楚国前,王翦要了什么样的奖赏?

王翦,战国四大名将之一。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王翦为求自保,向秦王要田要地要房屋的事情,在后世广为流传。这事讲的是,秦王在灭赵国、残燕国、亡魏国之后,准备攻打强大的楚国。于是他问王翦怎么打?王翦说,得给60万兵力。秦王觉得兵力太多了,于是问王翦的副手李信。李信说,只需要20万兵力就...

清朝时期的王爷能够罢免知府吗 有没有特殊情况存在

清朝时期的王爷能够罢免知府吗 有没有特殊情况存在

今天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清朝的王爷可以直接罢免知府吗?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清朝的王爷理论上不可以罢免知府,但是特殊情况下是可以罢免知府的。要明白这个问题,可以先说明一下清朝的官制和宗室爵位制度。清朝的宗室爵位有和硕亲王、多罗郡王、多罗贝勒、固山贝子、奉恩镇国公、奉恩辅国公、不入八分镇国公、不入八...

荀彧之死曹操难辞其咎 侄子荀攸为什么还要给曹操效力

荀彧之死曹操难辞其咎 侄子荀攸为什么还要给曹操效力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荀彧死后,侄子荀攸为何继续为曹操效力?他怎么想的?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建安十七年(212年),曹操欲进爵国公、加封九锡(九锡是古代帝王对大臣的九种赏赐,有车马、衣服、乐器、武士、弓矢等,这是对大臣的最高礼遇)。荀彧认为:“(曹公)本兴义兵以匡朝宁...

三国时期黄忠的实力怎么样?他与关羽的关系如何?

三国时期黄忠的实力怎么样?他与关羽的关系如何?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你们知道吗,接下来历史网小编为您讲解黄忠是三国时期蜀汉名将,在益州之战与汉中之战中表现英勇,尤其是在定军山之战中异常骁勇,力斩夏侯渊而一战成名。既然黄忠立下如此大功,那为何关羽还看不起他,反对他封侯呢一,跟随刘表黄忠早年追随荆州牧刘表,担任中郎将,同刘表侄儿刘磐共同驻守长沙郡攸县,...

丁奉:三国时期东吴名将、权臣,一生统兵与北方政权征战

丁奉:三国时期东吴名将、权臣,一生统兵与北方政权征战

丁奉(?-271年),字承渊,庐江安丰人,三国时期吴国名将、权臣。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丁奉年少从军,骁勇善战。太元二年(252年)东兴之战,丁奉大破魏军前屯,迁灭寇将军。吴景帝孙休在位时,丁奉设计斩杀权臣孙綝,替孙休夺回了皇权,官拜大将军,开始掌握吴国军政大权。永安三...

曹丕篡位并没有对汉献帝下手 刘备为什么给汉献帝发丧

曹丕篡位并没有对汉献帝下手 刘备为什么给汉献帝发丧

还不知道:汉献帝退位后,明明没被曹丕害死,刘备却为何替他发丧?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220年12月,享国195年的东汉王朝走到了尽头,汉献帝刘协被迫退位,将皇位禅让给曹操之子曹丕。一般而言,亡国之君都不会有好下场,然而汉献帝却得以善终,病死于234年4月。不过刘备...

裴炎最后的结局是如何造成的?他犯了什么错

裴炎最后的结局是如何造成的?他犯了什么错

裴炎,字子隆,绛州闻喜人。唐朝宰相,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裴炎是唐朝宰相,在帮助武则天掌权的过程中起了很大作用,但最后却被武则天以谋反的罪名杀死。那裴炎到底与武则天发生了什么矛盾,导致自己身首异处呢一,出身名门裴炎出身河东裴氏,为当世有名的世家大族,因此自幼受到良好...

司马懿一共有两个女儿 司马懿把她们嫁给了谁

司马懿一共有两个女儿 司马懿把她们嫁给了谁

对司马懿的两个女儿,分别嫁给了谁?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在三国时期,司马懿出自河内司马氏这一世家大族,不仅自己的兄弟众多,司马懿还有众多子嗣,比如司马师、司马昭就是家喻户晓的历史人物。同时,司马懿还有两个女儿,也被司马懿许配给了当时的世家大族。以下,就让我们一起聊一...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