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蜀汉带入深渊的并非诸葛亮,也非刘禅,真正的罪魁祸首是这四人
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引言
东汉末年,魏蜀吴三分天下,其中综合实力最弱的当属蜀国。蜀国地处偏远山区,人口稀少,且人才急缺,前期若不是跟吴国结盟,根本不可能在群雄并起的三国时期,分得一杯羹。
这样弱小的蜀国是注定会灭亡的,诸葛亮晚年不管不顾的五次北伐魏国,极大的消耗了蜀国的国力。刘禅无能,是三个国家中能力最差的君主,这些因素都加速了蜀国的灭亡。
那么,真正将蜀国推入深渊的真的是诸葛亮和刘禅吗?或许诸葛亮和刘禅确实难辞其咎,但真正的罪魁祸首其实是历史上的这四人。
(刘禅影视剧形象)
一、马谡失守
诸葛亮北伐主要使用的是奇袭战法。趁着魏军大意的间隙,先后攻占了陇右三郡。此时的凉州只剩下两个郡还未攻下。纵使曹睿,亲自坐镇长安,指挥张郃的五万大军从关中来援,只要蜀军守住街亭这个陇山缺口处,张郃的军队无论如何也难以及时进入陇右。
诸葛亮在派遣部将守卫街亭时,内心产生了犹豫,他原本并不想让马谡担此大任,奈何对方三番五次的恳请,诸葛亮最终只得将此重任委以马谡。
原本镇守街亭并非难事,只要按照诸葛亮之前的吩咐,抢先占据水源作为根据地,就能立于不败之地。但马谡此人虽然有才,却也急功近利,狂妄自大。
(诸葛亮影视剧形象)
他不听副将王平的劝阻,刚愎自用,偏要将驻地设在街亭的山上。街亭这个地方,只有略阳和陇坻两个地方利于防守,且靠近水源,只需要在这里积极修建工事,做好防备即可。
马谡却急着跟张郃的大军正面对抗,完全不考虑防守的策略,只想着居高临下,势如破竹,结果将自己的兵马置于险境。
张郃的大军抵达街亭后,一听说马谡的军队驻扎在山上,便立刻命人切断了马谡大军的水源。并使用火攻焚烧山林,使得山上的马谡大军又热又渴,痛苦难捱。
当马谡意识到军中已经大乱,决定拼死一搏冲下山头时,却没能像预想的那样势如破竹,而是根本攻不破张郃的大军。
(关羽画像)
张郃此人不仅有勇有谋,而且身经百战,对付马谡简直就是小儿科。他将街亭山围得跟铁桶一般,连只鸟都飞不过去,更何况马谡那群军心大乱的士卒了。
结果,马谡大败,弃军而逃。诸葛亮失去了街亭,张郃的大军已然进入陇右,蜀军不敌魏军,诸葛亮只得舍弃刚刚到手的陇右三郡,仓皇逃回蜀中。
若是马谡能守住街亭半月的时间,待诸葛亮拿下陇右所有郡县,到时候蜀军就占据了凉州和宜州,未来无论如何作战都有了很大的回旋余地,令蜀军占据主动性。
马谡的街亭失守直接导致了,诸葛亮之一次北伐的失败。不仅如此,还令先前大意的魏军,有了防备之心,后面几次北伐诸葛亮再难占据先机。为此,街亭失守后诸葛亮立刻斩杀了马谡,他以一己之力彻底毁灭了蜀国的北伐大计。
(马谡影视剧形象)
二、麋芳献城
麋芳是徐州的豪强,家中十分富裕,当年为了支持刘备倾家荡产,甚至将妹妹麋夫人嫁给了刘备。按理来说,麋芳作为蜀国的国舅爷,应该全力支持蜀国大业,可为何会在荆州之战中主动投降呢?
麋芳是皇亲国戚,出身富贵,心里自然会有许多优越感,而这一点正是关羽所不屑的。当初关羽镇守荆州时,二人之间经常发生冲突,麋芳十分气恼关羽对自己的轻慢态度。
平日里,南郡太守麋芳对于关羽的命令也是爱听不听的,一到战时,这种逆反心理就愈发强烈起来。
正巧此时,麋芳的一位损友公安守将傅士仁也对关羽十分嫉恨,二人平时就时常聚在一起数落关羽的狂妄自大,目中无人。
(马谡画像)
吕蒙白衣渡江之后,迅速派人劝降了公安的傅士仁,傅士仁见吴军大军压境,吓得瞬间失了斗志,于是立刻弃甲投诚。
随后,在吕蒙使者的怂恿下,傅士仁又找上了麋芳,劝他一起投降。可麋芳碍于国舅爷的身份,不想就此放弃抵抗,他还打算死守南郡,跟吕蒙来次正面对抗。
可当吕蒙的大军将南郡包围得铁桶一般严实时,麋芳却害怕得脸色惨白。正巧此时,关羽的催粮官到了,傅士仁二话不说就杀死了来使。
这下子,麋芳算是彻底的断了退路,将关羽得罪到底了。最终,麋芳走投无路,只得跟着傅士仁一起投降。
(麋芳画像)
荆州就此沦陷,当前线的关羽听闻此消息时,却已经被陆逊的人马,逼得走投无路,只能北上麦城绕回荆州,却不料在途中被吕蒙的军队擒获并斩杀。
关羽的死,是蜀国极大的损失,而荆州的失守,则是蜀国根基的垮塌。当初诸葛亮为刘备谋划的据荆、益二州立国策,因为荆州的丢失而彻底失效。
从此蜀国只能蜗居在益州这片山沟沟里,再无出头之日,等待着它的只有被动挨打的局面。这也是为何刘备临死前一定要发动大规模,夷陵之战的主要原因,而夷陵之战的结局又相当惨烈,差点导致蜀国灭亡。
可以说,麋芳的投降是给了蜀国致命一刀,从此令蜀国再也喘不上气来。
(曹操影视剧形象)
三、诸葛瞻战败
诸葛瞻是诸葛亮的儿子,只可惜诸葛亮没有在生前好好培养他,在诸葛瞻八岁那年,诸葛亮就离世了。诸葛瞻从此以后便成为了刘禅的义子,刘禅对他寄予了厚望。
北伐晚期,由于蜀军内部斗争严重,导致军心涣散,毫无秩序。魏国大将钟会和邓艾趁机反扑,直逼成都而来。
刘禅万分恐惧,将所有希望都寄托在诸葛瞻身上,甚至连自己的禁卫军都交给了他。邓艾偷渡阴平后,拿下江油,逼近了绵阳。
刘禅命诸葛瞻率军前往绵阳应战,只可惜诸葛瞻能力不足,到达绵阳后按兵不动,没有及时与邓艾大军交战。
(诸葛瞻影视剧形象)
他还妄想邓艾会受到绵阳汉军的顽抗,到时候他再率兵出击打对方一个措手不及。可当邓艾的大军进入绵阳后,驻守的汉军根本无力抵抗他们,瞬间就被打得落花流水、溃不成军。
诸葛瞻失去了应战的更好时机,当他反应过来时,邓艾已经率军前往了绵竹。诸葛瞻只能立即调转方向前往绵竹,到达绵竹后,又有属下建议利用绵竹的地理优势以防守为主,耗尽邓艾的精力。
可诸葛瞻同样没有采纳他人的建议,而是一意孤行与邓艾大军正面相战,舍弃防守策略。结果被邓艾大军打得丢兵弃甲,诸葛瞻父子二人战死疆场。
(诸葛瞻画像)
刘禅听闻诸葛瞻战败的消息后,万念俱灰,在身边所有大臣的劝谏下,不得不出城投降邓艾。当初,刘禅将所有身家都押在了诸葛瞻身上,可他却不堪重任,导致主战派迅速败亡。
诸葛瞻的战败,直接导致了刘禅开城投降,是蜀国灭国前的最后一战。
四、谯周劝降
谯周是益州当地的士族,有着大儒的称号。这位博学多才的大儒根本没有将蜀汉放在心里,而是一直认为北方的曹魏才是正统。
早期,他就北伐一事数次上奏朝廷,请求刘禅停止北伐,劳民伤财。可北伐是刘备还在世时就与诸葛亮定好的国策,又怎会因一介文臣劝谏而废止。
(谯周影视剧形象)
后来,邓艾大军逼近都城,刘禅在殿宇内焦头烂额,不知何去何从。当时的大臣们分为两派,虽然都是逃亡,但一派认为应该逃亡吴国,另一派却认为应该逃亡南中。
就在此时,谯周站了出来,他义正严辞地说:“自古以来,就没有逃到其他国家称帝的君主。而且陛下周围人心惶惶,能有多少忠义之士愿意跟随陛下逃亡?无论如何,最终还是要投降,不如索性现在投降魏军,以免受来日二次折辱。”
谯周的话一出,众人全部沉默了。随后,大家都对谯周的建议表示赞同,刘禅在一片投降的呼声中,被迫打开城门向魏军投了降。
(刘禅)
虽然此时姜维还在,可刘禅周围已经没有任何一位大臣支持继续战斗下去,纵使姜维不死心,凭他一己之力也难有作为。
谯周在国家危难之际,作为臣子没有呼吁全城奋起反抗,反而之一个站出来劝慰刘禅投降,虽然挽救了城内百姓,却也失去了名节,成为扼杀蜀国的罪人。
以上四人虽然没有直接导致蜀国灭亡,却在蜀国兴衰的关键节点各自插上一刀,断送了蜀国的大好前程,可谓千古罪人也。
参考资料
王永平.入晋之蜀 *** 士命运的浮沉[J].史学月刊, 2003(2)
白杨,黄朴民.论蜀汉政权的政治分化[J].中国史研究, 2008(4)
张承宗,郑华兰.蜀 *** 士与蜀汉兴亡[J].湖北文理学院学报, 2002, 23(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