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邬思道逃跑,为何要带走雍正的“眼线”如月?一个细节道出真相

中国历史4天前4

文丨卿心君悦

在电视剧《雍正王朝》中,有这样一件令人费解的事——

雍正继位之后,邬思道上演了一出精彩绝伦的“自救”三步曲:从主动提出到李卫身边半隐,再到从李卫处跳槽去给田文镜当幕僚,最后在与田文镜撕破脸后,逃之夭夭。

就这样,邬思道终于脱离了雍正的掌控。

可问题来了:既然邬思道绕了这么一大圈,就是为了脱离雍正的监视与掌控,那么他明明知道如月是雍正安插在他身边的眼线,为何逃跑时还要带上如月?难道就不怕如月向雍正告密,暴露他的行踪吗?

这篇文章要聊的,便是隐藏在这个谜团背后的真相。

白月光:秋月

作为全剧为数不多的感情线,邬思道与年秋月的这段感情,充满了爱而不得的悲凉色彩。

二人相遇,是在老四胤禛奉旨到江南筹款赈灾的前后。

当时,老四尚未到达扬州之前,就提前安排了年羹尧去找邬思道。收到老四的指令,年羹尧马不停蹄的将邬思道从牢狱中接了出来,并特意安排了自己的亲妹子年秋月去服侍。

对于年羹尧这种“下血本”的举动,老四曾心存疑惑的问道:

“你怎么想到让自己的妹子,去服侍邬先生呀?”

年羹尧的回答是:

“回主子的话,既然是给少主子请的老师,自然也就是奴才们的半个主子。我让秋月侍候他也是应当的。”

显然,年羹尧安排秋月去伺候邬思道,就在通过抬高邬思道,来凸显自己对老四的重视程度。

不过,这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原因,还有一部分原因,年羹尧不能言明——利用秋月来刷存在感。

之所以这么说,理由很简单。

年羹尧未必知道邬思道是老四专门找的军师,但从老四如此大费周章的请邬思道出山,足以证明老四对邬思道的重视。

也就是说,在年羹尧看来,邬思道势必会成为雍正身边的“红人”。

而他安排秋月去伺候邬思道,不仅能体现他的用心与重视,还间接达成了一种效果——时不时的提醒雍正他的存在与付出。

要知道,年秋月是要跟着邬思道回四爷府的,这就意味着雍正一见邬思道,就会看见秋月,而看见秋月,就能让雍正想起远在杭州的他。

说白了,在年羹尧看来,既然他不能时刻出现在老四身边,那么就有必要派他妹子,来替他刷存在感。

毕竟,领导的眼睛不大,能装下的人有限。想要确保在有机会或是好处的时候,能被领导之一时间想起,能力是一部分因素,存在感同样重要。

就这样,从扬州到四爷府,年秋月一直服侍在邬思道的左右,而随着接触的加深,年秋月与邬思道之间产生了不一样的情愫。

本来,对于年秋月与邬思道的这段感情,老四是持默许态度的。

这一点,从剧中两个细节就能得到验证——

之一个细节:给年秋月抬旗。

在邬思道凭借“隔山拜佛”,让弘历成功博得康熙的青睐,进而为老四夺嫡加码之时,心情大好的老四随即当着邬思道的面,奖赏了年秋月,给年家一家都抬了旗,理由是年秋月伺候邬思道有功。

这说明了什么?

这说明,老四清楚邬思道与年秋月之间感情,且对此是支持与默许的,这才会借着给年秋月抬旗,来进一步拉拢邬思道,让其更加卖力的为他出谋划策。

第二个细节:让年秋月去叫邬思道。

剧中有这样一件事,中秋节老四在府上宴请老十三,而老十三人到了,准备的菜也凉了,可给弘时和弘历讲课的邬思道就是不下课。

而翠儿和老十三先后去叫都被“不软不硬”的顶了回来,随后,老四笑着说道:

“我倒有个主意,保管一试就灵。”

老四所谓的主意,就是让年秋月去叫邬思道。而这也从侧面证明了,老四清楚年秋月与邬思道之间不一样的感情。

如果不是后续年羹尧起幺蛾子,邬思道与年秋月未必不能在一起。

老十四成功当选大将军王的时候,年羹尧瞒着老四偷偷回京了,且还去了八爷府。这让老四对年羹尧更加的不放心。

为了彻底捆绑住年羹尧,确保其不生异心,老四这才横刀夺爱,纳了年秋月为侧福晋。

事实上,从得知年羹尧偷偷回京的那一刻起,邬思道就意识到了他与秋月的结局,所以在当天晚上,邬思道才会自己在井边洗衣服,而不是像以往那样,由年秋月操持。

也才有了他对年秋月说的最后一句话:

“秋月,你记住我一句话,你早晚是四爷的人。”

这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是决定别人命运的人,一种是命运被别人决定的人。

而显然,在老四面前,邬思道与秋月都属于后者。

替代品:如月

秋月嫁给老四之后,邬思道一心投入助老四夺嫡的事业中。在邬思道开挂式的辅佐下,老四成功突围,登上了那个至高无上的宝座。

雍正登基当晚,邬思道凭借着教科书式的自救,避免了被雍正兔死狗烹的结局。

第二天,邬思道按照约定,离京前往李卫处半隐,却被匆忙赶来为他送行的老十三拦了下来,而秋月的“替代品”如月,就是这时出现的。

当时,邬思道与老十三刚刚结束“与天子交,共患难易,共享乐难”的话题,正准备上车离开,老十三突然开口说道:

“邬先生,快有五十了吧。”

在邬思道诧异的目光下,老十三从车里将如月扶了下来。

一见如月,邬思道脱口而出秋月的名字。

就在邬思道仔细端详,确认了眼前的人不是秋月的时候,一旁的老十三脸带笑意的直奔主题:

“邬先生,这是我和四嫂商量,让她来照顾你的。”

注意!老十三说这到四嫂的时候,明显停顿的一下。

这说明,所谓的“四嫂”,其实是“四哥”。

那么问题来了:如月到底是老十三找的,还是雍正安排的?

从剧中如月表示,她的名字是老十三给取的,似乎说明了如月是老十三找来的人,只是送来之前,跟老四汇报了,且得到了老四的默许。

可问题是,从邬思道之一时间的反应可以看出,如月从神态举止,到相貌气质,都像极了秋月,所以邬思道才会对着如月喊出“秋月”的名字。

这就意味着,这样的如月,根本不是短时间内可以找到的。

而老十三是雍正登基当晚,才被从宗人府放出来的,他倒是想为邬思道找个像秋月的人,可哪里有这个时间啊。

也就是说,如月就是雍正的人。

可问题又来了,雍正又是什么时候找到的如月呢?

要知道,邬思道要半隐离开的事,是雍正登基当晚才谈妥的。而如今如月的出现,是雍正登基的第二天,也就是说,雍正同样不可能在一天之内寻找到这样的如月。

唯一的可能是:如月是雍正早就为邬思道准备好的人,且很有可能,雍正是在娶了秋月之后,就开始着手物色替代秋月的人选。

同时,雍正还对如月进行了针对性的训练与培养,才能让如月达到如今这般“以假乱真”的效果。

到此,另一个谜团出现了:

既然如月是雍正特意为邬思道准备的礼物,那么是不是就证明,雍正根本没想杀邬思道,否则这个礼物又有什么意义呢?

之一次看这段剧情的时候,我确实有这个疑问,但仔细品了雍正登基前后发生的所有事情,才发现为何会如此。

其实雍正起初确实没有对邬思道动杀心。

他原本的想法是,无论夺嫡成功与否,等到有了结果的那天,就把如月送给邬思道,让其安享后半生。

这样一来,既对邬思道的辅佐给予了回报,也弥补了他横刀夺爱的亏欠。

而雍正登基前发生的一件事,却让雍正对邬思道动了杀心。

当时,因为死鹰事件,康熙一病不起,为了帮雍正稳定住局势,康熙不仅没有追查死鹰事件,还撤了雍正和老八胤祀的差事,营造出有意传位给老十四的假象。

见此,雍正准备了一箱子珠宝,让邬思道离开。

雍正此举,看似是认为夺嫡无望,才准备送走邬思道,可实际上却是借此暗示邬思道,如果康熙默定的继承人是老十四,他如何才能成为“李世民”,所以才有了雍正的那开场白:“邬先生,虽说你有房杜之才,无奈胤禛却无李世民之命。”

对此,邬思道先是通过分析康熙的帝王之术,得出雍正才是康熙默定的继承人的猜测。

随后又补充针对雍正的处境,给予了针对性的建议,要想办法让老十三出狱或是拿到老十三心腹的名单。

期间,邬思道还说了这样一句话:

“十三爷一旦出了牢狱,就算传位给别的阿哥,四爷,您只要出其不意,先发制人,局面翻转也未可知啊。”

正是这句话,才让登基之后的雍正对邬思道动了杀心。

因为除掉了邬思道,这个世上就再也没有人知道,他为了皇位曾有过“谋逆”的想法。

好在邬思道早有准备,知道雍正会对他下手,这才会在雍正继位当晚,上演了那教科书般的自救。

雍正既然暂时不打算除掉邬思道,那么他提前准备好的如月,自然要送给邬思道。只不过,此时的如月,已经从礼物,变成了雍正监视邬思道的眼线了。

逃之夭夭

从见到如月的那一刻起,邬思道就明白,这是雍正安排在他身边的眼线,只不过他没有拒绝的资格,所以他才会对老十三说:

“我这后半辈子,又得让人管着了。”

不过邬思道毕竟一般人,为了彻底脱离雍正的掌控,避免一直受制于人,到了李卫身边之后,邬思道的“逃跑”计划也开始逐步实施——

之一步:趁田文镜囿于山西藩库亏空案,主动提出去给田文镜当幕僚,唯一的要求就是酬薪每年8000两,进而为后续与田文镜闹掰打好基础。

由于雍正急于查明真相,也觉得田文镜确实需要邬思道的指点,所以默许了此事。

第二步:帮年羹尧破局,平定西北,解决了雍正的燃眉之急,以“大功”为筹码,换得雍正放他自由的机会。

第三步:向没钱的田文镜讨薪,“逼迫”田文镜将他赶走,然后理所当然的结束半隐。

到此问题来了:既然邬思道的目的是脱离雍正的监视与掌控,那为何还要带走如月呢?

答案就藏在如月身上的一个细节里——发型!

注意!

邬思道与如月初见的时候,也就是老十三向邬思道介绍如月的时候,如月的头发是扎着辫子的。

而当邬思道带着如月离开田文镜处的时候,如月的头发俨然已经盘了起来。

这个变化说明了什么?

答案显而易见!

也就是说,邬思道之所以敢带着如月一起离开,是因为如月已经成了他的女人,既然是他的女人,荣辱一体,又怎会背叛他呢?

这才是邬思道会带着如月一起逃离的真相。

那么邬思道是什么时候,把如月变成自己人的?

剧中如月第二次出现,是雍正明发上谕表彰诺敏,李卫拿着圣旨去找邬思道解读,而当时的邬思道正在教如月写字。

那时的如月依旧梳着辫子。

可到了如月第三次出现,即邬思道与李卫去山西找田文镜的时候,站在邬思道身边的如月,辫子已经变成了盘发。

也就是说,在邬思道决定实施“逃离计划”的之一步——去给田文镜当幕僚,这才把如月变成了他的人。

换句话说,如月发型的变化,标志着邬思道“逃离计划”的正式开始。

此外,邬思道带走如月,还有一个目的——避免引起雍正猜忌。

做事不能做得太绝,他接纳且带走了雍正送给他的如月,就意味着接受了雍正的歉意与好意,这样一来,雍正放他自由的可能性更大。

反之,如果他将如月留下,一个人逃之夭夭,雍正会怎么想?难保雍正不会认为,邬思道其实一直对他夺走秋月耿耿于怀。

而一旦雍正有了这种想法,邬思道的结局就未可知了。

试想,一个其智如妖的谋士,不仅对自己心存怨气,还故意逃离了自己的监视,雍正会怎么做?大概率会宁可错杀,也不留隐患。

卿心君悦,一部剧,一群人,一个草台戏班子!看戏!说剧!品人!观道!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flsw.com/202406/599303.html

“邬思道逃跑,为何要带走雍正的“眼线”如月?一个细节道出真相” 的相关文章

朱元璋有哪些本事,竟然可以做到从南向北完成统一?

朱元璋有哪些本事,竟然可以做到从南向北完成统一?

众所周知根据我国地理情况,自古以为都是从北向南统一天下,从南向北基本是不可能的,那么朱元璋有哪些本事,竟然可以做到从南向北完成统一呢?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一、朱元璋在北方的对手太菜了。朱元璋在众多起义军中,并不是实力最强的一个,也不是反对元朝最激烈的一个。真正和元朝硬...

秦二世在位三年就灭亡 这一切到底是谁的错

秦二世在位三年就灭亡 这一切到底是谁的错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秦二世仅仅在位三年,秦朝进覆灭,这到底是谁之过呢?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如果把中华文明的大一统政策看成一个人的一生,我们现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个成年人,那么秦朝只是一个刚出生的小婴儿。你能指望一个婴儿有多少正确的做法吗?犯错才是正常的。无数后人...

朱温是如何建立后梁的?他为何会被自己的儿子所杀?

朱温是如何建立后梁的?他为何会被自己的儿子所杀?

后梁,五代十国时期五代之一,朱温所建。都开封。感兴趣的读者和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21帝,享国289年。唐朝在我国封建王朝占有重要席位,在历经了“永徽之治,武周夺权,再到开元盛世之后,唐朝发展到了鼎盛时期。“安史之乱”以后,大唐就像风雨...

樊哙打仗还不如刘邦 鸿门宴上为何还敢对项羽吹胡子瞪眼

樊哙打仗还不如刘邦 鸿门宴上为何还敢对项羽吹胡子瞪眼

对论领兵打仗的本事,樊哙远不如刘邦,为何敢在鸿门宴朝项羽瞪眼?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樊哙知名度很高,鸿门宴上朝项羽吹胡子瞪眼,是樊哙一生中的高光时刻。但实际上,樊哙领兵打仗的本事,在汉初名将中,并不突出,且不说完全没法跟淮阴侯韩信比,也没法跟英布、彭越、卢绾、刘贾等...

魏延:三国时期蜀汉名将,作战勇猛,性格孤傲

魏延:三国时期蜀汉名将,作战勇猛,性格孤傲

魏延(?~234年),字文长,义阳人。三国时期蜀汉名将,深受刘备器重。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刘备入川时,魏延因数有战功,升为牙门将军。刘备攻下汉中,拔为镇远将军、汉中太守,成为独当一方的大将,镇守汉中十余年。刘备即位后,拜镇北将军。随同诸葛亮北伐,拜凉州刺史,封都亭侯,...

钱谦益是什么人?他最后为何投降了清朝

钱谦益是什么人?他最后为何投降了清朝

钱谦益,中国明末清初散文家,诗人。以上问题历史网小编将在下文为大家一一揭晓。钱谦益曾经是东林党魁首,是文坛领袖。有“学贯天人”、“当代文章伯”之称。他是一个风流才子,流连烟花柳巷,与秦淮八艳是好朋友。后来他明媒正娶秦淮了八艳之一柳如是。柳如是是然是妓女,但是她有才学,有气节。柳如是有着深厚的家国情怀...

那拉氏作为乾隆第二任皇后 乾隆为什么要厌恶这个皇后

那拉氏作为乾隆第二任皇后 乾隆为什么要厌恶这个皇后

乾隆的第二任皇后那拉氏,为何会遭到乾隆皇帝的厌恶?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1981年,考古学家对乾隆的妃园寝进行保护性发掘,在打开纯惠皇贵妃的陵墓时,众人都大吃一惊,在纯皇贵妃的棺椁边上竟然还有一个小棺椁。而小棺椁的主人,身份居然比纯皇贵妃还要尊贵...

缪贤:战国时期赵国宦者令,为什么说他是一位好宦官?

缪贤:战国时期赵国宦者令,为什么说他是一位好宦官?

在春秋战国时期,赵国有一位被记录在册的宦者令。很多人对此了解甚少,接下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往下看吧。这位宦者令可不简单,他推荐了后来是赵国上卿的蔺相如。因为推荐了蔺相如这个大才,导致了这位后世的名声十分的高。当然了,他做过的事情还有很多,因此,在历史上他的评价并不低,评价他是一个好宦官。那个时代的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