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1955年,中央为何撤销存在20多年的塞外四省?并入了内蒙古自治区

中国历史4个月前 (07-18)300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时, *** 中央已缓缓描绘出内蒙统一的蓝图,逐步构思如何将分散的土地合为一体。

不少人耳熟能详的塞外四省,在上世纪二十年代末相继设立后,到了五十年代初,却被一一撤销。

至1955年宁夏并入甘肃,塞外四省之名彻底随风而逝。

塞外四省为内蒙古实现民族区域自治,国家的统一、民族团结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为何这些曾独立自主二十余年的省份,会在五十年代初被一并撤销,纳入内蒙古自治区的版图中呢?

全国之一个自治区

内蒙古,简称“蒙”,是中华大地上之一个少数民族自治区。

这一片广袤的草原,是多民族共舞的熔炉,蒙古族人口占总人口之六分之一。

自古以来,这块辽阔的土地见证了众多民族的兴衰更迭,从匈奴到东胡,从鲜卑到突厥,再到契丹与女真,种种族群纷至沓来,或建立强权,或归于平静。

清代以盟旗制度著称的这片区域,不仅历史深邃,更在自然赋予的宽广草原上,展现了无尽的生机与活力。

内蒙古自治区天然草场面积之广,堪称国内畜牧业的重镇。

其草原总面积达到8666.7万公顷,约占全国总草原面积的五分之一,而其中的可利用草场面积更是达到6800万公顷,大抵占据了自治区总土地面积的60%。

因此,人们常以“东林西铁,南粮北牧,遍地矿藏”来形容这片富饶而多元的大地。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日本帝国主义张牙舞爪,将其黑手伸向了神州大地的东北边陲。

至此,黑龙江一带沦为敌人之手,东北的河山哀鸿遍野。

不久后的1937年,日本更是发动了全面的侵华战争,中国因此陷入了漫长而艰苦的八年抗战。

在这动荡的历史背景下,1945年的雅尔塔协定签订,英美苏三国就中国的领土与 *** 问题达成了一致,规定外蒙古维持独立状态。

二战尘埃落定之后,外蒙古确立了独立国家的地位,中蒙边界亦得以明确划定。

尽管外蒙古脱离了中国的版图,但中国境内依然居住着约100万蒙古族同胞,分布在新成立的兴安省、以及热河、察哈尔省北部和绥远全省。

抗战胜利的钟声一敲响, *** 的武装力量已在东北及华北地区占据了压倒性的优势,陆续建立了坚不可摧的解放区。

特别是位于华北和东北两大解放区后方的蒙古高原东部,这里自古以来就是蒙古族的聚居地。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处理这一带的民族问题,不仅关系到当地民族的和谐与进步,更是全国革命成功与否的重要战略因素。

二战之后的中国,虽然疲惫不堪,但终于迎来了片刻的宁静。

这和平局面原本可谓来之不易,却未能长久。

1946年10月,国民 *** 不顾广大民众的苦难与反对,操刀自刃,重新点燃了内战的火种。

此举不仅逐渐失去了民心,更在国内外引起了诸多非议。

国民 *** 发动内战的同时,拒不承认蒙古的独立,致使中蒙边境局势再度陷入了紧张之中。

随着时间的推移,国民 *** 在北方的战事接连不利,在蒙东地区的控制权渐渐从手中溜走,一发不可收拾。

在这风雨飘摇之际,民国时期的蒙古贵族对于设省问题一直持有顽固的反对态度。

然而,面对少数民族群众的团结与信任的需求,新兴的 *** 领导层根据民族的实际分布,系统地研究和审视国内的民族问题,从而决定实施民族自治,以此作为团结各族民众、巩固新政权的关键一步。

1947年5月1日,全国之一个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建立了。

撤销察哈尔省

察哈尔省,这一名字或许今天已不为多数人所熟知,但在民国时期,它与宁夏、绥远、热河齐名,合称为“塞北四省”。

自1913年设置察哈尔特别行政区起,到1952年省级建制被撤销,察哈尔省(包括其前身特别行政区)在中国的版图上矗立了近40年之久。

然而,察哈尔这一名称的历史底蕴,则可追溯至更为遥远的古代,其土地上曾涌动着各朝各代的生息与斗争。

那么察哈尔省为何被撤销呢?

察哈尔,是一个区域,更是文化与历史的汇聚,其名称的来历众说纷纭,有的说是源自波斯语“卫队”、“亲兵”,寓意着守卫与忠诚。

另一些则认为是蒙古语中的“边地”、“屏障”,意指这片大地在历史长河中的边陲屏障角色。

蒙元时代,这是帝国的中心,明代以后,无论是蒙古的瓦刺、鞑靼,还是土默特部落的俺答汗,都曾在这片大地上留下了自己的印记。

如今在中国境内所使用的标准蒙古语,正是以察哈尔部正蓝旗方言为标准正音的。

1928年,随着北伐的结束和东北易帜,中华民国虽名义上实现了统一,但边疆地区的稳定仍是一大挑战。

为防止外蒙古分裂势力的影响扩散至全蒙古地区,国民 *** 决定正式设立察哈尔省,以张家口作为省会。

察哈尔省的版图包括了锡林郭勒盟、察哈尔十二旗群以及宣化、赤城、万全等北口道十县,共辖十九县、一盟及十八旗四牧群。

然而,察哈尔建省之后,这片土地未能享受太多和平,战火频频摧残。

1933年,日伪军越过热察边界,占领了察哈尔东部地区。

面对侵略,冯玉祥、方振武、吉鸿昌等人在张家口组建了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并开始向日伪军发起反击。

到了七月中旬,日伪军终于被全数驱逐出察哈尔,标志着“九一八事变”以来中国军队首次收复失地的胜利。

但这片刚刚取得胜利的土地,不久后又面临新的威胁。南京国民 *** 以实现军令统一为名,派军进逼张家口,迫使同盟军解散。

长城抗战的失败,使得日本势力再次侵入察哈尔省。

察哈尔地区相继建立了数个所谓自治 *** ,最终合并成立了伪蒙疆联合自治 *** 。

当时张家口为伪政权的首都,采用成吉思汗纪年,悬挂红蓝黄白四色旗。

至此,原察哈尔省的全部地区沦陷。

伪蒙疆联合自治 *** 下辖包括巴彦塔拉、察哈尔、锡林郭勒、乌兰察布、伊克昭等五个盟和张家口、呼和浩特、包头三个特别市,以及大同、宣化两个省。

伪 *** 的控制范围从原察哈尔省扩展至绥远省的大部分地区及晋北的大同地区。

1945年5月,八路军发起了察南战役。

到了八月二十三日,塞北的重镇张家口被解放,九月二日宣化也宣告解放。

1947年,内蒙古宣布自治,最初首府为乌兰浩特后迁至张家口,1954年再迁到呼和浩特,锡郭勒全盟及察哈尔八旗都归属内蒙古。

1949年,经华北人民 *** 批准,恢复察哈尔省建制,省会设在张家口(这一时期:内蒙古自治区首府也设在张家口)。

新的察哈尔省辖雁北、察南、察北等专区及张家口、宣化、大同等市。

从1949年到1952年,新中国的生产力水平得到了极大提升。中国国内大环境整体向好。

新中国初期和苏联关系密切。为了稳固北方边境的安全,新中国承认了蒙古的独立和1945年的中蒙边界线。随着中蒙边界线的确立,原本为边防设置的塞北四省也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1952年11月15日,中央正式决定撤销察哈尔省。

原察哈尔省被划分给山西、河北、内蒙古。

1953年1月20日,察哈尔省7369名省级机关干部的分配和移交工作基本结束,至此,察哈尔省淡出历史舞台。

察哈尔省的撤销可以说是历史的必然。

新中国刚成立,虽暂时沿用了民国时代的行政区划模式,包括名声显赫的塞北四省,但变革是有十分必要的。

察哈尔省自民国以来,其版图经历了数次重大的调整,面积从二十八万平方公里惨遭削减,至仅余五万平方公里,可谓是大幅缩水。

察哈尔的核心地区,已自然融入了内蒙古自治区的怀抱,而大同地区,由于历史渊源一直归属山西,其地理、文化乃至经济纽带均与山西紧密相连。

至于张家口与宣化,这两地虽曾是察哈尔省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论其土地面积、人口与经济规模,实则难以满足省级行政单位的各项标准,故而最终转变为地级市及市属区的规模。

蒙绥合并

早在1949年 *** 七届二中全会,毛主席就在会上提出,应积极为恢复内蒙古的历史地域创造条件。

具体的行动方案是,自治区领导机关首先从乌兰浩特搬迁至张家口,待绥远解放后,再迁至归绥。

这一战略意图非常明确:即撤销热河、察哈尔和绥远三省,为内蒙古形成统一自治区创造必要的前提条件。

位于内蒙古西部的绥远省,其地理位置关键,面积广阔,人口众多,归绥市和包头市更是当地的两大城市中心。

在这样的背景下,撤销绥远省的省级建制,并将其与内蒙古自治区合并,显得尤为重要。

1952年初,周总理召集了内蒙古、绥远及新疆地区的相关领导,以及 *** 中央华北局和政务院的有关部门负责人,专门就内蒙古自治区的划界问题进行深入的讨论和研究。

尽管一些人对这一策略表示困惑甚至不同意,认为这种大刀阔斧的改变过于突然,但周总理耐心地解释道:“推行内蒙古区域自治还有阻力这就是我们的一些同志还没有真正理解党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实质‚还不了解党中央解决内蒙古问题的意图。”

“毛主席对蒙绥合并有明确指示:蒙绥合并问题要开两扇门‚一扇门是蒙人要欢迎 *** 进去开发白云鄂博铁矿建设包头钢铁企业;一扇门是 *** 要支持把绥远合并于内蒙古自治区实现内蒙古统一自治。”

“蒙绥合并是中央已经定了的问题要按中央定的毛主席说的办。”

会后,周总理又多次找有关领导人谈话做思想工作最终使各方面人士统一了认识‚确定了蒙、绥合并的方针。

1954年3月6日,内蒙古自治区人民 *** 和绥远省 *** 联合宣布正式撤销绥远省的省级建制。

同时,伊克昭盟和乌兰察布盟自治区人民 *** 也历史性地改名为伊克昭盟人民 *** 和乌兰察布盟人民 *** ,成为直属内蒙古自治区人民 *** 领导的一级政权。

4月25日,归绥市这个名字也随着时代的车轮走入历史,新的名称呼和浩特市正式启用。

塞外四省成历史

1954年8月21日, *** 热河省委向 *** 中央递上了一份重要文书,正式提出撤销热河省的建制。

他们的理由颇为充分,首先,“从历史角度考虑,热河与察哈尔、绥远一样,本为特别区,非一省份之常规建制”。

其次,从民族构成来看,“以赤峰为中心的热北各旗县,蒙古民族较多,历史上即属内蒙古的昭乌达盟与卓索图盟,划归内蒙古后,于民族团结大业颇为有益……”

1955年,这一提议得到执行,热河省正式被裁撤。

决定考虑了文化习惯和民族分布的特点:省会承德归属河北省,东北部部分地区并入辽宁省,而那些蒙古族较多的北方三旗则被纳入内蒙古自治区。

塞北四省中,宁夏省的情形则相对特殊。

1954年,宁夏省也遭到裁撤,其领土完全并入甘肃省。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为更好地贯彻民族自治政策的需要,1958年10月,原宁夏省核心地区重获新生,成立了宁夏 *** 自治区,首府设在银川。

而此前划归甘肃的阿拉善盟,则划归内蒙古。

至此,一段历史宣告结束。

塞北四省,这个民国时期因应外蒙古(今蒙古国)分离危机而生的行政区划,自诞生之初便肩负着维护中国北方边境安全的重任。

然而,随着新中国的建立和中蒙边境问题的和平解决,塞北四省原设的边防目的已然消失,其存在的意义随之荡然无存,裁撤也便成了历史的必然。

自清末以来,历代中央 *** 对内蒙古的策略,不外乎是一纸命令,让这片广袤的土地纳入放垦设治的大框架之中。

内蒙古的各盟旗,如棋子般被分派到不同的省(区)治下,形成了一种既有省县又有盟旗的复杂行政格局。

这种格局之下,盟旗的地域和权力日渐萎缩,成为了近代内蒙古历次自治运动爆发的火种之一。

在中国民主革命向胜利昂首前行的同时, *** 对内蒙古的行政区划进行了重新慎重的构思。

他们的决策是恢复内蒙古的历史地域,让内蒙古自治区 *** 真正成为一名副其实的行使民族自治权的自治机关,满足蒙古民族从清代以来对于建立统一民族自治政权的期待。”

内蒙古的革命之路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由分散到统一,顺着一条正确的轨迹,与全国的革命胜利同步,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后来内蒙古顺利完成了对农牧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三大改造,步入了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阶段。

而在随后的改革开放的巨浪中,内蒙古自治区紧握时代的脉搏,顺应潮流,实现了突飞猛进的经济与社会发展。

内蒙古自治 *** 的成立,不仅象征着蒙古民族及其他少数民族在政治上的解放,更标志着民族平等、民族团结与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新型民族关系的建立。

自此,内蒙古各族人民享有了当家做主的权利,这片古老的土地因而步入了全新的历史篇章,开启了一段新的旅程,其内涵丰富,其意义深远,足以让后人铭记。

参考资料:

建国初期统一内蒙古行政区划的决策及其实施

李玉伟

宣化文史 第22辑 纪念察哈尔省民主 *** 成立75周年专辑

白桂萍

点和

说说你的看法

↓↓↓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2407/602099.html

“1955年,中央为何撤销存在20多年的塞外四省?并入了内蒙古自治区” 的相关文章

崇祯上帝自杀后三个儿子是什么下场 他还有后人在世吗

崇祯上帝自杀后三个儿子是什么下场 他还有后人在世吗

还不知道:明代崇祯皇帝自尽后,他的三个儿子如何了?现在还有后人存世吗?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明代的崇祯皇帝是有后代的,但是目前没有充分的证据证明他到底在何处,崇祯皇帝在其登基后生有七个儿子。他们分别是太子朱慈烺,崇祯帝的长子,母亲是孝节烈皇后周氏。他还有6个兄弟,...

给允禩改名剥夺宗籍是雍正的决定 乾隆为什么还给他平反

给允禩改名剥夺宗籍是雍正的决定 乾隆为什么还给他平反

你真的了解乾隆皇帝为什么要给允禩平反吗?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乾隆四十三年,乾隆皇帝颁布诏书,恢复允禩等人的宗室身份,至此在“九子夺嫡”中一败涂地的八阿哥允禩,终于恢复了自己的姓名和身份。看到这里很多人要问,既然给允禩改名和剥夺允禩宗籍是雍正皇帝的决定,乾隆皇帝为什么要违背父亲的意思,...

董允:三国时期蜀汉重臣,为人恪守正直,礼贤下士

董允:三国时期蜀汉重臣,为人恪守正直,礼贤下士

董允(?~246年),字休昭,南郡枝江人,三国时期蜀汉重臣,掌军中郎将董和之子。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东汉末年,其父董和跟随刘璋,担任益州太守。刘备册立太子刘禅,以为太子洗马,后为黄门侍郎。延熙六年(公元243年),加辅国将军。延熙七年(公元244年),以侍中守尚书令,担...

朱棣为呵会发动靖难之役?与姚广孝有何关系?

朱棣为呵会发动靖难之役?与姚广孝有何关系?

靖难之役是建文元年(1399年)到建文四年明朝统治阶级内部争夺帝位的战争。以上问题历史网小编将在下文为大家一一揭晓。朱棣当年想造反,其实他的心中是十分犹豫的。犹豫的原因,是因为害怕造反无法成功。毕竟他只是一个藩王。从古至今,藩王造反的不少,但获得成功的则寥寥可数。根本的原因,是因为藩王在用一个小小的...

谢承:东吴著名史学家,他著有哪些作品?

谢承:东吴著名史学家,他著有哪些作品?

谢承(?—256年) ,字伟平,三国吴山阴人,吴大帝孙权发妻谢夫人之弟,三国时期著名史学家。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孙权接任统领江东,谢承曾任吴郡督邮。谢夫人卒后,升迁五官郎中,不久后改任长沙东部都尉、武陵太守。撰《后汉书》143卷(今已佚)、《会稽先贤传》7卷。...

明朝要灭亡时崇祯圣旨求救 期间为何没有大将进京救驾

明朝要灭亡时崇祯圣旨求救 期间为何没有大将进京救驾

还不知道:明朝灭亡时,崇祯发出求救的圣旨,为何没有将军进京救驾?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17世纪的明朝,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当明朝有难时,边疆的将领却无动于衷,他们为何会抛弃明朝?当李自成快要打到北京时,崇祯发出了救命的圣旨,回应的将领却寥寥无几。当时的明朝,手握重兵...

李侍尧是什么人?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李侍尧是什么人?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李侍尧是清朝乾隆年间的人物,他其貌不扬,却很有本事,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李侍尧(?一1788年),汉军镶黄旗人,是清乾隆时期的重臣,出身于官宦之家,二等伯李永芳的四世孙,父亲是户部尚书李元亮。李侍尧值得给读者朋友聊聊,他经历了充当朝廷重臣、因贪污受贿判处监斩候、皇帝重新加以重用...

杨大眼是什么人?他去世之后儿子做了什么事情?

杨大眼是什么人?他去世之后儿子做了什么事情?

杨大眼,中国北魏名将。世居仇池,生卒不详。下面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南北朝时期,北魏境内发生过一件奇葩事,因父亲死后,三个儿子跟继母争夺家产和爵禄未遂,一怒之下,三个儿子带着父亲的尸体投奔敌国南梁。死去的这位父亲并非默默无闻,他叫杨大眼,生前是让北魏的敌人胆寒的...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